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2、和燕路过江通道(南段)RU匝道、LD匝道跨双柳河桥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和燕路过江通道(南段)RU匝道、LD匝道跨双柳河桥防洪评价报告概述01基本情况02河道演变03防洪评价计算04防洪综合评价05防治与补救措施06目录结论与建议071概述浦仪公路西起G104浦泗立交,向东北两跨八卦洲夹江,接南京四桥高速,全长28.048km。其中,起点104国道浦泗立交至二桥高速为项目西段,长约12km;南京二桥高速至南京四桥高速为项目东段,里程约16km。其功能定义为普通国省道兼顾城市快速路,采用一级标准公路建设,建成后将与南京长江二桥、南京绕城公路、南京长江五桥、江北大道形成南京绕城一环。其中主线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100km/h(工可会议纪要);辅道为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为50km/h(江北总规、片区控规)。2基本情况八卦洲段周边水系浦仪公路西段八卦洲段,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街道,起于夹江子堤,终于八卦洲西枢纽起点处。跨河桥梁工程涉及双柳河。双柳河处建设2座匝道桥。现有水利工程及设施情况桥跨工程距离公路跨双柳河上游100m处,为五一河桥,桥跨径为2-8m。泵站工程五一河上游河口有一处大同电站,2005年投入运行,设计流量为3.5m3/s。涵闸工程(1)上坝三垅河与双柳河交汇处现状设有φ40涵洞1座,规划拆涵建闸,新建φ150涵闸1座;(2)复兴河与双柳河连接处现有φ60涵洞1座,规划予以拆建,规格为φ150,2孔;(3)双柳村河现状由于建有1户农户,阻断了双柳村河与双柳河的联系,规划拆除该农户,沟通双柳村河与双柳河的联系,并设闸控制;沟通距离50m;(4)新生北河(双柳河西)与双柳河连接处,现状建有桥梁1座,长10m,规划予以拆除,规划新建节制闸1座;(5)七里9、10组河现状已与双柳河沟通,在七里9、10组河上现建有桥梁1座,长10m,规划予以拆除,并新建节制闸1座,规格2.0m×2.0m;(6)官民河与双柳河连接处,现状建有桥梁1座,长10m,并新建节制闸1座,规格2.0m×2.0m。现有水利工程及设施情况八卦洲段现有水利工程及设施情况八卦洲段五一河桥八卦洲段周边水系与水利工程及设施位置示意图工程设计方案桥名与河道中泓线夹角(°)跨径(m)顺桥梁中心线河道宽(m)设计水位(m)左岸梁底高程(m)右岸梁底高程(m)左岸桥面高程(m)右岸桥面高程(m)桥梁净空(m)双柳河LD匝道1403522.56.568.709.0810.7011.082.14双柳河RU匝道1403522.56.568.709.0810.7011.082.14桥梁工程基本情况2、基本情况•2.1双柳河LD匝道桥采用变截面连续箱梁,跨径35m的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路口大跨径箱梁原则上采用变高度箱梁,梁高为2.0m。主线桥预制组合箱梁结构,桥面铺装采用7cm混凝土+防水层+10cm沥青混凝土。左侧桥墩设置在河道岸坡上,地面高程为6.5m;右侧为高地,地面高程为6.5m;主线桥面高程为10.86m,梁底板高程为8.86m。双柳河LD匝道桥设计图双柳河LD匝道桥平面设计图2、基本情况•2.2双柳河RU匝道桥采用变截面连续箱梁,跨径35m的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路口大跨径箱梁原则上采用变高度箱梁,梁高为2.0m。主线桥预制组合箱梁结构,桥面铺装采用7cm混凝土+防水层+10cm沥青混凝土。左侧桥墩设置在河道岸坡上,地面高程为6.5m;右侧为高地,地面高程为6.5m;主线桥面高程为10.86m,梁底板高程为8.86m。双柳河RU匝道桥设计图双柳河RU匝道桥平面设计图2、基本情况•2.8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期安排:拟建浦仪公路西段桥涵工程,施工期初步计划安排在2017年11月-2020年6月,安排在冬春季非汛期实施。•施工内容:拟建桥梁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施工便桥、钻孔灌注桩、系梁施工、墩柱施工、盖梁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现浇箱梁施工、桥面施工。•施工流程:进场并做好施工准备后,施工便桥,然后进行新建桥的钻孔桩施工,在单个墩灌注桩完成后、检测桩的质量,依次施工系梁、墩柱、盖梁。下部结构施工结束后进行搭设支架及上部结构施工。