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微电影
青年记者·2012年5月中68新媒体从传播学视角解读微电影●王欢微电影的兴起早在2001年,导演伍仕贤就曾拍摄了11分钟的“准微电影”《四十四路公车》,虽在国外获奖,但在国内并未引起太大关注。最先引起关注的,是一些网友制作的恶搞视频,如2005年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一时期的题材内容多是以恶搞的手法颠覆和解构原有作品,与真正的原创的微电影尚有距离。同年,中博传媒制作出中国首部手机电影《聚焦这一刻》,首创“博客电影”理念。随着专业的电影制作团队和商业元素的引入,2006年“雅虎”耗资千万元的系列“电影广告”《阿虎》、《跪族》等,已经明显具备了微电影的特征。2008年隆力奇公司拍摄的《江南之恋》,就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色香味俱全的“电影广告”了。微电影真正作为一个概念被完整地提出,是在2010年。某汽车品牌与好莱坞创作班底于2010年底联手推出的《一触即发》首映,并在营销过程中旗帜鲜明地喊出了微电影的口号。微电影的出现一方面模糊了以往传者和受者之间清晰的界限,有力地支援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电影这门传统艺术的内涵发生了改变。“大电影可能是孔雀,光彩夺目,但也因为养殖成本过高,不是每人都可以参与。而微电影就是麻雀,虽然小但是生命力极强,每个人都可以揽入怀中,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①微电影蹿红原因分析1.“去中心化”的大众文化互联网和影视技术的发展只是微电影诞生的直接环境,如果把微电影放到更宏观的社会大背景下审视,对微电影生成的价值与空间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理解,则会发现微电影是在“去中心化”的大众文化土壤上生根发芽,逐渐壮大的。如今社会多元化发展,尤其是“去中心化”的大众文化更为人们所接受,精英文化转向大众文化,权威被解构,中心意义被大大弱化。微电影也是传统电影走下神坛的一种形式,受众可以选择当导演还是做观众,与传统电影相比,其创作人员更具草根性。微电影从宏大叙事过渡到细小叙事,从传统电影的“切面”入手到从“点”入手,注重个体话语表达和生活化表达,摆脱了权威叙事。“多元社会提供了微电影创作所需的软性条件,多元化观点、多样化形式、个性化表达正是微电影创作的艺术源泉。”②2.“碎片化”的社会传播语境“碎片化”传播环境的形成催生了微电影的诞生,并赋予了微电影“微”的特性。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进入了“微时代”,以前琐碎、凌乱、无意义甚至无聊的时间突然变得重要起来。在“碎片化”的传播环境里,“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瓦解了”,③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诉求、平等话语方式和新型消费模式。新媒体时代,人们利用碎片时间,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变得日益浮躁,越来越没有耐心。“一切可利用的碎片时间被不断被开发出来,注意力经济被放大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④微电影形式简单,短小精悍,恰好在“体型”上契合了受众即时消费的诉求。人们可以利用各种“碎片”时间,拿出手机或平板电脑,感受一场梦魇般的青春故事,旁观一段令人断肠的凄美爱情或是嗔笑一个创意十足的无厘头幽默。3.新媒体的技术支撑高科技的发展为影视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尤其是近年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让小制作电影“提速”上映,微电影有了大展身手的舞台。“电影艺术的演变离不开媒介形式的演变,微电影的出现与其说是新媒体对传统电影的渗透,倒不如说是传统电影在网络时代所做出的妥协。”⑤这种妥协是传统电影在网络时代的必然命运,因为互联网改变的不仅仅是电影的播放平台,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受众的观影方式和视听习惯。新锐导演李紫超指出:“多媒体时代是打开微电影创新理念及创收益的新平台。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时代的不断推新,快速便捷的视觉盛宴越来越受到青睐,微电影艺术正好弥补和满足了时代快速发展中人们对电影、电视剧内心的空白。它承载了大众对新兴事物的无限期待。尤其是多媒体、3G手机等平台的应用,更给微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⑥4.精准、分化的受众定位微电影的很多题材迎合了80后、90后们的心理,产生深度共鸣,从而获得关注。比如《老男孩》讲述了两个普通男人的梦想之旅,以不失幽默的镜头勾起观众对儿时梦想的回忆,影片中出现的杰克逊、李春波、校园气息等元素,由于生活年代的契合,让80后过目难忘,而片中小人物在现实面前受挫但仍不愿放弃梦想,当青春逝去之后,在浮华的物质世界中的生活状况,更具有催人泪下的效果。5.便捷、高效的互动除了精妙地运用童年、梦想、怀旧、69青年记者·2012年5月中新媒体成长等永恒的主题外,微电影的高互动性也吸引受众参与其中。这种新型的电影传播模式,解构了由固定银幕和封闭场所构成的物理空间,将观影行为由户内引至户外。另外,受众可自由点播、点评自己喜欢的电影,加之可以匿名评论,无形中也促使网络微电影的热度越来越高。受众在电影制作中不再是一个旁观者,他们甚至可以参加微电影的剧本修改和创作的整个过程,可以主宰剧中人物的命运。