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科技馆讲解稿(完整版)
1尊敬的各位(可加上来访者单位、地方)__的领导、各位____来宾:上午(下午)好!欢迎您参观江南大学科技馆。我是今天的学生讲解员。江南大学科技馆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于2012年11月底建成并对外开放。展馆的布局大致为:四周区域以展板和实物展品、沙盘模型等为主要展示形式,展馆的中心圆岛则采用了弧形宽银幕放映和多点触控屏系统的多媒体展示形式。整个科技馆以详实的数据和丰富的展示内容,向各位充分地展示了江南大学自建校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各项科研工作上取得的巨大成绩。本科技馆按展示内容共分为前言、学校总体科研成就、各学科典型科技成果介绍三个部分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同正式开始今天的科技馆之行。首先是第一部分——前言主要从学校的科研地位、学科特点、科研总体情况等方面,突出介绍了我校自“十一五”以来取得的科研成就;我们也可以看到自2001年新的“江南大学”成立以来,教育部、国家轻工联合会、江苏省、以及无锡市等各级领导对我校各项事业,包括科研事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心与支持;我们还能在《科技大事记》中看到,自国家恢复高考第一年以来,我校在科研事业发展中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我们看到:1985年10月,我校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无锡酶制剂厂共同研制的黑曲糖化酶荣获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1999年12月,金其荣老师与安徽生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发明的一种柠檬酸或柠檬酸钠的制备方法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颁发的中国专利金奖证书……了解过这些,请大家随我继续参观:第二部分是科技成就部分集中展示我校近年来的科技成就和科研实力。其共分为六个板块:第一板块为科研项目篇,“十一五”以来,学校共承担了6项973计划,其中“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基础研究”是以第一承担单位和首席科学家身份承担(我校陈坚教授担任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杰青获5项资助。主持参与了90余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其中近两年获得8项资助。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主题项目1项。(过门衔接语,用于把参观者视线引到第二块展板——基地建设篇)“十一五”以来,学校科研基础条件和平台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形成了以食品领域研究单位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发酵工程领域研究单位中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为高地,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9个教育部级科研平台为支撑,还包括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以及近50个市校和校企级科研基地为延伸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协同运作的科研基地群。各位领导(企业家、嘉宾),大家都知道,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他为地方经济建设所做的贡献。社会服务篇,“十一五”期间,累计签订横向科技合同3500多项,横向科研经费累计到账5.8亿。“十二五”开局至今,两年来已签订横向科技合同2260多项,横向科研经费累计到账4.99亿。科技成果转化覆盖全国,及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学校不断与地方政府合作,积极建立政产学研载体,先后组建了杭州2江南科学研究院、江南大学义乌虚拟联合研究院、江南大学汕头轻工技术研发中心、江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4个平台。学校科研成果70%实现了产业化。第四板块科研经费篇,我校“十一五”以来每年科研经费增长情况。2012年总经费达到4.4亿,其中纵向2.0亿,横向2.4亿。第五板块科技成果篇,“十一五”以来,共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14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2012年新增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创我校历史新高。其他部省级科研奖励近300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创历史新高,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我们学校2010年专利申请授权量居江苏高校第一,并被教育部评为“在科技奖励和知识授权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可以说,我校目前每天就有三项发明专利诞生。(第六板块)学术交流篇——我校目前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107所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本科生海外交流比例达11.4%;拥有全球首家以饮食文化为主题的孔子学院、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十强院校“江南大学北美学院”,以及食品营养与纳米技术、食品安全加工等国际联合实验室。每年举办多场国际及双边学术交流活动,已逐步成为食品、工业生物技术、工业设计、轻纺等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引到弧幕放映区……)各位领导(企业家、嘉宾),下面占用各位几分钟时间,观看一下我们制作的我校科研情况介绍的影片,从而使各位能够更直观的了解我校的整体科研实力……(引到项目成果展区,过渡性衔接语自由发挥……)第三部分是科研成果部分采用实物、模型、展板等形式,分别展示了我校理工类学科最新的代表性科研成果。这里展示的所有科研成果,均为各院系已经和能够实现产业化的典型成果,这些成果无论在学术水平上,还是在产业化应用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展馆内设置的接机成果展示以学院划分,依次为生工学院、食品学院展区、化工学院展区、理学院展区、环土学院展区、医药学院展区、纺服学院展区、机械学院展区、物联网学院展区等九个学院的展区。生工部分讲解词欢迎来到生工展区,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近几年的科研成就。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是我国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发酵工程学科,最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学科源远流长,为中国发酵工程学科的诞生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2009年教育部公布的一级学科评比中,以发酵工程为主体的“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排名全国并列第一。生物工程学院围绕食品、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重大问题开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力,在研一大批国家973、863、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近年来获国家科技发明奖、进步奖5项,科研成果50%转化为生产力。