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1.第一个观察并描述了微生物的人是(列文·虎克)。发明了外科消毒手术的人是(约瑟夫·李斯特)。2.微生物学奠基人是(巴斯德、柯赫),3巴斯德的主要贡献是:(1)彻底否定了微生物“自然发生说”(2)提出了“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巴斯德,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3)创立了巴斯的消毒法;(4)发明了狂犬病毒疫苗制备方法。学说”;○4柯赫的主要贡献是P3(1)证明了炭疽病和结核病的病原体,并因在结核病病原体方面的工作获得1905年诺贝尔奖;(2)建立“柯赫定律”:(3)在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过程中发展了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4)建立了微生物纯培养分离技术,发明了培养基特别是固体培养基制备方法。5微生物与制药工程专业有什么关系?(1)临床广泛应用的微生物药物及其开发(2)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3)药物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的对药品质量的影响(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中的微生物控制(5)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微生物学检查6微生物的基本特征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分布广,种类多5适应强,易变异第二章原核微生物1.细菌个体的基本形态有哪些?(球状、杆状、螺旋状)球菌根据其分裂后的排列状况可分为哪六种类型?(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螺旋菌根据其形态结构可分为哪几种?(弧菌、螺菌、螺旋体)2.细菌的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各有哪些?(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原核等;特殊结构:鞭毛、性菌毛、糖被、芽孢等;)特殊结构各有什么生理功能?(鞭毛的生理功能是运动,这是原核生物实现其趋性的有效方式;菌毛具有使菌体粘附于物体表面的功能;性毛功能是供体菌向受体菌传递遗传物质,有的性毛还是RNA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糖被功能有保护作用、作为透性屏障或离子交换系统、表面附着作用、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堆积代谢废物、储存碳源和糖源;芽孢具有抗热、抗干燥、抗化学药物、抗酸碱、抗辐射和抗静水压等生理功能)3.细菌和病毒大小的量度单位各是什么?(细菌:微米;病毒:纳米;)4.革兰氏染色的机理?革兰氏染色是基于细菌细胞壁特殊化学组分基础上的一种物理过程。通过初染和媒染后,在细菌细胞膜或原生质上染上了结晶紫和碘的大分子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和其分子交联度较紧密且基本上不含类脂,故用乙醇洗脱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明显收缩,结晶紫与碘的大分子复合物不能透过网孔而留在细胞壁内,故显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因其壁薄,肽聚糖含量低和交联疏松,类脂含量高,乙醇洗脱时,类脂溶解,细胞壁上出现较大空隙,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易溶出细胞壁,因此,乙醇洗脱后,细胞又呈无色。这时,再经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现红色。5.缺壁细菌有哪几种类型?(原生质体、球状体或原生质球、L型细菌)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原生质体: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合成后,留下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着的细胞;球状体或原生质球:用溶菌酶或青霉素处理后还残留部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L型细菌:在实验室中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6.细菌细胞质内有哪些内含物?(储藏物、磁小体、羧酶体、气泡)它们的成分各是什么?(储藏物:聚-β-羟基丁酸、多糖类储藏物、聚磷酸颗粒、藻青素;磁小体:四氧化三铁,外有一层磷脂、蛋白或蛋白膜包裹;羧酶体: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气泡是充满气体的泡囊状内含物)各有什么功能?(储藏物主要功能是储存营养物;磁小体功能是导向作用,即借鞭毛游向对该菌最有利的泥、水界面微氧环境处生活;羧酶体是自养细菌固定二氧化碳的场所;气泡是调节细胞密度以使细胞漂浮在最适水层中获取光能、氧气和营养物质。)7.放线菌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放线菌菌体由丝状菌丝构成,由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和孢子等部分组成。)