电影制作变成了一种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实践。6.开放多元的营销模式目前的传统电影以及一些门户网站上播放的网络电影,走的都是“闭门拍片、广泛传播”的道路。微电影另辟蹊径,不仅打开了电影制作这扇“神秘之门”,还在网络、游戏、音乐、文学、广告等不同领域探索其传播方式,大力开发衍生品。2010年6月29日华影盛视推出中国影视原创者开放平台“美我网”,主打微电影。⑦2010年7月15日,腾讯游戏以旗下游戏《穿越火线》为题材,重金打造的游戏圈首部互动微电影《集结密令》正式上线。⑧《集结密令》采用创新的互动设定,主人公命运由玩家主导,将主导权交到了观众手中,为观影增添了更多乐趣。广告植入是实现微电影盈利的重要手段,将品牌故事巧妙地融合在影片中。微电影兴起中存在的问题1.身份迷茫首先是微电影的归类问题。2012年2月9日,国内首个微电影基金在北京宣布成立,这意味着看似小众而清新的微电影,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微电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所蕴涵的无限商机,正在成就不少人的梦想。笔者认为,微电影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新生事物,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在变动中,我们只能描述出微电影的大致形态特点:播放时间比较短——从这个定义来看,微电影就是短片。而电影作为一门发展了100多年的艺术,自有其内在的规律,不经过专业的训练,很难一夜间因单反、流媒体、Web2.0等技术和商家逐利的推动,就成为一种谁都可以参与的平民娱乐项目。然而微电影到底是哪个阵营的宠儿?是电影、网络视频还是广告?2.内容上的“浅表达”微电影一直无法跳出“浅表达”问题。微电影的“微时长放映”是其传播优势,同时也是作品叙事的障碍,微时长决定了其内容的“浅表达”,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故事的叙述并达到触动人心的效果,是每个微电影人都要考虑的基本问题。从传播上讲,内容和创意本身才是传播的核心,一部优秀的微电影一定要作用于人们的心灵,有对现实的批判,有对生活的感悟,有对人性的叩问等。“电影叙事只有从电影艺术本体出发,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元素,并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可借鉴民间隐形结构,将民族色彩和人性内涵融入其中,增强新颖性和审美性,这样才能使电影叙事的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⑨3.审查及版权问题针对于微电影的特性和国内的现实环境,制片方通常把微电影分为三类,一是针对当下热点迅速制成的免费短片;二是能促成观众反思的策划之作;三是大投入、制作精良的微电影精品。尴尬的是,在网络为微电影提供了最初的平台与阵地之后,如果微电影制片方企图盈利而不是承袭原有的免费模式,那么微电影就必须进入传统电影体系,其审查问题、版权问题也就随之而来。目前微电影流行于各个新媒体平台,国家相关部门对此还没有严格的审查,这使得很多无法通过传统媒体播出的内容,可以借微电影的形式在新媒体平台传播。如果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能及时恰当地解决,微电影行业也难以健康地发展壮大。结语综上所述,微电影是指可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宜在移动状态和短时等待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的、具有既定构思和内容设置的“微时放映”、“微投资制作”、“微平台播出”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包括青春怀旧、个人情感宣泄、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集。然而,在微电影井喷式发展的背后,是一个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破除既有的商业定制模式,微电影如何寻找新的盈利模式?面对网民欣赏品位的不断提高和国家网络传播制度的日益完善,微电影如何对待日后不可避免的审查问题?这一个个问题会熄灭刚刚燃起的“微电影”之火,还是刺激它在千姿百态的新媒介中成为一匹黑马?对于这样一个新生事物,如何正确引导并有效管控、促进这一艺术形态和传播媒介的发展,避免沦为昙花一现的概念炒作,是一个重要课题。注释:①王长武:《微电影的传播特征与市场前景展望》[J],《中国电影市场》,2011年第9期②⑤孟志军:《微电影的传播学解读》[J],《新闻界》,2011年第8期③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第5期④乌梦达陈炜伟:《“微时代”来临:更多表达,更加浮躁》[J],新华网,2011年5月17日⑥邱秀聪:《微博之后流行微电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8月8日第7版⑦乐天:《盛大旗下华影盛视正式推影视开放平台美我网》,腾讯网:,2011年6月28日⑧《游戏圈首部互动微电影〈集结密令〉30秒预告片上线》,腾讯网:,2011年7月8日⑨董广:《论电影叙事的诗性结构——以〈花样年华〉为例》[J],《艺术探索》,2011年第6期(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本文标题:从传播学视角解读微电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88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