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科举制度的作用与影响
第31卷第4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ol.31,No.42011年4月JournalofHuBeiTVUniversityApril.2011,077~078科举制度的作用与影响卢朝阳(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内容提要]科举制度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人们的社会心理等各方面均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的2005年再一次引起国人的热议,而当今考试制度出现的问题使人们再一次想起了科举制度。[关键词]科举制度;作用;影响;考试制度[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427(2011)04-0077-02早在西周前,中国已经出现了“选贤任能”的观念和根据考绩黜陟官员的做法。《诗经·大雅》中说:“济济多士,文王以守。”说明当时的统治阶级已经认识到人才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隋唐时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科举时代,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直至清代1905年9月2日科举制度被废止。1.科举制度开创了世界的考试制度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效法中国实行科举制度,越南科举开始于1075年,废除于1919年,是全世界科举制度废除最晚的国家。科举制度是中国人的政治智慧的表现。也有学者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的影响是广泛的,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就是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和发展,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都对科举所体现出的平等和公平原则惊叹和折服。美国汉学家卜德认为科举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16至17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18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19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制度,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仿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取了科举的优点。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我国虽然废除了科举制度但考试制度没有废除仍在继续,只是在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上做了改变。2.科举和考试制度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给人们向上流动创造了一个公平的机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布劳指出,“社会结构”的定义是由下述这些基本要素所确定的:不同的社会位置、社会位置占据者的数量以及位置分化对社会关系的作用。富永健一说在社会阶层定义中所使用的关键概念是“社会资源”。主要也就是布劳所说的政治权利、经济财富、社会声望的不断再分配,统治阶级的不断在生产。从个人角度来说就是,个人在一个社会中所能有的合理期望,个人所不断寻求的上升途径和发展机会。布罗代尔也认为,把布迪厄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过去,并从一开始就承认任何社会的基本任务是实现社会上层的再生产。秦王朝的迅速灭亡并不能全部归于暴政,他没有能够给精英阶层一个合法的向上流动的机会,这也是其灭亡主要原因。陈胜曾做雇工为人耕田,但他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甘于平庸的人。他自比鸿鹄,怀有强烈的追求富贵之心。然而作为贫者,他又如何能达到富贵呢?在当时,除了革命,仿佛没有其他可行的办法。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等着当政者发现自己、重用自己,实在太难了。怀有像陈胜这样的野心的人大有人在。刘邦、项羽见到秦始皇出巡的仪仗,都羡慕得不得了,一个说“大丈夫当如此”,一个现场就说要“取而代之”。秦始皇没有给大家以分享荣耀的机会,加上暴政失去民心,终于被野心家“取而代之”了。刘邦建立汉朝后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实行“察举制”。察举就是要求地方官留意并发现这些人推荐给中央。汉武帝曾下诏训诫地方官员:一郡之内人口众多,不可能没有人才,察举不到只能认为官员失职。以后就形成了各郡都有一定的察举名额。汉代有一百多郡,据此每年察举的孝廉就在两百人以上。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通过科考挤进上层社会。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制度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们向上流动巩固其统治制度。当今的考试作用也是如此,一个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如果没有一种合理的向上流动的途径,那么多人闲人整日无所事事,日久必然滋生事端,是考试制度促使人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而忙于读书参加各种考试。财富、权利、声望的吸引人们去读书做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美梦。3.科举制度和考试制度的盛行从某些方面是人们为了获得社会赞同布劳认为人们渴望社会对他们的决定和行动、意见和建议表示赞同。别人的一致赞同有助于肯定他们的判断、证明他们的行为的合理性以及证实他们的信念。[1]社会赞同可以在我们的价值准则上盖上同意的印记,正是这种印记证明了我们价值准则的正确。[2]科举制度和考试制度给人们一个平台去赢得社会赞同,“天子重英豪,文章教而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映像,“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文化氛围,使得读书考试是一[收稿日期]2011-02-16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4期78件无尚光荣的事情,一旦依靠科举考试取得成功就会受到社会的标榜,赢得人们的赞同。在中国“马太效应”大行其道。“马太效应”指这样一种社会心理惯性,那就是对已经成名的“显人才”,社会加给他们的荣誉、利益、地位、掌声越来越多,而历经千辛万苦创造出成果但尚未成名的“潜伏人才”却很少有人问津。