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
1“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陈畅周长林摘要:中新天津生态城在“生态文明”的宏观背景下,进行了总体规划的编制,体现了“宜居城市”、“紧凑城市”等生态城市理念。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对总体规划的贯彻和深化的基础上,明确了生态城的城市骨架和“生态导向”的控制指标体系。本文主要阐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对“生态导向”理念量化和细化的过程,论述了“生态导向”的引导与控制,并总结了“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征。关键词:生态导向控制性详细规划Abstract:OnthegroundofEco-civilization,urbanmasterplanofSino-SingaporeTianjinEcoCitywasmade,whichincludingecoidea,suchasLivablecityandCompactcity.Theregulatorydetailedplancarriedouttheecoideainmasterplan.Thisarticleexpoundstheprocessthatecoideaconvertedandthecoreofregulatorydetailedplanbasedonecologicalpriority.Keywords:EcologicalPriorityRegulatorydetailedplan1.“生态导向”的涵义现有城市规划思想的出发点无不在于解决城市发展中已出现的问题,满足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种需求,是“需求导向”型城市规划。但是,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空间急剧扩张的过程中,单纯满足人类需求会驱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于是出现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交通拥挤、绿地减少、公共设施缺乏等一系列城市问题。“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出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规划和谐的生产消费关系,社会结构关系,以及文化价值理念,构建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导向”中的“生态”突破了生物学范畴,包含了社会、自然、经济的复合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生态导向”改变了现有的生产消费观念,并与传统价值观有本质区别,它倡导以社会、自然、经济和谐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共生、协调发展是“生态导向”的根本出发点。22.生态城控规的“生态导向”2.1生态城控规“生态导向”的缘起2.1.1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导向”是城市规划的趋势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集中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建造城市的观点逐渐从“挑战自然”向“利用自然”转变。自然资源的减少和环境的恶化,使人类的城市建设思想逐渐走向生态觉醒,人类价值观向“生态时代”迈进。未来的城市将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荣,共同构成巨大的生态系统。人类将从对高效率、高消费的追求转化为对生态、和谐的追求。顺应城市发展趋势,城市规划从生态、和谐出发,改进现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态为导向塑造城市中各个系统。“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不局限在满足现有需求,而是以城市未来发展,周围区域环境平衡以及城市中各个系统的和谐作为出发点,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对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环境进行规划,形成和谐的生产消费关系,社会结构关系,实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的整体生态。2.1.2遵循总体规划进行“生态导向”型控规编制中新天津生态城在“生态文明”的宏观背景下,进行了总体规划的编制,体现了“宜居城市”、“紧凑城市”等“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理念。并提出了建设“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各项规划目标,这些成为生态城控规的编制提出了“生态导向”的要求。2.2生态城控规“生态导向”的核心2.2.1确立“生态导向”下城市基本体系作为总体规划与详细设计之间的衔接部分,宏观与微观有机连接的关键层次,生态城控规需要将总体规划的生态理念转化为定量的、微观的空间布局,对城市的基本要素提出控制要求。“生态导向”理念下城市基本要素是指保证城市有机生长的最基本元素,是城市的支撑体系和公共空间。通过建立和完善自然生态体系、绿图1中新天津生态城整体结构3色交通体系、公共设施体系,图1,确立“生态导向”下城市基本体系,并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严格控制的关键内容。2.2.2构建“生态导向”指标体系生态城控规通过建立“生态导向”的指标体系,落实总体规划的理念和意图,将总体规划层面中提出的“经济蓬勃”、“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4个分目标,及相关的26项指标,转化成土地使用、建筑建造及配套设施等规划数据指标,并根据用地细分将这些指标细化至具体地块,形成“生态导向”指标体系,表1,为今后的规划管理提供可操作的数据依据。表1生态城控规控制指标体系土地使用及环境容量街区居住人口街区规划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居住用地面积街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容积率设施设置内容及要求公共服务设施教育设施、商业设施、社区服务设施、行政管理设施、文化设施、医疗卫生设施、金融邮电设施位置规模开发形式综合交通设施轨道站出入口、公交首末站、自行车停车场、社会机停车场、加气加油站市政公用设施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设施、能源系统设施公共安全设施抗震防灾设施、消防工程设施、人防与地下空间设施3.生态城控规中“生态导向”的控制与引导3.1有机生长3.1.1构建城市结构有机生长是将城市看作一个由细胞及功能器官组成的有机生命体,每一个细胞和器官都具有明确的边界和适宜的尺度。生态城控规模仿“有机体—器官—细胞”的生物学概念,将城市空间划分成“城—街区(社区)—细胞”的层级,多个细胞组成街区(社区),多个街区组成生态城。街区(社区)是组成生态城的最小独立功能结构,具有明确的边界和容量要求,是人口规模、建设规模等指标分解及总量控制的基础平台。每个街区的用地规模控制在70-80公顷,内部建立完善的交通、生活、环境体系,每一个街区在规模和结构上都具有相似性,并且都能相对独立存在。