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中国语文教育史复习纲要(笔记条目)
中国语文教育史复习纲要——按专题梳理(一)学制与学科的变迁(教育史范畴)【查】学制,广义的讲,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它反映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衔接、转换等。我们现在所称的学制,是一种狭义的内涵,主要指修业年限。★1、癸卯学制1903(学日本)第一个实行了的学制,标志着近代教育的开始;设“中国文学”课,是语文单独设科的开始。1907年在该学制基础上,开设“国文”课。2、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修订癸卯学制)1920年改“国文”为“国语”★3、壬戌学制1922年制定,1923年颁布(学欧美)【查】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属于633学制,强化了中间部分,在该学制基础上,1923年诞生了《语文教学大纲》。4、戊辰学制1928进一步对中等教育进行改革强化了师范教育和普通中学教育(二)教学大纲(明确语文教育的目的要求、内容、程序及方法)1、国语课程纲要(癸卯学制基础上)1923“全国教育联合会”制定,基本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语文教育史上第一个大纲。2、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1929政府颁布,1932及1936年调整,一直沿用。3、文学教学、汉语教学、作文教学,三纲分立。1955年文理分科后,弄了个全套纲要。★4、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63建国后第一个比较成熟的教学大纲,肯定了语文的工具性,突出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推动了语文教育的改革。5、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78继承上者(文革后,觉得文革前的制定比较成熟)6、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87(过渡性)7、初中语文教学大纲1992+高中语文教学大纲1996——两者衔接了新课改(三)教材(教材制度:自由制、审定制、国定制,后两者为主)1、清末蒋维乔《最新国文教科书》1903商务印书馆(以小学为主)吴曾祺《中学国文教科书》19082、民国《共和国国文教科书》1914,开始出现白话文3、五四后叶圣陶、顾颉刚等合编《初中国语教科书》——文白混编沈星一《初级国文读本》——文白分编4、国统区傅东华—复兴初高中《国文》,读写教材混编,知识短文的形式介绍写作知识夏丏尊、叶圣陶《国文百八课》——单元教学,语文教学序列化5、陕甘宁边区胡乔木《中等国文》6、建国初游国恩《语文课本》7、1956文学、汉语分家8、1958大跃进教材9、1961十年制中学语文课本10、文革时期各地自编教材11、1982《中学语文课本》12、1993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高中语文课本》(四)教法1、清末——讲解、朗诵、背诵西风东渐之下,出现两本教育杂志——(1)1901王国维《教育世界》(2)1909商务印书馆《教育杂志》2、民初1911年到20年代——程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设计教学法(美国的)(道尔顿制)(1)1924黎锦熙《新著国语教学法》,第一部语文教学法专著(小学)(2)1929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中学第一部教学法专著(3)叶圣陶《作文论》3、三四十年代——启发式教学法(叶圣陶、陶行知、梁启超、恽代英)、阅读空间的拓展(1)阮真《中国国文教学法》,教学法的第一个研究生导师(2)《国文月刊》和《国文杂志》4、解放后——凯勒夫教学法(五步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红领巾教学法(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注入式教学法(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自学讨论、少而精的启发式(精讲多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下水文
本文标题:中国语文教育史复习纲要(笔记条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740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