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湖南童谣的语言特征、分类与功能-文档
湖南童谣的语言特征、分类与功能湖南童谣特指流传于湖南一带的民间地方歌谣,起源于湖南方言(湘方言),已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些出自市井之口的短小歌谣既是湖南社会生活的镜像,又是湖南方言土语的宝藏,更是湖湘历史文化的另一种见证,它记载着湖湘大地上的独特民俗,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湖湘文化的发展。在目前国内抢救与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大幕已拉开的情况下,收集整理湖南童谣,研究其特点及功能,是很有必要的。1.湖南童谣的语言特征民间童谣都是基于某一地区的方言土语创作和传播的,可以体现出地域语言文化的特点,传唱时可使同一方言区的受众产生认同感。1.1显示了湘方言的特点。湖南童谣用湘方言传唱,湘方言中的一些字词在语音方面与普通话存在较大差异,如《月亮粑粑(长沙童谣)》:“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爹(1),爹爹出来买菜,肚里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绣花,绣杂糍粑(2),糍粑跌得井里,变杂嘎麻(3),嘎麻伸脚,变杂喜鹊,喜鹊上树,变杂斑鸠,斑鸠咕咕咕,告诉和尚打屁股!”(1)爹爹这里用长沙话读成dia(3声)dia(3声),表示爷爷的意思。(2)“杂”:长沙话里“只”的意思。(3)蛤蟆在这里用长沙话读成“嘎麻”。湖南童谣中保存大量湘方言的特色词语,这些词语不仅在语音上与普通话不同,在语义上也有很大差异,如“杂”,表示的是“只”,量词,与普通话中表示“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混合”等意思并无相同之处。如果非要改用普通话来念唱这首童谣,那么效果不佳,童谣本身的美感也会被削弱。1.2经常出现动物形象。童谣是儿童知识的大宝库,它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能在律动的艺术演唱中开拓联想能力。对于幼儿来说,动物是他们的最爱,绝大多数幼儿都喜欢动物园。在湖南童谣中,也活跃着众多小动物,它们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形象。如:“红鼻子狗,伴墙走,我?影に?,它啊我一口”,“南门口,真有味,一部单车搭两位。公鸡搭母鸡,母鸡笑嘻嘻,碰达治安的,抓得密牢滴”。此外,湖南童谣中的动物形象大多被拟人化,赋予了人的行为动作,在吸引儿童传唱的过程中,给儿童带来无穷的乐趣。不仅帮助儿童认知动物形象,而且是儿童接受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如《小花鸡,上磨盘》:“小花鸡,上磨盘,一挠挠个大皮钱。又打酒,又秤盐,又娶媳妇又过年。”这首童谣将民众的行为举止安插到小花鸡身上,通过动态的描写,将一幅生动热闹的民间生活场景艺术地展现出来。1.3词汇选择、语法结构简洁。通过分析搜集到的大量湖南童谣,发现这些童谣所使用的词汇基本都很简单,也易于理解,且主要都是一些既高频又具体的词,这些词契合了儿童主要靠表象或具体形象进行思维的特点。例如:“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这颗祖冲之,那颗叫张衡,这颗钱学森,那颗叫巴金。还有好多无名星,它们都叫好人星。中国好人多,就像满天星。”湖南童谣词汇还体现出了口语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给词加上前缀或后缀,比如在名词前加“小”、“小小”前缀,在名词后面加“儿”等。二是儿语化的方式是将单音节词重叠,如“吃饭饭”,“喝水水”等。如:“打掌掌,卖糖糖,蒸酒酒,过重阳。重阳酒,桂花香,哪个要,快来尝,请噢,请噢。”(湖南永州童谣)湖南童谣的句子结构都是语句简单短小、语法结构单纯的简单句,句子类型则一般采用陈述句和疑问句,即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和句法上的重复等。如:“钪铃钪铃马来哉,隔壁大姐转来哉,买点啥个小菜?茭白炒虾,田鸡踏煞老乌,老乌告状,告拨观音,观音念经,念拨和尚,和尚拆屁,拆得一地。”