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通货膨胀的影响和治理(1)
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1通货膨胀•1)通货膨胀的货币供求解释•2)货币数量论•3)超速通货膨胀•4)菲利普斯曲线•5)通货膨胀的总供求解释•6)通货膨胀的影响和治理–参考阅读:卢锋《经济学原理(中国版)》第37-38章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2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称为通货膨胀。我国80年代以来发生了四次通货膨胀。-50510152025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年份价格变动率(%)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3通货膨胀的货币供求解释•通货膨胀表示流通中货币过量增长。结果一是物价水平上涨,二是单位货币贬值。什么因素决定货币价值?回答是供求关系。•假定货币供给被中央银行决定。决定真实货币需求量因素之一交易动机;名义货币需求与物价正相关。由于物价水平与货币价值存在反向关系,所以名义货币需求与货币价值存在反向关系。•经济含义:物价上升时,人们仍需要利用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如果实际交换物品和劳务数量不变,或变动幅度小于物价上升幅度,人们对名义货币需求量会上升。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4货币供求解释的图形表达货币价值501001000200∝MsMdM*物价水平(P)货币量(M)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5货币供给增长的影响货币价值501001000200∞Ms1MdM1物价水平(P)货币量(M)Ms2M240025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6货币数量论•上述分析实质是从货币数量过多角度解释通货膨胀,理论性表达就是货币数量论(quantitytheoryofmoney)。根据货币数量论,经济中存在的货币供应量决定了货币价值和物价水平,因而货币量增长是通货膨胀主要原因。现代货币学派代表人弗里德曼有一句名言:“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到处是一种货币现象”。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7交易方程式之一•交易方程式(equationofexchange)用一个定义式表达货币与价格之间联系。•钱会被花掉,并且钱在一定时期内还可能被多次换手,换手次数代表货币流通快慢。利用宏观数据可以计算一国经济中流通的货币一年内购买物品和劳务的平均换手次数,称作货币流通速度(velocityofcirculation),表示一年内一个国家货币存量被用于购买经济中的产出量的平均次数。用M代表货币供应量,GDP表示名义产出量,则有交易方程式:•V=GDPM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8我国2000年货币流通速度•2000年我国GDP为88190亿元,现金(M0)流通量为14653亿元,广义货币(M2)为134610亿元,依据公式(1)计算,M0的流通速度为6.0,M2的流通速度为0.66。换言之,现金平均每年被换手6次,广义货币每年换手不到0.7次。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9交易方程式之二•把名义GDP表示为真实产出数量(Q)与一般物价水平(P)的乘积,交易方程式改写为:•V=PQ/M•它表明一国货币流通速度等于真实产出数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乘积除以货币存量。假设存在只有一种商品——窝窝头的原始经济,总的货币供给为100元,窝窝头产量为1000斤,每斤窝窝头平均价格0.5元,那末利用可见交易方程式,货币流通速度为(10000.5)/100=5,即一年中每元钱在交易中被换手5次。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10交易方程式之三•货币数量论的又一表达:P=VM/Q•采取这一表达,原因在于古典经济学家通常相信,货币流通速度大体是稳定的。另外他们还相信,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经济增长步幅也是稳定的。因而货币供应量变化会表现为价格水平变动。现代货币学派(modernmonetarism)改造和发展了古典经济学这一传统。他们的核心观点是:货币供应量增长在短期内决定产出水平,在长期决定物价水平。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11货币数量论的经验研究•从货币数量角度解释价格变动的一个前提,是假定货币流通速度大体稳定。这一假定是否符合实际?经济学家对此进行大量经验研究,发现各国不同时期货币流通速度有的确实比较稳定,有的虽然存在长期下降趋势,但是短期内波动不大。给定流通速度大体不变或趋势比较平稳的条件,货币学派强调的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关系,在长期确实具有成比例对应关系。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12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年份名义GDP、货币增长(%)56789101112131415161718名义GDP/Mo货币增长名义GDPMo流通速度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13经济货币化解释•经济货币化指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的经济活动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所占比例。成熟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早已经完成了货币化进程,发展中国家经济或计划经济货币化程度较低。•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同时经历体制转型。自给经济转变为交换经济,计划协调的经济逐步融入市场经济,意味着经济运行需要更多货币媒介手段。•货币增长既要满足真实产出和价格上升对媒介手段的需要,另外要满足经济货币化进程对货币额外增加需要。仅看名义GDP增幅与货币增幅关系,就会发现二者出现越来越大差距,形成货币流通下降现象。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14•可以把年度物价上涨幅度不超过10%的通货膨胀称为温和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百分比超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是严重通货膨胀;物价年上涨幅度达到三位数或更高的,称为超速通货膨胀或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也有经济学家把不会显著改变相对价格和收入分配的通货膨胀称作温和通货膨胀(modestinflation);把年上涨率超过50%或者100-200%的称为奔腾通货膨胀(gallopinginflation),年率超过1000%的称为超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分类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15•20年代初德国超速通货膨胀:物价水平在1922年1月至1923年11月不到两年间上升了100亿倍。