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18春西南大学《教学论》网上作业
1、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学校课程”,它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2、开放课堂在一个大教室内设计若干个功能不同的活动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不同的活动区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形式不固定。3.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4.形成性目标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教学目标,叫做形成性目标。5、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6.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7、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指那些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共同学习内容,它被置于整个课程的核心。1、班级教学班级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是根据年龄或知识程度把学生编成固定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2、导生制导生制的做法是,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3、自学辅导模式自学辅导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4.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5、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6、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7、教学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教材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中,通过沟通、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自我发展的活动。8.综合课程综合课程以一定的方式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传统的分科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或者注重传统分科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1、以某项测验应达到的目标为参照点的评价,是常模参照评价。不正确。以某项测验应达到的目标为参照点的评价,是标准参照评价。常模参照评价是指以某一团体在考试中达到的平均成绩为参照点的评价。2、活动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课程类型。正确。活动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其优势有:第一,它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学习动机;第二,它能够有利于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以活动为中心整合起来。3、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不能由教师教的活动所取代的认知活动。正确。(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2)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具有发展的可塑性。(3)学生是能够主动建构知识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4、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不大。不正确。课堂气氛,又称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状态。课堂气氛可以影响学生的态度、行为及学习结果,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维持、定向的作用。5、选择教学方法时只需要考虑教师自身的条件。不正确。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依据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特点;根据学生实际特点;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依据教学环境条件。6、教学模式即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程序。不正确。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和活动程序。7、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是有区别的。正确。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备课。传统教学中的备课往往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以教师为中心,凭借教学经验、主观意志进行安排和策划,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较低。教学设计,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在最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树立了崭新的教学理念,即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的“学”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遵循了学习的内在规律。8、分层次教学模式是落实“因材施教”的有效策略。正确。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思维发展水平、智力和认知结构方面存在的差异,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照顾了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又解决了一般学生“吃不了”的问题,同时也为学生个性发展与选择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其最佳水平。因为分层教学充分照顾了学生的发展差异,能够因材施教。1、教学环境的特点是什么?教学环境的特点是具有特定的环境区域、具有特定的环境主体、具有特定的环境内涵。2、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哪些要素?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情境或条件、表现水平或标准。3、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有哪些?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有:形象性、情感性、独创性、个性化、实践性。4、课堂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课堂管理的内容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堂纪律管理。5、教学内容的微观组织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教学内容的微观组织需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的关系,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关系,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6、接受式教学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接受式教学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教学内容来掌握现成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教学形式。接受式教学的主要优点是:首先,它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其次,接受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对他们的终身学习是有益的;最后,在教学经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学校,接受式教学要求的教育设施水平较低,因而经济易行。其缺点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及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1、发现式教学的含义和优缺点。发现式教学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发现式教学的主要优点是:一旦学生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就会大大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保证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掌握了发现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有助于保持记忆并形成迁移能力。其最大的缺点是教学过程费时较多。2、当前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是什么?⑴以质性评价整合与取代量化评价。质性评价是对量化评价的补充与革新。⑵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映方式,又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新的教学评价在功能上突破了传统评价那种甄别与选择的倾向,建立一种旨在促进每一位学生进步与提高的发展性评价。⑶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⑷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3、为什么说教学目标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能。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要求所作的规定或设想。教学目标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方面的功能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内部需要相一致时,学生为了满足内部需要,就会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其次,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兴趣相一致时,这种教学目标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学习;再次,当教学目标的难度适中时,这种教学目标能够较明显地起到激励学习活动的作用。4、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是怎样的关系?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而成的课程。其优势在于:第一,它有助于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第二,它有助于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它有助于组织教学活动,有助于组织教学评价。其缺陷是,容易导致对学生的需要、经验的忽视,导致对社会生活实际的忽视,导致对现成知识的死记硬背。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其优势有:第一,它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学习动机;第二,它能够有利于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以活动为中心整合起来。其缺陷在于,容易导致对文化遗产、对系统的知识学习的忽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有利弊,二者之间优势互补,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以学科课程为主,以活动课程为辅。5、为什么说学生的学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在“教”和“学”这一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即学生的学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教师的教应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其他任何人无法替代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学生唯有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认识客观世界、认识社会,把课程、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纳入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唯有发挥主观积极性,才能在主动探究的学习中锻炼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唯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为什么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首先,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各门学科知识,总会使学生在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同时,形成相应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旨在掌握特定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性。第三,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班级社会气氛和人际关系的性质也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和性格。
本文标题:18春西南大学《教学论》网上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75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