是怎样进行繁殖的?(放线菌主要通过无性孢子进行繁殖,无性孢子主要有分生孢子和孢子囊孢子;也可借菌丝断片来繁殖。)与人类有什么关系?(放线菌广泛分布于含水量较低而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绝大多数放线菌种类是有益菌,现已报道的近万种抗生素中,约70%由放线菌产生,它们还在维生素、酶制剂的生产及甾体转化、石油脱蜡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只发现少数放线菌能引起动植物病害和人类疾病)第三章真核微生物1.酵母菌以什么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芽殖、裂殖方式是酵母菌主要的无性繁殖方式;酵母菌是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生殖的2.霉菌的形态特征是什么?(丝状菌丝,由分支细长的细胞组成。菌丝根据有无横隔结构分为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无隔菌丝由一个连续无分隔的长细胞组成,细胞内含多个细胞核;有隔菌丝被横隔分成许多片段,每个片段就是一个细胞)主要产生哪些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无性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有性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3蕈菌的有性繁殖方式第四章病毒1病毒的特点P451形体微小,缺乏细胞结构;2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3依靠自身的核酸进行复制。4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统;5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2.病毒纯化的标准和方法有哪些?标准:纯化的病毒制备物应保持其感染性;纯化的病毒感染物理化性质应具有专一性;方法:盐析法、等电点沉淀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凝胶层析法、离子交换法、差速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等3.噬菌体在细菌培养物中有什么表现?烈性噬菌体会在细菌培养物中增殖,有吸附、侵入、生物合成、成熟、释放5个表现;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裂解寄主细胞,而是处于长时间的沉默状态,与寄主细胞分裂同步增殖,产生一个病毒感染的细胞克隆。.什么是噬菌斑?(一定量的经系列稀释的噬菌体悬液分别与高浓度的敏感细菌悬液以及半固体营养琼脂均匀混合后,涂布在已铺有较高浓度的营养琼脂平板上,经过孵育后,在延伸成片的细菌菌苔上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斑)为什么可用噬菌斑对噬菌体进行计数?(因噬菌斑数目与加入样品中的有感染性的噬菌体颗粒数量成正比,因此统计噬菌斑数后可以单位体积噬菌斑形成单位数目表示噬菌体效价。)4病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病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另外还有脂质和糖类)病毒粒子有哪几种壳体类型?(螺旋对称结构、二十面体对称结构、复合对称结构)5烈性噬菌体的繁殖规律可用一步生长曲线表示,什么是潜伏期和裂解量?潜伏期:指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到病毒粒子释放出胞外前的一段时间裂解量:是每个受染细胞所产生的子代病毒颗粒的平均数目。8.什么是溶源性细菌?怎么判断一个细菌是溶原性的?温和噬菌体与细菌共存的特性称为溶原性,被侵染的细菌乘坐溶原性细菌。P57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1.微生物的生长需要哪些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能源)什么是迟效氮源和速效氮源?(可以被迅速分解利用的碳源是速效碳源;需要分泌胞外酶进行水解才能被吸收利用的碳源为迟效碳源)确认最适碳源的原则是什么2P66培养基的种类3P69配置培养基的方法和原则4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各有什么特点?被动运输依赖物质的扩散作用,不消耗能量,只有当细胞外物质浓度高于细胞内浓度才发生;主动运输是细胞利用质膜上的特异性运载蛋白和代谢能量,逆浓度梯度将物质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的过程。第六章微生物代谢1.什么是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P77呼吸是指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NAD(P)+、FAD或FMN等电子载体,再经电子传递系统传给电子受体,从而生成水或其他的还原型产物并释放较多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是指某些细菌在厌氧条件下,以含氧化合物替代自由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仍使用呼吸链细胞色素系统传递电子的呼吸作用;发酵是指在缺氧条件下,葡萄糖或其他糖类的不完全氧化作用,并以其不完全分解产物作为电子的最终受体,不经过呼吸电子传递链直接接收电子,还原生成发酵产物,在此过程中仅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少量ATP。