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水利工程 > 水利主要工序施工方案、控制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主要工序施工方案、控制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第一节施工测量1.1施工测量工程概况及测量人员及设备的配置1.1.1施工测量工程概况本工程平面主要为矩形、条形。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本工程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经计算转换),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放线,根据甲方提供的红线图进行定位,建立独立的平面控制网,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准确地测设出建筑物的轴线和标高,并设置引桩和水准控制网,对整个工程进行控制。1.1.2控制测量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2、《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程》(规范设计阶段)SL197-97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6、《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7929-94。7、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1.1.3测量人员及测量设备的配置根据本工程规模,拟选配经验丰富的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员1名,负责整个施工过程测量放线工作。1、测量队职责(1)在工程开工前,对测量控制网进行复测,发现问题立即向监理单位呈报。建立相应等级的施工控制加密网控制点至各施工工作面所需部位。(2)测量监控实施过程严格按照规定实施。(3)根据本施工处的生产计划安排,积极配合各工程部门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完成各项相关测量任务。(4)做好与外部及内部相关部门之间的技术交流、沟通工作,对外部文件及图纸进行分类保管,并对保密文件特殊管理。(5)负责各施工工作面的施工放样,定期检查,并将结果通知所在施工部位的技术员,做好交底记录。(6)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设计轴线,以满足规范要求,并负责检查与复核工作。(7)定期监测复核控制点的位移情况,如超出规范,应及时纠正,并向有关单位汇报。(8)不定期的对各工作面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根据分析结果,不断改进控制质量的方法。(9)负责向相关部门、单位及时准确的提供现场验收断面资料、校模检测资料、报方量断面资料、平面图及工程量计算表,配合收集整理竣工验收归档资料。2、测量设备设备见下表测量设备表序号名称数量规格、型号精度、等级1光学经纬仪1台J22″2激光经纬仪1台J2-JD2″3水准仪(自动安平)2台DSZ31mm4精密水准仪1台B200.01mm5标准钢卷尺2把50M±3mm6钢卷尺2把50M1.2测量准备工作与建设单位办理桩、控制点移交手续,现场交接引测点位,填制“施工测量控制点交接记录表”。根据设计意图、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与施工部署等,确定控制轴线并进行内业计算。配备测量人员: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员3人。仪器配置:测量仪器必须通过计量所检验并有合格证,依据现场情况配置以下测量仪器(详见测量设备表)。1.2.1设计图纸的审核1、总图校核通过校核总图,了解定位意图,计算定位数据,以及建筑物跟周围的建筑物、市政道路的位置关系,确保建筑物的定位数据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阅读设计图纸时必须校算建筑物轮廓控制点数据和标注尺寸,记录审图结果。2、建筑图与结构图校核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设计人员反映,请设计人员及时变更设计。1.2.2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测1、根据总平面图及测量成果表对控制点的原始依据进行校核。2、校测控制点(业主提供的导线及高程点不少于三个)的距离、夹角及坐标。3、与甲方办理控制点、水准点及相关测量原始资料的交接手续。对移交后的桩点进行妥善保护,防止桩点受到扰动破坏。如果超出限差要求,及时向甲方和施测单位反映本工程的校核结果。必要时,请施测单位重新复测。1.2.3检定测量仪器、量具及测量仪器的选用测量仪器、量具应按国家计量部门或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测量仪器的选用见上表。1.2.4基础资料收集1、广泛搜集测区及附近区域已有的控制网测量成果2、认真审阅查看合同文件、技术文件、以及业主单位、监理单位下发的有关控制测量的各项技术要求和规定。3、收集国家及行业标准和规范。1.2.5实地踏勘1、根据已有的控制点的位置,首先了解标石和标志的位置,其次结合本标段内工程性质及地形情况初步选定加密点的位置。2、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为控制网图的设计做准备。3、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当的测量路线和交通工具。1.2.6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以及合同规定、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内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技术设计包含以下主要内容:(1)工程概述:详见第一章工程概况(2)测区概况:本测区属平原地带,交通状况较好。(3)平面控制网加密标准和方式:针对本标段工程项目三个桥梁分散布置的特点,测量控制网应分别建立,拟分别建立三个控制网,网型为四边形双基线形式。平面控制按四等网布设。施工测量时可以由此任一条基线进行放样,并附合到另外一条基线上。