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产计划与控制专业:工业工程班级:092姓名:林奎学号:2009025213大连民族学院成本管理与控制综述摘要全面成本管理与控制,从时间上说,既包括对生产过程中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也包括产品设计及试制阶段、销售及售后服务阶段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内容上说,既包括产品生产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也包括产品设计及试制成本、资金筹集成本、材料采购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质量成本、使用寿命周期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战略成本管理与控制等。实行全面成本管理与控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成本一一效益”原则。进行成本控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要大于为了进行成本控制所付出的代价,才能为企业增加价值,这就是成本控制的“成本——效益”原则。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还需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成本管理与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不能完全照搬别人成功的经验。3.领导重视与全员参与的原则。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如果单位领导不够重视,成本控制意识不强,一般员工也会受到影响,有力使不上。或者领导虽然强调成本控制,但是一般员工不配合,同样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要做到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充分发挥成本控制的积极作用。关键词:全面成本管理与控制经济效益实际情况领导全员参与-1-一、八种成本的管理与控制1、资金筹集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资金筹集成本是指企业筹集资金所付出的代价,一般用相对数表示。资金筹集成本是不全面的成本管理与控制。(1)债券或借款的筹资成本。债券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费用,不具备资本化条件的,可以作为利息支出在税前扣除。具有抵税作用。(2)优先股的资金成本。优先股和普通股的现金股利是在税后支付的,不具有抵税作用。(3)普通股的资金成本。普通股资金成本=下一期发放的普通股股利/[普通股股金总额*(1-筹资费率)]+普通股预计股利增长率(4)企业留利的资金成本。企业留利的资金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可以按照投资项目有效期相同年限的存款利率来确定。股份制企业留利的资金成本可以用普通股的资金成本公式加以计算。只是不必考虑筹资费用。(5)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Σ(某种来源的资金成本×该种来源的资金占全部来源的资金的比重)需要说明的是,在西方企业中,一般情况下借款或债券融资,资金成本较低;而股票融资资金成本较高。但是在我国,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目前经济效益较差、很少发放或不发放现金红利的企业,股票融资的成本并不高;相反,银行借款或债券融资却有固定的利息支付负担。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成本的控制时,并不能仅仅从资金成本最低的某一种方式融资,而是要合理地安排各种筹资方式的结构,目的是使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2、产品设计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对产品设计成本进行控制是整个成本控制工作的关键。在产品生产成本总额中,大约有70%~80%的部分在产品设计阶段基本上就确定了。在具体的生产环节,要想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是不现实的,除非偷工减料,或者重新改进设计。产品开发与设计成本的控制可以采用价值工程法。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VE)是通过对产品功能的评价,正确处理产品功能和成本的关系,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目的。-2-在产品设计、研究、试制过程中,产品功能与目标成本发生矛盾时,就要运用价值工程方法剔除过剩功能,以降低产品设计成本,达到技术为经济服务的目标。3、新产品试制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新产品的试制和鉴定阶段,是把理想变为现实,形成质的飞跃的阶段。新产品的试制一般还可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步骤。4、材料采购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主要是经济订货量、订货点的确定,以及ABC分类法等。5、产品生产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标准成本制度是以标准成本为依据,通过成本差异的分析与报告,揭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以便时控制成本的一种成本控制体系。标准成本制度的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及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6、期间费用的管理与控制对于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成本,一般采用预算控制的方法。事先制订预算,在日常的管理和控制中,要严格按照预算的规定,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在能够达到目标的前提下,精打细算,尽可能减少它们支出的绝对数额,或提高支出的效益。7、质量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付出的代价,以及因为产品质量没有达到规定标准所造成的损失,包括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其中,前两者可以合称为预防检验成本;后两者可以合称为质量损失成本。8、使用寿命周期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是指客户为了取得所需要的产品,并使其发挥必要功能而付出的代价。它包括原始成本和运用维护成本两部分。-3-二、加强全面成本管理与控制加强全面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方法: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成本管理1、成本动因分析与作业成本计算传统成本管理侧重产品的生产成本。