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谈谈微流控微球那些事(历史篇)
谈谈微球那些事_历史粒径均一的乳胶微球最先发现于1947年。在密歇根大学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一个由陶氏化学公司送来的聚苯乙烯乳胶随机挑选的样品。观察发现聚苯乙烯微球非常圆,而且粒径可以辨认(见下图,也是世界上第一张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电镜照片)。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批次,当时世界上无法找到如此均一的微球。人们惊奇的发现,这种微球可以作为电子显微镜的内部参考标准。于是样品被迅速的寄到世界各地感兴趣的实验室。各种应用都被挖掘出来。经过反复试验,到了1952年,终于有牛人把第二个批次做出来,同样的均一,而且可以任性的反复合成。同年,其它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也被合成出来。到了1956年,用种子法使用小粒子来制备大粒子的工艺被开发出来,粒子的制备工艺日益成熟。从1947年到1964年间,陶氏化学先后向世界各地的研发人员寄出了15,000份样品,到了1965年,该公司开始销售这些粒子产品。到了80年代,虽然业务不大,但已经初具规模,经销商遍布全球。1983年5月15日,该业务被Seragen收购,正式成为SeragenDiagnosticsInc的一部分。1956年,Singer和Plotz首次提出了,粒子凝集测试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类风湿因子的检测中。该法使用吸附了人免疫球蛋白G(IgG)的致敏聚苯乙烯粒子来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粒子结合实验大大地改进了早期的基于鞣绵羊红细胞或其他载体的结合实验。使用光度计对凝集进行散射浊度法或者透射浊度法检测可以使粒子凝集实验成为一种定量的方法。凝集抑制法常常被用于药物滥用等邻域的半抗原检测。粒子凝集分析构建了一个可以用于抗原或半抗原筛选或定量分析的灵敏且通用的均相免疫分析系统。最近几年,粒子作为载体还在酶免疫分析和荧光免疫分析系统中得到应用。有色粒子的捕获是易用型筛查分析的基本原理。
本文标题:谈谈微流控微球那些事(历史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6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