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测试内容:第一~三单元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默写。(10分)(1),在河之洲。(《诗经﹒关雎》)(2)微君之躬,?(《诗经﹒式微》)(3),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4),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诗经﹒蒹葭》中描绘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情调的诗句是“,”。(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景象的名句是“,”。(7)《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句子是“,。”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0分)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象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1)以上文段选自《》,作者是。(2分)(2)“翻来覆去”在句子中的意思是:。(2分)(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合并为一个句子(意思可以有小的改动):(2分)(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中“这些”指什么?②文段中“快乐”与惆怅”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3.校学生会开展“合理饮食与健康”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0分)(1)活动中,张强同学搜集了一段文字,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5分)在生活中做到以下两点,就可以控制肥胖:控制饮食。饮食(),吃得(),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炭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以吃八九成饱左右为宜。增强运动。每天要增加运动量,还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分,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体内的脂肪。①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1分)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③将“过饱”和“过量”填入语段中的空缺处。(2分)(2)下面是活动中的一道题,请根据下面的诗词,指出加点词所指的食物。(2分)①八百里分麾下炙.:②丰年留客足鸡豚.:(3)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图和漫画,写出两条探究结论。(3分)探究结论1:探究结论2:二、阅读(40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家乡的渔鼓(13分)李海流①我出生在微山湖畔的一个小村庄,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除了几本翻得破破烂烂的小人书,能滋养我干涸而荒芜心灵的就是乡村渔鼓了。相传渔鼓始自唐代道教的一种劝善方式,后来演变成历史小说、神话典故的传播载体传入民间。渔鼓这种乐器是用三尺左右的圆竹筒,外敷油漆,一端用猪或羊的护心皮或鱼皮绷蒙做成的。演奏时左臂斜抱鼓,用右手中指和食指叩击,发出“嗡铿”之声。左手持简板,鼓与板相互交叉或同时击敲,以配合说唱。简板的尺寸、质地各有不同,一般以竹木制作,长者约五十厘米,短者约二十五厘米。一面渔鼓、一副简板,再加上伶牙俐齿,乡村的渔鼓艺人行走天下,云游四方。②童年的印象里,到村子里唱渔鼓的艺人很多,隔三岔五地来一个,大都以乞讨为生,现在想来,或许是受“蓝采和持简板唱踏歌行乞于市”的影响,渔鼓仿佛是为募捐化缘量身定做的工具。多年后,脑海中时常浮现出这样的情境:每当大门口有“渔鼓拍到主人家,六畜兴旺人丁发”之类的渔鼓词唱起来,母亲总会接过艺人的大搪瓷缸到自家的泥缸里舀上半碗粮食端到门口,唱渔鼓的人便会将随身背着的布袋打开,将粮食倒进去。有时遇上家人正在吃饭,唱渔鼓的人便会递上一个大碗,让母亲给他盛上一碗热饭,夹一些菜卷在煎饼里。接过饭菜,唱渔鼓的人收起渔鼓和简板,蹲在门口的大槐树下香甜地吃起来。吃完,有时还会唱上一段《十三款》或《张果老逃婚》以示感谢,俚语民谣,声情并茂,唱完拱手而别,再前往下一家。③三十年前,微山湖区运河两岸的渔民逢年过节、生辰喜庆、婚丧嫁娶,渔鼓助兴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红白喜事,乡下人讲究个排场,图个热闹,请来一班渔鼓艺人,常常是唱到大天亮,一个人唱累了下去休息,另一个人接着上场,轮番登台演唱,吸引四面八方的村民都来看热闹。尤其是我们这些上小学的孩子,每每周围十里八村有唱渔鼓的,总是追着看热闹,不顾饥寒,乐而忘返。那时,演唱渔鼓的舞台也不尽相同,逢年过节大的喜庆活动,往往在村中学校的操场上搭个舞台,那是一种正规的场所,听渔鼓的人来自四邻八乡,场面比较隆重。其他情况下大多因地制宜。④人们多称渔鼓艺人为“先生”,因他们要穿长袍马褂。演出之前,“先生”敲响渔鼓,听众来得差不多了,然后开书。说唱时,坐唱为主,兼有站立和走动。说、唱结合,讲究赶板、夺词,叙述故事时则强调情、气、神的表现。唱渔鼓的师傅不仅会演唱,而且会说故事、会表演,技艺高超的还精通口技。说唱时,可根据不同情节或情绪的变化,产生快慢不同的节奏。鼓与板相配合,板以重拍为主,通常以五鼓三板进行伴奏。印象中的唱渔鼓类似于说书,但不同的是要以渔鼓来伴奏。渔鼓的故事丰富多彩,有缠绵缱绻的男女恋情,有闻所未闻的历史掌故,有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怪传说,但更多的还是风云际会的英雄传奇,像《三国》《水浒》《西游》《杨家将》《岳飞传》之类,内容绝对老少皆宜,雅俗共赏。⑤我已离开家乡多年,很长时间没有听到渔鼓的声音了,现在无论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山村,都很难觅到说唱渔鼓的艺人了,然而,我对那如泣如诉、如诗如歌的乡村渔鼓,却有着独特的感情。我爱声声渔鼓,它像家乡的大运河一样在我心中长流不断,充满了浓浓的乡情风韵,犹如穿越时空的天籁之音,在我耳畔久久回响。“咚咚咚———”暮霭中,童年的渔鼓声又有节奏地响了起来。我合上眼睑,倾听这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声声渔鼓,伴着低沉苍老的唱词,那么亲切,又仿佛那么遥远。4.渔鼓的演奏方式是怎样的?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5.选文主要描写了哪几种渔鼓艺人的故事?(3分)6.作者为什么对渔鼓有着“独特的感情”?(3分)7.如何理解文末画线句中“那么亲切,又仿佛那么遥远”的意思?(4分)(二)微塑料:“微”不足道却影响世界(13分)在2018年欧洲消化内科医学会肠胃病学学术会议上,奥地利科学家报告,在人类的粪便样品中首次发现微塑料,引发了人们新的担忧。