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经济学基础》课程是三年(两年)制高职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连锁经营与管理、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投资与理财、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管理类类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合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了解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关系和规律,并学会运用这些规律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经济理论知识和解决相关经济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进行经济论文等材料的写作与阅读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经济现象和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相关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卓有成效地开展经济调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注意渗透政治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经济问题与现象的实证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本课程是经贸类专业的先期课程,其后续课程为《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学》、《广告原理与实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连锁经营管理》、《国际贸易》等课程。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2.1工作任务该课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如表1所示。表1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工作岗位岗位任务职业能力要求学习项目市场调查分析师市场供求分析培养学生对市场供给需求分析的能力供给需求理论价格决策培养学生对商品价格决定分析的能力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消费者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能力消费者行为理论基层生产主管适当产量决定要求学生具有产量水平判断的能力生产理论判断最低成本要求学生具有判断最低生产成本的能力成本理论投资环境分析师国内经济环境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国内经济环境分析的能力GDP的核算及判断国外环境分析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国际经济环境的能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国际贸易理论2.2课程目标根据《经济学基础》课程所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2.2.1知识目标(1)掌握市场上商品的供求规律及均衡价格的形成原理;(2)能够运用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解决消费决策问题;(3)能够进行生产者行为与决策分析;(4)运用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解决收益与利润分析问题;(5)掌握四种市场类型及每种市场结构中厂商均衡分析;(6)学会运用分配理论分析社会收入分配问题;(7)学会国民收入指标核算指标的运用与核算方法;(8)掌握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等基本的宏观经济理论;(9)学会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调控时的应用及其配合使用;(10)掌握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宏观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11)掌握300个左右专业词汇和短语。2.2.2技能目标(1)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学好与运用财经类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2)能够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市场供求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3)具备能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数理逻辑思维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经济现象和具体问题;(4)具有一定的经济论文、报告等的阅读和写作能力;(5)具有一定的运用经济学知识解释经济现象和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2.2.3态度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2)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3)初步具备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全面发展的观点观察与分析问题;(4)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比较宽,具备经济分析与预测能力。3.教学组织根据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的经济问题,本课程设计了8个学习项目,教学组织表如下:表2课程教学组织表学习项目编号学习项目名称项目工作任务学时分配理论实训小计项目一第一次课课程介绍44项目二市场供求市场供求实例分析1616项目三价格理论的应用实际中价格理论的应用66项目三消费者行为理论应用实际应用消费者行为分析88项目四成本理论应用实例分析成本理论88项目五生产理论的应用具体分析企业产量的决定88项目六市场理论的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市场的类型1010项目七经济政策的分析GDP核算的三种方法及评价88项目八国际贸易理论的应用国贸理论在经济中的应用444.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推销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内容全面体现了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和要素的全面性。其具体的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如表3所示。表3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表序号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内容及要求技能内容及要求1第一次课了解课程与岗位能力关系和课程教学考核方式。了解课程基本信息、定位、岗位分析、课程目标、教学组织、学习要点、推荐书籍和考核方式。无2市场供求分析掌握价格的形成过程及价格如何调节经济机制了解需求与供给的含义及规律;理解市场均衡价格原理,掌握价格分析方法;了解弹性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弹性计算。在掌握市场供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对某种的供求状况作出预测。3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掌握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了解效用的概念;理解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了解边际效用分析方法;掌握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能够利用效用理论对自己的收入作出合理化安排。4如何实现产量最大化掌握企业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的相关知识了解生产函数的概念;了解单一可变生产要素条件下的产量变化规律;理解生产的合理区域;掌握两种生产要素合理组合的等成本曲线分析方法法。能够对现实企业进行生产函数的建立与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的确定。5分析企业各种成本变量掌握企业各个成本变量的含义及关系理解成本的含义;了解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关系;掌握短期成本的简单计算;了解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区别;理解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能够对企业的成本构成进行分析,以实现利润最大化。6依据市场类型制定最佳产量掌握各个市场类型的特点及均衡产量的确定方法了解四种市场结构类型及其特点;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特点;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商品价格的决定以及厂商如何决定其产量;理解完全垄断厂商的特点;掌握完全垄断市场商品价格的决定以及厂商如何决定其产量。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市场类型,能够分析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途径。7进行GDP核算掌握GDP的含义及核算方法重点掌握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理解用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区分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熟悉国家GDP核算过程及方法。5.教学方法与条件5.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案例导入、课堂讨论、学生辩论、业余时间和课堂时间进行实地调查,设计项目,以项目导向模式来检验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中做和做中学,容“教、学、做”为一体。5.2教学条件该课程教学应具备以下教学条件和资源:(1)有仿真零售企业职业环境的营销技能沙盘,能够开展营销管理和营销技能项目;(2)有适合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训基地,如丹尼斯百货有限公司、上海三福食品有限公司等,可以进行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3)校内有一支“双师”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4)有较为丰富的多媒体课件、电子期刊、图书与文献资料等教学资源。6.考核与评价《基础学》是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历来为期末考试课,其考核方法为30%日常表现考核加上70%理论知识考核。其中30%日常表现考核包含课堂表现、作业完成、8分析国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掌握影响国民收入的相关因素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乘数的含义与计算;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了解需求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总供给曲线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会对国民经济的内在运行机制进行分析。9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掌握失业与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类型;了解失业的含义和类型;理解通货膨胀和失业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了解菲利普斯曲线。会判断失业与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9根据国家情况制定各种宏观政策熟悉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了解财政政策的含义;了解财政政策的运用;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了解货币政策的运用。能够针对一国经济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课堂出勤和技能训练成绩,70%理论知识考核主要采取闭卷考试,试卷力争做到题型多样、覆盖面广、难易适度、注重应用。7.说明与建议7.1课程的重点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供求定义、影响供求的因素、均衡价格形成过程、弹性理论及运用;3.效用、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数学表达、消费者均衡;4.短期生产三阶段、生产者均衡、规模报酬、最优产量的确定、各个成本及关系;5.各个市场类型的特征、收支相抵点和停止营业点、短期均衡、歧视价格;6.国内生产总值含义、其它总量指标、国民收入核算方法;7.消费函数、储蓄函数、IS及LM曲线定义与推导、总需求—总供给模型;8.失业的含义及分类、通货膨胀的定义与类型、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9.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7.2课程的难点1.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2.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3.生产者均衡的实现、各个长期成本的形成;4.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分析;5.国民收入核算方法;6.乘数的含义及各种乘数的推导、IS及LM曲线推导、总供给曲线的三个阶段;7.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8.货币政策、存款创造、货币政策手段。7.3参考教材本课程建议使用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基础》(第三版)教材。
本文标题:《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588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