2、基本情况•2.7土体力学性质表岩土编号岩土名称天然含水率ω质量密度ρ天然孔隙比e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直剪压缩系数α1-2压缩模量Es标贯击数N粘聚力Cq(快剪)内摩擦角φq(快剪)粘聚力Cc(固快)内摩擦角φc(固快)%g/cm3kPa度kPa度1/MPaMPa击/30cm1a粉质粘土33.81.880.94213.31.0622.510.20.4854.007.01-1粉质粘土29.41.890.86113.90.7826.011.80.4304.464.41-2淤泥质粉质粘土37.81.831.05412.51.2013.86.413.810.70.5553.772.81-2a粉质粘土29.41.860.89212.00.7122.89.020.412.30.3785.254.41-2c粉砂24.41.980.6886.50.197.330.514.021.20.13313.594.51-3粉砂25.41.950.7115.30.775.229.84.031.00.12214.9810.81-3a粉质粘土35.41.841.02614.20.9421.711.018.010.70.5473.794.72-1粉质粘土23.41.990.68812.00.2936.610.835.014.60.2447.787.02-3粉砂24.21.970.6866.329.39.031.10.12214.5220.32-3a粉质粘土31.81.850.94313.90.6922.39.70.2537.606.03-1粉质粘土22.91.980.69113.10.1842.212.70.18111.6012.03-3粉细砂21.61.980.6427.130.49.031.60.11714.5735.83-3a粉质粘土32.61.840.96814.60.7220.510.90.4704.2811.5水利规划及实施情况水利规划及实施情况江苏省防洪规划报告(2011年)报告明确提出了流域近期和远期的防洪标准:近期,长江干流能够全面防御1954年型洪水,河口段及重点城市、开发区段干堤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潮水位,干流河势得到基本控制、重点险工段和节点岸段保持基本稳定;远期到2030年,长江全面达到100年一遇,河势得到控制,岸线基本稳定。水利规划及实施情况规划标准:长江中下游总体防洪标准为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即1954年洪水,在发生类似1954年洪水时,保证重点保护地区的防洪安全。规划南京按下关10.60m的设计水位加高加固长江干堤。沿江重点城市防洪堤防为1级堤防。长江中下游堤防堤顶超高一般为:1级堤防2.0m,2级及3级堤防1.5m,其他堤防1.0m。规划相关治理工程:长江南京河段经过治理,总体河势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本区域内涉及的河势控制规划方案为:适当增加八卦洲左汊分流比,对本河段已实施的护岸工程进行全面加固,保持现有河势的稳定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水利规划及实施情况近期目标:到2020年,通过实施长江、秦淮河、滁河流域性河道骨干工程,统筹开展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配套建设非工程及管理措施,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城市防洪减灾体系。长江中心城区范围内堤防达到“长流规”防洪标准;滁河及主要分洪道涉及的江北副城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山洪防治:主城区范围内达到50年一遇标准,副城范围内达到20年一遇标准;远期目标:到2030年,在已经实施的流域性河道骨干工程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建设,系统开展支流水系、撇洪沟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骨干河道、城区支流河道的防洪能力及城市排涝能力;完善非工程及管理措施;全面形成“防洪工程、防洪管理和防洪保障”三位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城市防洪减灾体系。中心城区、重要基础设施及园区、新城、新市镇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升,全面达到规划标准。针对通江小流域的规划目标是:中心城区范围内的通江小流域河道,防洪标准50年一遇,其中下游圩区段要同时满足100年一遇挡洪要求;新城范围内的通江小流域河道,防洪标准20年一遇,其中下游圩区段50年一遇,同时要满足“长流规”回水的挡水要求。