可以说街区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多个这样的小社会组成生态城这个大社会。“街区—城”的结构体现了分形原理,它保证城市在变化面前保持平衡状态,充分体现了和谐的内部结构和稳定的外部平衡,为生态城的有机生长奠定了基础。3.1.2建立支撑体系要保证有机体能够向预想的目标可控发展,就需要建立支撑系统将游离的细胞和器官组织起4来,并引导其发展。如果将城市的功能街区看作是有机体的器官,那么功能街区之间的交通系统则是生态城的支撑体系。生态城控规在总规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轨道交通线的位置、用地范围、站点位置以及道路系统的构架。道路系统串接多个细胞组成街区,轨道交通线串接街区形成生态城。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线组成的交通体系成为生态城的支撑体系,随着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线的建设,城市进行有秩序地开发。3.1.3培育生长动力有机体的生长依靠各个器官的生长,而器官的生长需要汲取养料和生长动力。有机城市结构鼓励社区精神和社区生活,积极地社区生活成为城市和谐发展的动力。因此,生态城生长的动力来自于每个街区(社区)的多功能综合区——社区中心。社区中心就像有机体生长的神经元,激发城市健康生长与和谐发展。生态城控规根据街区(社区)的规划容量和主导性质为其规划了社区中心的功能、结构、位置和规模。社区中心的公共设施用地先于其它用地确定,优先保障公共设施的建设,将通常的为生产生活用地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转变为根据公共设施的服务功能和服务半径安排周边土地的使用性质和开发强度。这种思维方法和工作过程的彻底转变使社区中心成为街区生长的动力,并成为城市平等、均衡发展的核心力量。3.2公平优先3.2.1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指的是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能够得到平衡,各阶层的需要能够得到满足。生态城控规通过公共设施的布置以及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保证城市居民享受到平等的城市服务和交通权利。各个居住街区社区中心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能力具有相同的设置标准,为城市各类居民提供平等的服务。生态城控规设计了社区中心的布局模式,图2,将居住用地、开敞空间和服务设施综合起来考虑,使居民能够就近入学和享用各种服务设施,并实现居住与服务的就地平衡。同时功能完善的社区中心使居民在学生接送、日常用品采购和健身休闲之间建立了良性的互动关系,增加了社区居民的交往机会和社会活动,有效加强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意识,增强了社区氛围和活力。图2居住社区中心5生态城控规进一步明确了人车分离、机非分离的交通体系,建立非机动车和人行共享的慢行系统,充分保障了非机动车行人的通行权力,体现了社会公平。在控规的分图图则中明确提出慢行系统的位置、宽度和出入口位置,在城市设计导引中给出慢行系统与机动车系统相交的处理方式,并充分考虑到与社区中心、城市公共设施、交通换乘枢纽的衔接,使其成为不同功能用地之间的联系走廊。慢行系统呈网状布局,渗透到生态城每一个细胞中,形成一个完整闭合的步行交通及非机动车交通的体系。3.2.2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指的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生态城控规借用景观生态学概念,将生态城的绿地系统划分为基质、斑块和廊道三个层级。基质指城市所处区域的自然本底,在生态城控规中强调对河道,生态湿地、自然生态廊道的严格控制,及与周边区域生态格局的连通。斑块指城市中的各种生态节点,包括公共绿地、社区绿地以及居住庭院绿地。控规对绿化节点提出明确的规模和功能要求,形成不同等级层次的斑块。廊道指联系相对孤立斑块之间的线性结构,连结性是廊道的主要特性。控规根据轨道交通线的地下线位控制地面绿化宽度形成生态城主干绿化廊道——生态谷。生态谷与与慢行系统及道路系统两侧的绿化带共同组成生态廊道,串联各街区的生态斑块,融入到生态基质中,使整个生态系统具有连通性和开放性,也保证了城市支撑体系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提高了城市结构的稳定性及持续高效运转的能力。另外,生态城控规还强调对垃圾的分类处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根据总规的要求,生态城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气力管道密闭运输,可回收垃圾全部回收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控规规划了气力垃圾转运站的位置、服务半径、规模和数量,以及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的用地范围及规模,并规定了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方式,建立了生活垃圾多元化综合处理与循环利用设施系统。3.3集约高效生态城控规通过安排土地性质、设计开发强度以及机动车社会停车场和公交换乘枢纽的安排,贯彻总规提出的TOD模式。为了倡导公共交通的使用,交通设施点的安排与通常的配置标准不同,社会停车场与公共加油站的数量和面积可以低于标准配置,从而降低了机动车使用的便利性。同时,生态城的公安系统采取一警多能、多警合一的办公形式,不但节省了空间资源,也节约了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高效集约的土地使用,多种功能的紧凑布局,有利于城市资源共享、信息互换、能源节约,也反映了城市社会文化的民主化和多样化,充分体现了“生态导向”而非“需求导向”的规划理念。64.“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点4.1主动性“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现了对城市问题的主动应对和提前解决的规划思路,公共设施缺乏、交通拥挤、环境污染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城市构建合理完善的自然生态体系、交通体系、公共设施体系等各类基本体系,引导城市在基本体系的约束下可持续发展,从而避免了问题出现后的盲目补救,为城市带来有目标,有秩序,可控制的发展。4.2整体性“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城市各街区的完整功能和主导属性,保证各街区的特色、相对独立性,以及各街区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有利于城市的分期建设和动态均衡发展,保证城市在有机生长的各个时期都具有完整的城市职能,城市的各个街区都具有功能的整体性。4.3复合性“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城市的自然生态体系、绿色交通体系、公共设施体系确定为城市的基本体系。多个体系的复合是将城市看作广义的复合生态系统,强调土地的综合利用,空间资源的集约
本文标题:“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741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