随着服务业的兴起到繁荣,技术革新的发展,服务成本比重的上升已不容忽视。传统的成本管理无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扭曲的成本分配会产生错误的决策和不准确的估价,而全面成本管理则运用成本动因分析进行作业成本计算,以便更精确地向成本对象分配成本。成本动因理论认为成本在本质上是一种函数,是各种独立或交互作用着的因素(自变量)合力驱动的结果。在全面成本管理中,动因是引起资源利用量、作业产出、成本和收入变化的因素。全面成本管理利用成本和成本对象的关系来帮助增加成本分配的精确性。成本与成本对象直接或间接相关,间接成本是不容易精确地追溯到成本对象的成本,直接成本是那些易于精确地追溯到成本对象的成本。而可追溯性是一种通过因果关系以经济合理的方式直接向成本对象分配成本的能力。可追溯到成本对象的成本越多,成本分配的精确度也越高。因此建立的可追溯性是构建精确成本分配方式的关键因素。在全面成本管理中,向成本对象追溯成本可以有两种方式:直接追溯和动因追溯。直接追溯法即识别并向成本对象分配与成本对象有特定的或实物性联系的成本。动因追溯法利用动因来向成本对象分配成本。尽管不如直接追溯法精确,但是只要因果关系正确,那么动因追溯法也是非常准确的。动因追溯方式用两种类型的动因来对成本对象追溯成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资源动因计量作业对资源的需求并用来向作业分配资源成本。作业动因计量成本对象对作业的需要,并被用来向成本对象分配作业成本。动因追溯模型是作业成本计算,这是成本分配方法的核心。作业成本计算向成本对象分配成本是首先向作业对象追溯成本,其次是向成本对象追溯成本。2、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计算源于商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动机,但其实际意义已完全超越了最初的设计要求,它直接深入到企业的价值链重构,乃至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重构。但是作业成本计算仅仅只是认识价值链的基础,只有作业成本管理才能改-4-造和优化企业价值链。作业成本管理就是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所提供的信息,将成本管理的起点和核心由“商品”转移到“作业”层次的一种管理方法。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企业是一个为最终满足顾客需求、实现投资者报酬价值最大化而运行的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作业的集合体,企业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而资源消耗的同时又是价值的积累过程,即价值从一个作业转移到下一个作业,最后全部累积到最终的商品或劳务上,最终商品或劳务既是全部作业的集合,也是全部价值的集合。因此,作业链同时又表现为价值链。从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的顾客那里收回的价值,形成企业实现的收入。收入补偿完成各有关作业所消耗资源价值总和后的差额,即为企业利润,但实际上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增加转移给顾客的价值,为企业带来利润,作业成本管理要求成本管理深入到每一作业,尽可能消除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防止资源的消费,最大限度地提高从顾客那里回收的价值,以实现预定的经营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按作业分析、成本动因分析、业绩计算三步骤循环进行。作业成本管理的设计与运行必须考虑作业分析、成本动因分析和业绩计算三个方面的要求,并按次序组织衔接,循环进行。作业成本管理将企业视作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企业商品凝聚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作业链同时表现为价值链。从而将成本管理的着眼点与重点从传统的“商品”转移到了“作业”,以作业为成本分配对象,这样不仅能够合理地分配各种制造费用,提供较为客观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通过作业分析、追根溯源,不断改进作业方式,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实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因此,作业成本管理能够很好地适应高新经济技术环境对成本管理的客观要求。3、加强全面成本管理和控制,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全面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2.全面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企业抵御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3.全面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5-作业题目:已知某工程的作业明细如表1所示,请:a.试绘制相应的网络图;b.计算网络图的时间参数;c.求出关键作业和关键路线。11K6J5表1工程作业明细表HK6IK32G75EK43CI.J4工期AG,H2910作业紧后作业BD,E,FDG,HFI,J序号12384567解:第一步:先做网络图第二步:结点时间参数的计算1、结点最早时间iijimax+tJETET这是一个递推关系式,由始结点开始从左向右顺序计算,直至终结点2、结点最迟时间ijijj=min-tLTLT由结点开始从右向左逆序计算,直至始结点第三步:计算正向线路所需时间,即每项作业的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早结束时间EF。(从起点向后推算)143256ABCDFGJHIEK-6-1、最早开始时间:起点ES=0其他任意一项作业的ES=max(其任何一项紧前作业的ES+该紧前作业的作业时间)2、最早结束时间:任意一项作业的EF=该作业的ES+该作业的作业时间)第四步:计算反向线路所需时间,即每项作业的最迟开始时间LS和最迟结束时间LF。(从终点向前推算)1、最迟结束时间:终点LF=max(终点所有紧前作业的EF)其他任意一项作业的LF=min(其任何一项紧后作业的LF-该紧后作业的作业时间)2、最迟开始时间:任意一项作业的LS=(该作业的LF-该作业的作业时间)第五步:关键作业与关键路线总时差为零时的作业称为关键作业,有关键作业组成的最长的路线为关键路线。计算结果及关键路线如下表2:ijETLTESEFLSLFRrA12200021113110B133000371070*C14400041115110D325383881355*E35437101470F342351315100G2672132913201111H2562881460*I45341147111477J465491520110K56614141420142000*62020关键路线CP表2网络时间参数计算表作业最早时间与结束时间作业最迟时间与结束时间总时差单时差作业代码结点编号作业时间T结点最早时间与最迟时间
本文标题:成本管理与控制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89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