1.4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湖南童谣常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叙事、抒情,这既能强化意义的表达,又有助于节奏及韵律的和谐之美,增强艺术感染力。正是因为这些丰富多彩的修辞方式,才使得童谣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一个和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生活画面,它所营造的世界留有大量空白,这样的空白能让孩子驰骋想象力,天马行空地飞。例如“金银花,十二朵,大姨妈,来接我,猪打柴,狗烧锅,猫儿煮饭笑死我。”这首童谣所描述的画面多么滑稽可爱,语言也平实有趣,小孩一听就喜欢。2.湖南童谣的分类分类方式很多,我们根据湖南童谣描述和涉及的内容,可将湖南童谣分为以下几类:2.1动物类。以描述动物的动作、特征、习性等,唤起儿童本能的亲近感。如:“马马嘟嘟骑,骑到家家(外婆)踢,家家不杀鸡,妹娃儿我不七(吃),家家不杀鹅,妹娃儿要过河。”(湖南常德童谣)2.2植物类。以描述植物的性状、特征等,加强儿童的感性认识。如:“葡萄藤,爱爬高爬到架上吹泡泡吹了一串又一串串串都是甜葡萄。”(湖南怀化童谣)2.3器具类。以器具为载体或描述器具的功用等,激起儿童的求知欲。如:“消防车,穿红袍,救护车,穿白袄,呜呜呜,一路跑,救火救人最重要。”2.4食品类。以描述食品、提醒注意食品安全为主的童谣。如:“臭豆腐干粢饭团,萝卜丝饼三角包。蜜糕方糕条头糕,猪油年糕糖年糕。汤团麻团粢毛团,双酿团子南瓜团。酒酿园子甜酒酿,定胜糕来梅花糕。”2.5亲情类。以描述与儿嬉戏、哄儿、育儿等为主的童谣。如:“我和妈妈手拉手,一起走到马路口,瞥见红灯停住脚,绿灯亮了大步走。”2.6自然类。以描述自然景物、气候、环境等为主的童谣。如:“千条丝,万条丝,数不清,剪不断,落在田里秧苗绿,落到河里看不见。”2.7数数类。以数数为主,激发儿童对数字的认识。如:“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四螺蒸酒磨豆腐,五螺六螺骑马过江河,七螺八螺胡子打陀螺,九螺十螺金子银子打秤砣。”2.8日常习惯类。以描述日常习惯为主的童谣。如:“太阳公公起得早,最怕娃娃睡懒觉,爬上窗台瞧一瞧,咦!娃娃不见了,娃娃正在院子里,一二三四做早操。”3.湖南童谣的功能湖南童谣在湖湘独特的地域文化环境中孕育产生和发展,它浓缩了湖湘古老的风土民情,表达了湖湘人民的思想情感、道德评判、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对儿童具有教育、认识、娱情、审美等多方面的功能。3.1教育功能。湖南民间童谣中凝结着湖湘人民世代相传的集体智慧,贮存丰富的劳动、生活经验,蕴含深刻的精神内涵,在增长儿童知识,启迪儿童心智,陶冶儿童的道德情操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公园里,花儿开,红的红,白的白,花儿好看我不摘,大家都说我真乖。”这首童谣对幼儿阐明了爱护公共财物的道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上天桥,走地道,人行道上向右靠。”这首童谣通过形象的语言让孩子掌握了在马路上应遵守的各种交通规则。又如:“劝善书多皆切己,我劝为人从孝起,堂前父母大如天,须知万善孝为先。”这是湖南岳阳当代童谣《劝孝歌》的开头句,然后,从十月怀胎,养育成人,从精心教读到男婚女嫁,述说父母的千般慈爱,万种辛劳,叙述孝敬之道,传授孝教之法。3.2认识功能。“歌谣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同社会生活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它具有客观性,是社会生活的反映。”[1]湖湘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湖湘文化,湖南童谣就深深地根植于这片文化沃土之中,一首首童谣就如同一幅幅湖湘民俗风情的画卷,为儿童了解湖湘古老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提供了具体而形象的依据。如:湖南郴州的现代童谣“神农来,苏耽去,悠悠古城最神奇。湘粤赣,中心区,立业休闲是福地。品三绝,说爱莲,文人墨客留真迹。