2.微生物有哪些主要发酵类型?(乙醇发酵、乳酸发酵、丁酸与丙酮-丁醇发酵、混合酸发酵)各有何特点?乙醇发酵根据代谢途径的不同分为酵母型乙醇发酵和细菌型乙醇发酵,在酵母型乙醇发酵中,葡萄糖经EMP途径降解为两分子丙酮酸,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醛,乙醛作为氢受体使NAD+再生,发酵终产物为乙醇,并产生CO2气体;细菌型乙醇发酵是指少数兼性厌氧菌不利用EMP途径,通过ED途径分解葡萄糖为丙酮酸,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醛,乙醛再还原为乙醇。与酵母乙醇发酵相比,细菌乙醇发酵净产生ATP只有一个;乳酸发酵根据代谢产物的不同,可分为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同型乳酸发酵是由葡萄糖经EMP途径降解为丙酮酸,丙酮酸直接作为氢受体被NADH还原为乳酸;异型乳酸发酵是指那些缺乏EMP途径中醛缩酶和异构酶等重要酶的细菌,依靠PK途径将葡萄糖分解为核酮糖-5-磷酸,进而转变为木酮糖-5-磷酸,然后由磷酸酮糖裂解酶催化裂解成甘油醛-3-磷酸和乙酰磷酸,乙酰磷酸经两次还原为乙醇;甘油醛-3-磷酸经丙酮酸转化为乳酸,因此,发酵终产物较同型乳酸发酵多了乙醇和CO2;丁酸与丙酮-丁醇发酵过程中,葡萄糖经EMP途径降解为丙酮酸,然后在丙酮酸脱氢酶作用下脱氢、脱羧生成乙酰COA,乙酰COA再经一系列反应生成丁酸或丁醇和丙酮;混合酸发酵是指某些肝肠菌利用葡萄糖的同时产生多种有机酸的过程。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测量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常用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有:1)称干重法.可用离心法或过滤法测定.优点:可适用于一切微生物,缺点:无法区别死菌和活菌.2)比浊法.原理:由于微生物在液体培养时,原生质的增加导致混浊度的增加,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优点:比较准确.3)测含氮量,大多数微生物的含氮量占干重的比例较一致,根据含氮量再乘以6.25即可测得其粗蛋白的含量.4)血球计数板法.优点:简便、快速、直观.缺点:结果包括死菌和活菌.5)液体稀释法.对未知菌样作连续的10倍系列稀释,经培养后,记录每个稀释度出现生长的试管数,然后查MPN表,再根据样品的稀释倍数就可计算其中的活菌含量.优点:可计算活菌数,较准确.缺点:比较繁琐.6)平板菌落计数法.取一定体积的稀释菌液涂布在合适的固体培养基,经培养后计算原菌液的含菌数.优点,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缺点:操作繁琐,需要培养一定时间才能获得,测定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微生物同步培养的方法有哪些?1.机械法(又称选择法):(1)离心沉降分离法(2)过滤分离法(3)硝酸纤维素薄膜法2.调整生理条件法(又称诱导法):(1)温度调节法(2)营养条件调节法3.抑制DNA合成法微生物的连续培养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恒浊连续培养特点:恒浊连续培养,可以不断提供具有一定生理状态的细胞,得到以最高生长速率进行生长的培养物。在微生物工作中,为了获得大量菌体以及与菌体相平行的代谢产物时,使用此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2.恒化连续培养特点:随着细菌的生长,限制因子的浓度降低致使细菌生长速率受到限制,但同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来保持限制因子的恒定流速,不断予以补充,就能使细菌保特恒定的生长速率。用不同浓度的限制性营养物进行恒化连续培养,可以得到不同生长速率的培养物。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特点:此法的缺点是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2.稀释涂布平板法特点:(1)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用活菌数来表示。(2)不适于测定样品中丝状体微生物,例如放线菌或丝状真菌或丝状蓝细菌等的营养体等。3.滤膜法特点:此法也可以通过培养观察形成的菌落数来推算样品中的菌数。4.比浊法特点:实验测量时一定要控制在菌浓度与光密度成正比的线性范围内,否则不准确。5.干重法特点:此法直接而又可靠,但要求测定时菌体浓度较高,样品中不含非菌体干物质。细菌生长曲线分为哪几个时期?如何利用生长曲线指导微生物发酵生产?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四个生长时期。运用:微生物生长曲线可以表明不同时期微生物生长状况,比如对数期是菌体大量繁殖时期,稳定期主要是代谢产物产生时期等等,
本文标题:微生物学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70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