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2、如何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四个全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总手段:改革开放总布局:五位一体一国两制外交理论建军理论党建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3、辨析土地革命时期“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土地政策百度:1931年至1934年期间在革命根据地曾实行过“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左”倾政策。到1950年土地改革时,地主能分到地,同时保护富农。4、为什么官僚资本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P475、简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P786、试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的主要原因P757、简述《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和意义P908、简述毛泽东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P919、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基本特征?P113-119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则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要有战略定力,最基本的大政方针不能说改就改实现过程:解决温饱——90年为基数,再用十年时间,将GDP翻一番在这个时期中,中国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发展经济。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P129讲的是中国特一总依据(十三大阐述的)科学内涵和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十三大提的,现在改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模式变了改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问题: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的文明指的是什么?这里的文明指的是精神文明)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经济建设(富强)政治建设(民主)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社会建设(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提出背景: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途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本任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保证○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动力11、怎样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P13112、“三步走”战略的完整内容是什么?P139三步走20年代80世纪设计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十五大的时候对于其进行丰富十六大也丰富13、试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重要性P148-15014、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P150改的是制度的表现形式(体制),而不是根本.15、请论述社会主义如何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P16716、社会主义中的国有经济与资本主义中的国有经济有何不同,为什么中国要“理直气壮做强做大做优国有企业”?社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社义国有企业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和从业者局部占有的统一,是具有独立利益的经济主体。各个国有企业之间,在利益上和经营权上存在明显差异,彼此之间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社义国企具有双重属性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独立的17、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与优势?特点总结:复合民主(体现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主体复合(党。政府、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领域复合(政治、经济、社会民主)、权利复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制度、过程复合(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有效民主(强调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输出优良治理绩效为导向)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客观层面:符合国情主观层面:顺应民意18、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百度: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通过科学的制度和程序,坚持把这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实践中。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领导着有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这就使得党的领导对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当家作主,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必然要求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强的政治核心,来广泛地动员、领导和组织人民掌握好国家权力,管理好国家、社会事务和各项事业。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这一根本准则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充分和切实的贯彻和体现。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检验党的领导是否正确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也是检验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通过党的领导体制实现的,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党也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19、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四个自信第一次被正式提出来,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少场合都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他也讲到了文化自信。但真正第一次把四个自信并齐的,是今年6月29号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今年的“七一”讲话,总书记又强调了,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且对文化自信加入了特别的阐释,说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这三个“更”,是对过去所讲的文化自信“更根本更重要”的解释,也是讲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更基础:文化自信是支撑“三个自信”的基础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更基础?因为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如果缺乏文化自信,那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难支撑起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进一步做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广泛:文化自信渗透在“三个自信”之中第二,文化自信更广泛。文化可以深入人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不像道路、理论、制度自信都有特定的存在空间。比如说,道路自信讲的是路径,理论自信讲的是行动指南,制度自信讲的是行为规范。而文化自信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而且在人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都存在,所以文化自信的影响更广泛。更深厚: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将影响深远第三,文化自信更深厚。因为文化是人各项活动里面的基因,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旦内化于心,就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一旦文化自信树立起来,这个影响就不仅是深厚的,而且是长远的。这就是我对总书记讲话“四个自信”的理解。20、结合十九大报告,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百度: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内容占了较大篇幅。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需求发展到美好生活需要,随着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文化建设也要提升至更高层面,肩负更多的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阐释,彰显了一个伟大民族在苦难与奋斗的历程中积淀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激发文化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创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丰富的精神食粮不可或缺。凝聚奋进力量:以文化繁荣兴盛助力民族伟大复兴这些辉煌成就表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黄小希、姜潇)2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19722、试分析“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异同P200-P201百度: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还是有很大区别。“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的区别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覆盖的范围不同,“社会管理”在实践中往往被理解为无所不包,涵盖的领域过于宽泛,在实践中不容易把握、很难界定;“社会治理”则聚焦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二是“社会治理”相比于“社会管理”,更突出地强调“鼓励和支持各方面的参与”,强调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而不是政府的管控。三是“社会治理”更加强调制度建设,特别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社会治理体系可以说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与合作方式。23、为什么会出现“环境悲剧”,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百度:习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
本文标题:大学毛概笔记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74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