南京城市防洪规划报告(2013-2030)水利规划及实施情况雨水排水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按照“高水自排、低水机排”的原则,就近排入水体。南京现状雨水管道设计降雨重现期0.5~1年,考虑到南京经济发展的速度,规划适度提高雨水管道设计降雨重现期标准为:中心城设计降雨重现期一般采用1~3年,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采用3~5年;新市镇、农村设计降雨重现期采用1年。新城、新市镇和村庄根据地形条件与河道布局,设置相应的排涝泵站。充分利用水体等调蓄功能,尽量减少排涝泵站数量和规模。按规划标准加速完善城乡雨水排除系统,提高城乡排涝设施能力,消除雨涝灾害。规划确保市域合理的水面率,不但有利于雨水的排除和调蓄,也有利于美化环境,改善气候条件。而城乡建设过程中,时常发生河道被覆盖、侵占的现象,以及河道淤积,排水不畅等问题,提出确保城乡水域面积,进一步加强对河道综合整治,强化生态功能的要求。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水利规划及实施情况近期目标:到2020年,通过实施长江、秦淮河、滁河流域性河道骨干工程,统筹开展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配套建设非工程及管理措施,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城市防洪减灾体系。长江中心城区范围内堤防达到“长流规”防洪标准;滁河及主要分洪道涉及的江北副城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山洪防治:主城区范围内达到50年一遇标准,副城范围内达到20年一遇标准;远期目标:到2030年,在已经实施的流域性河道骨干工程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建设,系统开展支流水系、撇洪沟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骨干河道、城区支流河道的防洪能力及城市排涝能力;完善非工程及管理措施;全面形成“防洪工程、防洪管理和防洪保障”三位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城市防洪减灾体系。中心城区、重要基础设施及园区、新城、新市镇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升,全面达到规划标准。针对通江小流域的规划目标是:中心城区范围内的通江小流域河道,防洪标准50年一遇,其中下游圩区段要同时满足100年一遇挡洪要求;新城范围内的通江小流域河道,防洪标准20年一遇,其中下游圩区段50年一遇,同时要满足“长流规”回水的挡水要求。南京城市防洪规划报告(2013-2030)水利规划及实施情况规划期限:2013-2015年规划目标:长江干流安全防御1954年型洪水,长江干堤全面达到“长流规”设防标准;八卦洲暂时参照“长流规”确定的南京水位进行建设,圩区排涝标准为遭遇24h暴雨48h排出不受涝。至2015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0%以上。明确骨干河道蓝线管理范围,落实河道管理责任制,开展涉河项目审批与监督,严格控制河道污染物排放。清水廊道逐步形成,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主要工程:对八卦洲总计9km堤防进行加固,工程投资1800万元;南京栖霞水利现代化实施方案(2012年)3河道演变3、河势演变双柳河河道行洪来水主要是上游来水和天然降雨,下游连通长江,受长江洪水影响较大。由于双柳河为截洪河,其他河道为圩区河道,当河道行洪时,水流与泥沙的相互作用将随洪水的大小而发生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相关规划,在经过人工整治、稳固河岸,河道抗冲刷能力进一步加强,河势基本稳定。有所提高,堤防抗御洪水能力也大为增加,从历史演变及近期运行情况分析,除了在大洪水的条件下,可能发生局部的河道冲淤变化外,河道仍将保持相对稳定的河势。同时,在洪水后期,小水年份,河道水流流速小于不淤流速,水流中挟带的泥沙将积淀下来,会产生呈淤积现象。但总体冲淤平衡,而言不会基本不会改变河道整体流态形态。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本项目区河道河势总体是比较稳定的,不会发生大的河势变迁。4防洪评价计算4防洪评价计算4.1设计流量及水位计算序号河道名称长度(km)集水面
本文标题:2、和燕路过江通道(南段)RU匝道、LD匝道跨双柳河桥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60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