国际上普遍将环境中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定义为微塑料。这种物质在自然界本来是不存在的,完全是人造的结果。自然界中的微塑料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原生来源,即塑料在制造出来时,就是体积很小的塑料微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柔珠有助于增加液体密度、去除角质,同时也让产品变得新鲜好看。另外还有在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因泄漏而进入环境的塑料微粒。另一种是次生来源,主要是塑料废弃物在进入海洋环境后,受到风浪和紫外线的影响和海洋生物的吞食,逐渐破碎而形成的微小颗粒。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误食。研究表明,小至浮游生物,大到鲸鱼,它们和塑料遭遇的结果往往是致命的。微塑料能进入动物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造成肠道甚至生殖系统的损害。那微塑料会危害人体健康吗?有研究认为,人类摄入的微塑料,尽管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但仍会有少量的存留在体内,长期的蓄积,就可能造成危害。直径小于20微米的微塑料是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这些细小的颗粒如果进入血液,危害就难以预料。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微塑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它可以积聚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同时也可作为传播有毒或致病微生物的载体,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目前,每个成人每年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用贝类所摄取的微塑料颗粒可高达32000个。尽管微塑料对人类的影响还没有定论,但潜在的危险是存在的。面对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全球范围的禁塑行动陆续展开。近段时间,英国呼吁在全球范围内禁止柔珠。柔珠很小,很难被过滤系统拦截,被排放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在美国纽约,每年大约有19吨的柔珠被冲进下水道。最终,柔珠成为海洋垃圾,被海洋生物误食,存留在它们的体内。研究证实,每盘牡蛎平均就有50颗柔珠。我国海南省宣布自2019年起分类逐步推进全面禁塑行动。全面禁止在海南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加快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应用。海南还将建立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示范基地,组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进先进企业与本地企业合作,形成岛内一次性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能力,培育良好的产业和市场环境,保障一次性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替代生产和禁塑工作的顺利实施。对于短期内无法替代的饮料瓶、洗发水瓶等一次性塑料标准包装物,海南省提出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采用国际普遍实施的押金回收制度,建立回收体系进行回收,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这是国际最前沿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政策措施。(有删改)【链接材料1】塑料都用到哪儿了注:塑料包装中很多是不可回收的快递塑料包装、胶带。关于海洋塑料的事实每年,1300万吨塑料流入海洋海洋垃圾中,一次性塑料占50%海洋塑料垃圾约占全球垃圾的60%至80%受到塑料危害的海洋生物种群数量已达817种(选自新浪网)【链接材料2】塑料袋早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弃之不用”并不容易。与其等到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不如现在就采取有效措施,长远规划,统筹安排,将塑料“绳之以令”。具体而言:一要“堵”,从源头上遏制;二要“疏”,让各方共同参与。(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8.阅读选文和【链接材料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从来源看,海洋里的水生物误食的微塑料都属于次生的微塑料。B.存留在人体内的微塑料,经过长期的蓄积,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C.微塑料既可以通过海洋贝类进入人体,也可以通过呼吸、饮用水进入人体。D.海洋塑料垃圾占全球垃圾的一半以上,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9.选文画线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10.针对【链接材料2】的说法,请你概括选文中海南省禁塑行动的内容加以印证。(4分)11.有人认为,微塑料与个人无关,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1】谈谈你的看法。(3分)(三)(14分)【甲】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节选自《道德经》)1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豁然..开朗豁然:(2)阡陌交通..交通:(3)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徙:(4)虽有甲.兵甲:1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4.【甲】【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请根据【甲】【乙】原文完成下表。(4分)【甲】①设酒杀鸡作食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美其服②③④三、写作(50分)15.古人云:“万物贵其真。”这句话启示我们,无论是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做事,都贵在一个“真”字。请将《贵在真》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不要套
本文标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6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