学院建有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发酵技术国家工程中心(无锡)、国家微生物资源信息平台、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此领域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从2006到2012年生工学院获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科研奖励及专利成果),3比如2006年获得国家进步二等奖的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它提出和发展七大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策略,应用于多个生物产品的发酵过程,实现产业化,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国家863高技术研究项目——谷氨酸双结晶绿色制造技术,形成了以“谷氨酸双结晶”为核心的绿色制造工业,具有产品收率高,质量好,材料消耗低,废水总量少的优点,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谷氨酸产业的高效无废制造。201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棉织物染整前处理关键酶制剂发酵生产和应用,通过对四种关键酶制剂的开发和应用,实现了棉织物染整前处理工艺的酶法替代,实现产业化,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1年获973项目资助的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基础研究,它以危害物产生途径和转化规律为发展理论,建立了危害物高校检测基础研究体系,并以此解决了三个关键性科学问题。荣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微生物氧化还原酶生物催化制备手性化合物的关键技术,该项技术成果已在多家国内外公司进行技术与产品应用,并证明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生物制备手性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奠定技术基础。2010年荣获江苏省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工业微生物生理特性与代谢功能研究与应用,通过一系列手段加深了对工业微生物生理特性的理解,强化了工业微生物代谢能力的调控并成功应用于多个生物产品的产业化。最后一个是荣获2010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研进步奖的系列微生物多糖的高粘度发酵关键技术,该技术应用到多种微生物多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显著提高了产品产量、底物转化率与生产强度,降低了发酵能耗。接下来请随我们参观……食品学院: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注重夯实科学研究基础,科研创新能力与产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计570项,其中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主体计划项目近40项;总到位科研经费4亿元,共获国家和部省、市科技成果奖共4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共11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共89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419项。共发表26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EI/ISTP共收录868篇,科研实力雄厚。学院共有9个科研机构,分别是食品组分与物性研究中心,食品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研究中心,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研究中心,食品加工与配料研究中心,谷物与淀粉工程研究中心,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研究中心,食品资源与综合利用研究中心,功能脂质与健康研究中心。我们首先可以看到《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基础研究》,它是由陈坚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该项目已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1)危害物产生途径和转化规律的分子基础。(2)加工食品安全性预警机制与风险等级确定依据(3)食品安全加工全程优化原理与控制策略。综上所述,发现和认识加工过程危害物生成的分子基础、互作关系及调控机制,为全程安全控制的食品制造过程设计和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建立食品加工过程感知网络,为全程监控食品加工过程、提升加工食品安全性提供了技术可行性;评估加工食品危害物的风险、调查人群膳食暴露水平,为提升加工食品安全性提供基础数据和科研依据;在此基础上,确定食品加工过程中单一和多元危害物阻断、抑制、控制和消除策略,4发展出多方法、多手段综合集成的食品加工过程安全的时空预测-监测预警-动态反馈分析-调控优化的全过程优化与调控理论,实现食品制造过程的理性重构与食品产品功能的优化,最终使食品制造过程全程安全控制成为可能。作为食品领域第一个973项目,开展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相关理论和技术方面研究,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非常重大。食品组分与物性研究中心的中心主任为徐学明教授,还有众多优秀的教授,包括一级学科带头人江南大学副校长金征宇教授,曾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胥传来教授等,该中心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碳水化合物化学与生物学功能性碳水化合物转化与利用。食品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其中心主任为张灏教授,该中心主要致力于优良食品微生物的资源挖掘与其高效利用,食品加工与配料研究中心主要分为三个方向:酶技术、食品加工、食品化学。食品资源与综合利用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果蔬菜保鲜机理,果蔬干燥,速冻等高效保质加工机制及工程技术,肉制品加工过程风味调控机制及工程技术,水产品养殖及加工,动物营养与饲料研发新技术。这边所展示的便是“项目果蔬食品的高品质干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该项目获得2009年度省科技进步奖,该项目采用真空油炸脱水、冻干及其联合干燥、热风及其联合干燥、特种脱水等高效保质联合干燥创新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果蔬食品干制品普遍存在的加工和后续保藏过程中品质变劣快、不稳定等难题,并推动了高耗能干燥行业的节能减排。这项技术为我国优势果蔬脱水产品扩大出口份额和拓展国内市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这项技术的应用推广,更是造福了一方农民,延长了农业产业链,解决农民的增产不增收问题。目前,国内跟这项技术进行配套种植的果蔬基地面积有近20万亩。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研究中心分为油脂、植物蛋白、功能脂质三个方向,汇聚了众多优秀的教授,包括中心主任王兴国教授,他与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高含油油料加工关键新技术产业化及标准化安全生产》获国家科进步二等奖,还有现任理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的曹栋教授等众多科技骨干。这边便是相关介绍。其目前,我国油脂油料进口依存度62%,主流油脂加工技术工艺是国外引进的溶剂浸出法,该方法存在部分营养成分流失及溶剂残留等问题。《高含油油料加工关键新技术产业化开发及标准化安全生产》项目与之不同,其技术明确了花生油中的风味物质,建立了风味控制工艺操作规程与标准。通过以低温凝絮无水脱磷为核心的技术工艺,取代了无机酸水化脱胶、化学脱酸、高温减压脱臭过程,避免了溶剂、反式酸和苯并芘有害因素,使风味物质及脂溶性维生素、植物甾醇、多酚等营养成分得
本文标题:科技馆讲解稿(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711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