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八章 村镇规划中的技术经济和管理工作
第八章乡镇规划中的技术经济和管理工作第一节乡镇规划中的技术经济工作一、技术经济工作的意义的内容必须根据各乡镇不同的情况,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进行多方案多轮次的比较分析,才能得到一个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员佳方案。乡镇规划方案比较的内容如下:(1)乡镇建设用地的地理位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2)占地、搬迁情况。其中包括所占耕地种类,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需要动迁的人口、拆迁的建筑量,征地补偿费用及农业人口的安排等。(3)环境卫生情况。各类用地内部及分区之间所创造的工作、生活环境状况。(4)交通运输情况。对外如公路、水运及其联运方面,对内如道路交通是否方便、工程投资是否节省。(5)工业副业等生产条件及企业间的协作关系。(6)公用设施工程。(7)防洪工程及其措施的安全性。(8)旧乡镇的利用程度。(9)乡镇建设造价比较。(10)综合分析意见。二、乡镇规划中的技术经济工作1、乡镇建设规划的现实性所谓现实条件应包括:建设条件,即用地、动力、供水、交通运输、建筑材料等物质条件;其次是经济条件,包括建设资金的来源和数量,即财力条件;最后才是技术条件,包括设计、施工等各个方面的技术力量,即人力条件。2、乡镇建设规划的综合平衡(1)财力的平衡。(2)物力的平衡。(3)劳动力的平衡。三、乡镇规划中的技术经济指标乡镇规划中的技术经济指标,是表示乡镇各项建设在技术上达到经济合理性的数据。1、占用土地乡镇用地和宅基地是占用土地的主要指标,以此作为衡量乡镇建设占用土地的经济性数据。(1)乡镇用地编制乡镇建设用地平衡表的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反映乡镇土地使用的水平和比例,作为调整用地和制定规划的依据之第二,用以类比乡镇之间建设用地的情况。第三,作为规划管理单位审定乡镇建设用地的必要依据。(2)宅基地2、建设造价建设造价是反映建设项目的数量、质量和设施标准的综合指标。四、乡镇规划技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1、乡镇用地经济效益评价(S)(1)乡镇用地面积指标(S1)①总用地面积(S11)。指居民点外轮廓界线内的占地总面积。它包括居住用地面积、公共建筑用地面积、生产区用地面积,以及街道、广场、绿化和其他公共福利设施的占地面积。它是控制居民用地面积的重要指标之一。②居住用地面积。居住用地面积(S12)等于宅基地面积和胡同(巷道)面积的和。在居住小区内的住宅绿化等的用地面积也可以计人居住用地的面积。③居民点用地面积比例(S13)居民点用地面积比例(S13)=居民点建成区总用地面积/耕地面积×100%居民点建成区总用地面积指建成区外轮廓界线内的总用地面积。④居民点用地紧凑系数(S14)居民点用地紧凑系数(S14)=居民点建设用地面积/建成区总用地面积×100%居民点建设用地面积指建成区范围内除去水面、山区、农田,以及暂不宜建筑的地段等面积的各项建设用地的面积。(2)乡镇居住建筑用地面积指标(S2)①宅基地用地指标(S21)。指平均每户占有宅基地的面积;宅基地是居住用地的主体部分,与节约居民点建设用地关系极大,必须严加控制。宅基地用地指标(S21)=宅基地面积/总户数(m2/户)②居住水平(S22)居住水平(S22)=居住建筑面积/总人口(总户数)(m2/人;m2/户)③居住建筑密度(S23)居住建筑密度(S23)=居住建筑基地面积/居住用地面积×100%④居住面积密度(S24)居住面积密度(S24)=居住面积/居住用地面积×100%⑤平面系数(S25)平面系数(S25)=居住面积/居住建筑面积×100%(3)乡镇各项用地比例指标(S3)①居住用地面积比例(S31)居住用地面积比例(S31)=居住用地面积/建成区总用地面积×100%②生产区用地面积比例(S32)生产区用地面积比例(S32)=生产区用地面积/建成区总用地面积×100%③公共建筑用地面积比例(S33)公共建筑用地面积比例(S33)=公共建筑占地面积/建成区总用地面积×100%④街道系数(S34)街道系数(S34)=(街道用地面积+广场面积)/建成区总用地面积×100%⑤绿化系数(S35)绿化系数(S35)=公共绿化面积/建成区总用地面积×100%2、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环境质量评价,是指根据保护人体健康、保证正常的劳动和生活条件以及生态系统正常循环的环境标准为尺度,给乡镇环境质量变化对人和生物的危害程度也就是污染状况作出客观的评定。它具有时间、空间特性,是对某时段乡镇本身或某局部的环境质量评价。(1)单项污染要素的环境质量指数某种污染物的实际测得浓度与其相应的评价标准的比值,叫做污染物的污染指数。(2)污染程度分级(3)编制单要素环境质量评价图(4)环境质量综合评价3、投资效益评价(C)第二节乡镇规划的实施与管理工作一、乡镇规划的审批1、送审乡镇规划的深度要求各地送审的乡镇规划应达到以下深度要求:(1)确定乡镇性质和发展方向,估算乡镇人口规模和选定有关建设标准和定额。(2)选择乡镇用地,确定规划区范围,划分乡镇功能区,综合安排工业、交通、仓库、生活居住、农贸市场和绿化等各项用地;并提出大型公共建筑的分布规划及其位置。(3)布置乡镇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以及车站、码头等主要交通运输的位置,确定主要广场位置、交叉口形式、主次干道断面。(4)提出给水、排水、电力、电讯、防洪等各项工程规划,制定乡镇绿化和环境保护规划。(5)编制乡镇近期建设项目,安排近期建设用地,估算近期建设总投资。2、乡镇规划的审批权限3、乡镇规划送审文件乡镇规划上报送审时应具备下列文件:(1)镇、村人民政府关于呈报乡镇规划的报告。(2)镇、村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乡镇规划的审议决议。(3)乡镇规划说明书(包括基础资料汇编)。(4)乡镇现状图(1:1000~1:2000)。(5)乡镇规划图(1:1000~1:2000)。(6)乡镇近期建设规划图(1:1000~1:2000)。(7)乡镇工程设施综合规划图(1:1000。1:2000)。二、乡镇规划的实施1、建立机构,实施规划2、制定制度,按章办事3、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根据各地的经验介绍,乡镇建设资金大致可从下列几方面进行筹集。(1)从乡镇企业上缴利润、税收中提取一定的比例。(2)宜选建集市贸易场所,活跃集市经济,增加税收,积累资金。(3)迅速发展工业生产、商业及公用事业,以适当增收乡镇工商、公用事业附加税及房地产税,本着“哪里收、哪里用”的精神,留作乡镇建设资金。(4)利用当地廉价地方材料,将镇区的水、电、路加快建设,从而提高地价,为乡镇增加建设投资。(5)设在乡镇的县以上的企、事业,应收一定比例的地方税,或按比例分摊一部分乡镇公用设施的建设资金。(6)地方财政中可规定适当的投资数额。(7)发展副业生产,增加经济收益,抽出一定比例,亦可作为乡镇建设资金。(8)对一些古建筑、纪念碑、革命遗址等的修复,可以向民间单位和个人搞募捐和集资,并可对集资的单位和个人立碑铭志。三、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管理工作
本文标题:第八章 村镇规划中的技术经济和管理工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15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