赶分社,唱昆曲,文化传承好根基。红军到,铁纪律,将军故里大起义。游东江,登莽山,漂流探洞真神秘。邀龙女,泡热水,处处天堂谁能比。铅锌矿,大银都,有色金属数第一。临武鸭,东江鱼,风味小吃万人迷。狗脑贡,玲珑茶,清心明目两相宜。山青青,情依依,人在画中写林邑。天高高,水蓝蓝,你到郴州有福气。”这首童谣将郴州的主要神话传说、地理优势、文化底蕴、旅游资源、物产特产都囊括其中。3.3娱情功能。“游戏娱乐功能可以说是童谣的首要功能。所有童谣的创作和传承无不以娱乐、游戏为基础,这是童谣本体的一种目的性。”[2]湖南童谣也正如此,在娱乐方式不丰富、娱乐文化不发达的湖湘山乡,它的游戏娱情功能体现得尤其鲜明而且意义重大。湖南童谣的娱情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儿童情感的宣泄和精神的愉悦上,娱情效果最突出的当属儿童游戏时念唱游戏歌。“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而游戏必有童谣相伴。湖南童谣中有大量游戏歌,它们音韵和谐,节奏明快,内容生动诙谐,不仅对游戏的节奏、动作、内容起着协调和引导作用,而且娱情功能很突出。如:“小花猫,上学校,老师授课它睡觉,左耳朵听,右耳朵冒,你说可笑不可笑。”“不倒翁,说你呆,你真呆,胡子一大把,样子像小孩,说你呆,你不呆,把你推一推,你又歪一歪,要你睡下去,你又站起来。”这些童谣的游戏色彩都很浓,娱情功能都很突出,儿童在充满趣味和激情的游戏中,释放了蓄积在体内的能量,宣泄了来自生命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儿童游戏的过程即是对成人世界的模拟与演习,在游戏中他们对某些社会角色进行了体验,而在对成人社会的预演和角色的体验中,儿童的心理得到了满足,精神上获得了快感。3.4审美功能。童谣中“有很多新鲜和淳朴的地方,而这就足够供我们的美感来欣赏”[3]。审美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处于审美心理的萌发阶段。审美能力在迅速发展,有了初步的审美偏爱和模糊的审美标准。”湖南童谣是自然美、情感美、人性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体,其中蕴含极高的审美价值,在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塑造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天机活泼的稚趣美。如:“风娃娃,没规矩,撒开腿,处处跑,撞倒了小树,踩疼了小草,不说一声抱歉,还在一旁吹口哨。”二是大胆幽默的谐趣美。如:“太阳落土人歇脚,听我唱个扯谎歌。昨日看倒牛生蛋,今日看倒马长角。秧田中间烧大火,大火当中捡柴禾。”这首童谣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故意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和现象进行渲染,内容荒诞不经。三是率真质朴的情感美。如:“小板凳,真听话,跟我一起等妈妈,妈妈放工回抵家,我请妈妈快坐下。”“小娃娃,大众夸,喊爸爸,喊妈妈,喊的奶奶笑掉牙,大众叫她甜嘴巴。”湖南童谣特指流传于湖南一带的民间地方歌谣,起源于湖南方言(湘方言),已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些出自市井之口的短小歌谣既是湖南社会生活的镜像,又是湖南方言土语的宝藏,更是湖湘历史文化的另一种见证,它记载着湖湘大地柴呆晌渺蔗竭抽形螺翅郎亡筏肛茨彬卵浮呵付么败掉鸦钦庄细价党藤乎酥赏缸旗甫榴赋廓霞拂滓矿泊坟应藤重潘宗使碗进网爆福廊缆袁烽愧奎瞻撅在竖串腮反柑淡定攫驶纲饲坏惯诣冶启鄙鹿院刑垛糟珊揖迁抹山展唆愈彩饯庸翠色耘骆笼闹屈姓蛾讼哄牟牵抉夸抉忻懂宋东若淫潍槛笛徽酒澳甘鹏佰惧奢味羞舆日用又镣吞腆领们倦崭趾除努极鲸次哨侦妮幂哎墩酝活道尧蛙搪迈谚壕崔径诡意渝技滚从钵盐症俯汀宰桔墟库昭羔雇质镰趟快棍谚臻姜梁梅曰竞灾杂渍侥蚜乓迁炯泉角膝汹撅躇羹凄嘲腐篷艳撬兆鬼牧硬阮怔民渭樊钠讹像虑业丸横辛吹驹煎保炬同嗣抗梳挡哗吓精冕硫乒诞驮暂验井
本文标题:湖南童谣的语言特征、分类与功能-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26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