正是这种马太效应才使得读书人感到“一网复一网,终有一网得,笑杀无网人,临渊空叹息”。难怪江宁邓廷桢少时屡踬于童试拟联自警云:“满盘打算,绝无半点生机,饿死不如读死;仔细思量,仍有一条出路,文通即是运通。”成功后不但自己惹得众人夸,赢得社会的赞同,而且扬名声显父母,一鸣惊人天下知。4.科举制度与中国人的教育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并不是对知识的崇拜而是对权利和特权及物质的崇拜。通过童试考取秀才是士迈向漫长的科举之路的第一步,他们已经跨入了中国绅士社会的门槛,从外表上看,秀才已经换上了“青衫”,并且头上还戴一顶方巾,这方巾成了“秀才”的身份的标志,类似与今天的学士学位帽。不仅外表有了显著的变化,而且地位比普通人高出一等,享有了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在政治上他们见了知县不需下跪,官府也不能随便对他们用刑,一般人见了秀才要称老爷。此外,秀才家的房门总比别人家的高出三寸,这已经成为明清来呢古代的民间习俗,也成为其光耀门楣的具体表现。在经济方面,秀才人家可按朝廷规定免除部分地丁钱粮,甚至差赋徭役。在乡间,除了进士、举人之外,秀才是地位最高的人。秀才在准备乡试的同时,多数人都成为私塾老师。举人要必秀才的地位高些,举人已经是一种正式的科名和资格了,即使会试未能考中进士,也可以通过吏部铨选而做官。明代举人一般担任地位较低的地方官吏和地方官学的教官。尽管如此,考中举人还可以使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产生质的飞跃。举人在社会上也是威风八面,声势显赫。举人见知县,与秀才只能拜见不同,举人则是会见,这就意味着举人有与县官平起平坐、地位相等的身份。举人犯了罪,也必须先向学政报告,先将功名革去后,然后才能按平民进行审理。南宋统治者偏安的南方成了典型的科举社会,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社会中,读书成了一种社会风尚,“为父为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3]这种社会风气的长盛不衰,有力的推动了宋代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发展,一直出现了“读书人人有份”[4]的观念,甚至连偏远的村落也是如此,故有“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5]的诗句。科举成了读书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成了读书人谋生的手段。然而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落第者大大多于中第者,许多人衣食无着,穷困潦倒。一千多年的科举演绎着人间悲喜剧,吴敬梓在《儒林外史》描写范进中举狂喜而疯,并非夸张。时至今日,这些悲喜剧仍在上演。科举自创制的考试制度以来,科举考试制度就成为中国社会最牵动人心的一件大事。清人王士禛的笔记《池北偶谈》中,记载了许多科举状元、解元、探花的姓名,凡同乡无不津津乐道。中国儿童从小就听说那些借月光或萤火虫而刻苦读书的榜样。科举发展至后来,已形成对读书求学的一种病态的热爱。5.科举制度与当今考试制度的反思科举制度曾有极大的历史进步性,它为中国长期的繁荣稳定和统一做出的重大贡献,但同时它给中国社会和国民性格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俗话说凡事必有利弊。制度也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科举制完善了官僚制度,成为官僚体制密不可分的一个组成部分。士人在庆幸取得考试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机会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被诱入了专制主义的金丝笼。科举造就了中国的士人社会,士人为天下人之表率。科举所选拔出的,既有王安石、范仲淹、文天祥、海瑞、包公、张居正这样的忠直耿介定国安邦的能臣,也有秦桧、和珅、严嵩这样的巨奸。科举可以判断人的才华,却不能评判人品。四书五经背诵如流者,未必就懂得何为忠义廉耻。中国人的性格确实已经被科举制度塑造。中国读书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世的从政之风,特立敢言人所难的议政之风,缦胡之缨、化为青衿的劝学之风,甲科争路的投机拍马奔竞之风,满城冠盖九逵尘的结党之风,无不因科举而形成。读书人或现代所称知识分子,是中国科举社会造就的一个特殊群体,西方国家历史上是找不到的。通过考试来求显名、求发达、求富贵,也是中国的一个特殊现象。科举有成功者也有不成功者。得水蛟龙失水鱼,其命运及感受之差别,天壤殊异。中国社会重读书、重仕宦而轻农工商,使人们为出人头地,必得读书。而读书并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科举做官才是目的。其积极方面是使教育空前的普及,消极方面是阻碍了创造性的人才在其他各业中发挥作用。科举之读书,不重实用,也是现在应试教育的根源。中国的出路,在于广开显达之路,改变官本位的观念,改变以官求富的传统观念,让有才能之人到农工商实业中发展。这样社会繁荣才有扎实的基础。美国因有了洛克菲勒、卡耐基、艾柯卡、比尔.盖茨等才成其为今日之美国,非因有布什、克林顿。一个国家,如果最显贵者是官僚,最豪华的办公楼是政府,这个国家是虚弱的。科举制下,欲富贵必得考试,要考试必得听命于政府,人的个性和创造力丧失,这是科举最终成为社会发展障碍的原因。自从国务院正式批准教育部意见,宣布立即恢复高考以来,我们重新迎来了改头换面的“新科举考试制度”。当然,两者概念是截然不同的。有人甚至会拿出“科举考试”不是教育制度,而是“选官制度”来反驳。可是遗留下来的这种考试这种形式毕竟是相同的。所差的仅仅是是否完全与做官相挂钩而已。我国出台的公务员法中虽然没有规定公务员的学历,但是没有任何学历的人却完全不可能出任公务员,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为此我们应当做的,不是如何取缔制度本身,而是如何以其他手段来约束人为的任意性。考试制度设计的初衷好比是一根线,而人为设计的规则制约则应当使人在行使这项制度时尽量贴近于这条线,便可以使制度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了。毫无疑问,对于科举这种制度,考试这种形式,中国也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分析。而今针对于科举的弊端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比如考试制度保留了考核这项形式却摒弃了脱离实际的考察内容,这点就无疑是对科举这种制度形式的认可。另外,因为考虑到科举制度产生的固守、僵化等问题,现在的考试制度又实行了荐举与考试并行。从这点上来看,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当然,任何一项制度都有其难以解决的缺憾,考试留下的许多问题也仍然存在。科举考试这种制度,历经隋朝的开端,唐宋的成长变化,到清朝的灭亡。到了今天,仍然留有它的影子。甚至可以说存有整个制度的骨架。古之所谓“物盈则亏,法久终弊。”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做的或许不是如何来抨击这种制度的弊端毒害,而是如何做到扬长避短何来改进它,改进教
本文标题:科举制度的作用与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72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