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富翁在1922年初拥有300万马克的德国政府债券,第二年末他的全部财富还买不到一块糖果。•匈牙利40年代超速通货膨胀: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物价上升幅度最大的通货膨胀。在1945年7月至1946年7月的一年间,这个小国的物价指数从100飙升到接近400(1027)。以1英寸高度表示物价指数上升100,表达这个年通货膨胀率的纵轴坐标高度,相当于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超速通货膨胀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16•超速通货膨胀环境下,一般物价水平可能每年上升几百或几千倍,由于一年内经济中真实产出增长通常难以超过10%,货币流通速度变动也比较有限,因而相对于超速通货膨胀的物价上升水平来说可以忽略不计。由于货币数量论涉及的四个因素中,有两个可以假定相对不变,因而物价水平猛涨必然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相同数量级的飙升。经济学家对历史上发生的多次超速通货膨胀进行了大量经验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与一般物价变动之间确实存在紧密联系。因而,货币数量论关于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的的立论,在超速通货膨胀场合得到有力证实。货币学派观点的论证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17中国40年代超速通货膨胀100,000,000,000,0001937193919411943194519471949年份(1937年1-6月=1)价格指数、货币发行指数价格指数货币发行指数1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100,000,000,00010,000,000,0001,000,000,000100,000,00010,000,0001,000,000100,00010,0001,000100101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18中国超速通货膨胀解释•导致这次超速通货膨胀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战争环境使当时国民党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增大,面临严重入不敷出的财政不平衡危机,因而有动机通过滥发钞票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30年代中期进行的法币改革,为政府通过发行钞票应对财政危机提供了现实可能,最终把内外交困的国民党政府推上了超速通货膨胀的不归路。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19•从货币量与物价关系对通货膨胀分析,暗含了区分名义变量与真实变量的古典二分法,是从长期解释通货膨胀现象。•然而,在经济分析的短期场合,物价变动与产出增长水平以及失业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关系,与导致短期产出变动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因素存在联系。长期与短期分析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20菲利普斯曲线(1)•1958年,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菲利普斯(A·W.·Phillips)发表论文,通过分析英国近百年失业率与货币工资数据,发现二者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反向关系,即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水平倾向于上升,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水平倾向于下降。•解释是存在很高失业率时,工人们可以选择的其它工作机会比较少,不会强烈地要求工资上涨;较高失业率意味着较低利润率,企业主会更有力地抵制工人要求涨工资的压力。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21菲利普斯曲线(2)•这一发现后来被发展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反向关系。这一转换背后实际上暗含了对企业定价行为的一个微观经济学假定。假定劳动生产率每年提高幅度大体稳定,又假定依据企业在平均劳动成本之上比例加成定价,那末价格水平就会与工资率同比例变动,则有:•物价变动率=平均劳动成本变动率=工资变动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例如,工资率上升4%,劳动生产率增长1%,则平均劳动成本上升3%,物价水平上升3%。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22菲利普斯曲线(3)•如果微观层面有足够多企业依据上述原则定价,使平均工资率变动与一般物价水平具有紧密联系,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就会表现出反向关系,表现为thePhillipscurve。•它对决策者提出了一个两难问题: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必须接受一个较高的失业率;为降低失业率,又必须接受一个较高的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PC)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23通货膨胀的总供求解释•菲利普斯曲线从劳动力市场角度揭示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现在把观察对象扩展到整个产品与劳务市场,利用总供求分析框架来研究通货膨胀根源。•在总供求框架中,其它条件不变时,任何移动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因素,都可能导致物价水平变动。依据移动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因素不同,我们可以把短期通货膨胀分为两大类: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24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当总需求从AD1移动到AD2时,经济均衡点从E1移动到E2,真实产出从Y1上升到Y2,一般物价水平从P1上升到P2。•居民消费,投资需求,政府支出,投资增长等,都可能成为原因。另外,预期变动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自我实现产出(Y)AD1P2P10ASY1AD2Y2(P)E1E2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25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给定短期总供给曲线AS1,均衡产出与价格水平组合为Y1与P1。假如某种外生因素变动使成本提升,总供给线向左上方移动到AS2,
本文标题:通货膨胀的影响和治理(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7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