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中地理综合题的分析思路和答题方法集锦-(三)
高中地理综合题的分析思路和答题方法集锦(三)二五、工业区位分析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地理位置优越。(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不足:水源不足;污染严重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3、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发展方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地区。(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3)社会经济因素: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发达。不足:能源、资源不足5、东部沿海工业地带范围: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14个沿海开放城市(84年)(广东:广州、湛江)(广东92年沿海、沿边、沿江开放城市:珠海、深圳、汕头)、四个工业基地优势条件:有众多优良港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海运航线;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经济发达、技术雄厚、基础好。发展方向:大秦铁路、神黄铁路;秦皇岛港煤炭输出港;秦山、大亚湾、田湾、岭澳核电站;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6、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范围:以沪宁杭为龙头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钢铁、轻纺工业;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电力等工业发展;以攀枝花为中心钢铁工业;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湘赣地区多种有色金属工业等。优势条件:①工农业发达;②人口众多;③矿产、水利资源丰富;④水运得天独厚;⑤经济腹地广阔7、陇海-兰新铁路工业地带范围: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新疆乌鲁木齐优势条件:能源丰富、资源丰富;第二条欧亚大陆桥8、意大利新兴工业基地和我国乡镇企业(浙江温州)区位分析:大批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特点: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轻工业为主;③生产过程分散;④资本集中程度低;⑤分布在小城镇或农村。相同点:(同上)不同点:①企业之间相互竞争;②没有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调整措施:①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合作;②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③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④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的需求信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⑤形成规模生产;⑥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9、“硅谷”典型地区: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中部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区位分析:(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2)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发达(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港);军事定货(美国硅谷)。特点:①科技人才比例高;②增长速度快;③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④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⑤产品面向世界市场。发展变化原因:利用迁入地区的劳动力、土地便宜等优势条件。10、传统工业区典型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等区位分析:(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丰富水源。(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开发早;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农业资源支持;广阔的市场。特点:煤铁资源丰富;以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整治措施:省略(鲁尔区)11、城市工业布局区位因素:(经济效益)土地租金——大型企业占地面积大,远郊布局;中型企业,近郊;小企业,市内;交通——沿交通线分布,可节省运输成本;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分布区(例如: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工业联系——投入-产出联系密切,可集中布局(环境效益)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水源——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环境——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社会效益)12、工业集聚和分散集聚有利意义: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②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④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不利意义:①工业集聚导致企业之间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加剧资源、能源紧张状况;②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分散的区位因素:①产品“轻、薄、短、小”,便于航空运输;②接近市场;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较低的地区;③减少环境污染。(美国工业向西部和南部迁移原因:①西部和南部新兴工业发展快,就业机会多;②环境优美,污染少。)分散有利:①寻找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②减少污染确不利:①不能充分利用基础设施,不利于信息交流与协作;②运输成本加大;③集聚、规模效益低14、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五个工业区)区位条件:有利—岛国,多优良港口;工业基础好;不利—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促进发展的原因:深刻的历史原因;重视科技;发展教育;海运便利。二六、能源问题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①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②能源利用存在问题:煤炭过多、水电少2、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3、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大亚湾、岭澳;浙江-秦山;江苏-田湾等。建设原因:①常规能源不足;②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4、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②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③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④国际石油价格上涨;⑤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5、调整措施:①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②建立石油储备体系;③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⑤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⑥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⑦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⑧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6、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双赢的结果原因:哈萨克斯坦可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对中国而言可以减少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增加石油进口的多元化;中国将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陆路石油来源;管道处于亚洲内陆,输油线路安全;就近可以节省运输费用。7、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有利于改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和能源地域分布;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缓解农村生态压力。问题及其影响:管道途径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少、生态脆弱;工程建设可能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或荒漠化,工程难度大,要注意环境保护。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综合题的分析思路和答题方法集锦-(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701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