1.3控制网的建立平面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及校核本工程平面形状主要由多个矩形、长条形组成,拟定建筑施工平面定位控制网采用方格网,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投测而成。测量遵循的原则是先主体后局部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控制,再进行各区段制点的加密和放样工作。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定位点,及本工程的建筑结构特点,确定本建筑物的首级测量控制网。首级控制网以主轴作为主要控制轴线,在建筑物周边坚固位置用好标记,作为校核依据。为保证测量时视线的畅通无阻,在平行各轴线1m的位置建立控制线。为了方便地上工程的施工测量,故轴线显控制桩布置在基坑外的平面上,并保护好各控制点不被破坏,要做明显标记,定期检查。每次放线时,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控制点上,后视另一相应的控制点,这样依次投了全部主控制线,然后依据主控轴线,用50m钢尺,按照施工图纸,分出各长轴线及墙柱梁位置,每跨轴线误差控制在1mm以内。施工时由下到上进行层层放线。1.4测量放线1.4.1测量放样的准备工作1、测量放样前对施工区域内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资料进行分析,并到现场利用已知成果进行检测较差,确保控制网精度能够满足施工放样需要。2、测量放样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蓝图、文件、设计变更通知进行。放样前必须熟识设计图和各种有关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3、测量放样方案按照有关规定标准制定。其方案必须包括控制网点的精度评定、放样依据、施工部位、放样方法、放样作业程序、测量人员和仪器配置情况。4、测量放样前应根据设计图纸中有关坐标数据和控制点成果计算放样数据,必要时绘制放样草图,放样数据计算需经过两人独立计算相对校核,确保放样数据的准确性。5、根据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以及现场实际情况选择仪器和放样方法,并设置相应的校核方法。6、现场放样所取得的测量数据,应记录在规定的放样记录手簿中,其内容包括:工程部位名称、放样日期、采用仪器、放样负责人姓名、观测员姓名、记录员姓名、控制点名称等有关测量放样的其他信息。待放样结束检校无误后,对现场作业队伍技术负责人进行放样技术交底,放样负责人和作业队伍技术负责人双方签字留底以备后查。1.4.2施工放线步骤1、根据建筑物的建设规划位置(由总平面设计图可知),定出各建筑物控制点,计算出两点的距离,丈量应精确,并拉好直线。2、以其中一点为起点(即原点),按计算的值,向右分别量取各值,并由此各点向上作垂线(用经纬仪或方角尺均可),即可定出各轴线中心点位置。3、放线中,每确定一点后,应随时用两点间长度值进行校核,正确无误后,再继续进行下一点的放线测设工作。一旦发现误差,应及时查找原因,予以正确调整,防止误差积累,保证放线精度。4、各轴线中心点定出后,可按正常的施工放线方法钉上龙门板、龙门桩。注明轴线点编号和相应的坐标值,以便施工中进行复核检查之用。1.5各分部工程工程测量1.5.1开挖工程测量1、开挖轮廓放样点点位限差(见下表)开挖轮廓放样点点位中误差项目精度指标备注平面位置中误差高程中误差主体工程部位的基础轮廓点±50~100mm±100mm点位中误差均相对于临近控制点或测站点、轴线点而言非主体工程部位的坡顶点、非主体工程的基础轮廓点±100mm100mm土、沙、石覆盖面开挖轮廓点±200mm200mm2、开挖放样准备工作(1)测量放样前应熟识开挖平面布置图和开挖断面图,参照其他有关图纸对于设计蓝图中的结构尺寸和边坡坡比进行计算校对,对于特殊地段的特殊开挖应做出明显标示,做好审图工作。(2)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根据设计意图,编写开挖放样计算程序,待编写完成后利用计算机进行建模计算并由第二人独立校核验证,确保放样计算程序的准确性。1.5.2开挖放样(1)我标配备的两台全站仪均满足开挖放样精度要求,该仪器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基准站可选择自由架设在地势高、障碍物少的的地方,放样结束后再把棱架设在已知点上进行校核。(2)外业设站校正时,对中误差不大于5mm。移动站校正完成后利用已知控制点作为检核,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和高程误差不大于1cm,然后开始测量放样。根据情况也可采取校正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控制点用以提高测量精度。(3)测量原始地面上任意一点A(XA,YAHA),输入已编入程序的计算器,根据设计图中已知坡度i,高程H,和施测设计边线至中线的结构尺寸L,可分别计算出设计偏中距和实测偏中距,比较设计偏距和实测偏距的差值△L,进行重复测量和计算,直至设计偏距和实测偏距差值△L接近于0或满足边坡开挖精度要求,此时测量目标点即为边坡开挖开口点。(4)连续进行开口点测量放样,直到施测出施工部位的整条开口线为止,经过检查无误,填写测量放样技术交底单,一式两份(测量负责人和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各执一份)。1.5.3立模和填筑放样测量1、立模和填筑轮廓点点位限差(见下表)立模和填筑轮廓点点位限差2、立模和填筑放样(1)为了保证混凝土工程平面位置和高程的精确性,力保混凝土工程结构外观尺寸的线性,在立模和填筑放样时我们采用拓普康GTS332N(标称精度2″)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工作。(2)在施工范围内选择就近控制点设置测站点,观测员在测站点上架设仪器并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度报给记录员,记录员记录并回报以验证记录无误;测站设置完毕后仪器照准一较远的测量控制点作为后视方位,进行后视测量;后视测量完成后可选择测量另外已知的控制点,实测坐标值和已知坐标值进行较差,满足立模和填筑施工测量后即可进行放样测量。在测量过程中仔细输入反射棱镜类型、棱镜常数、棱镜高等相关系数确保测量数据精确性。(3)主要结构线的放样采用极坐标法直接定出轮廓点而在上升建筑材料建筑物名称点位中误差平面位置误差分配平面高程轴线点或测站点细部放样混凝土主要建筑物±20mm±20mm±17mm±10mm附属建筑物±25mm±20mm±23mm±10mm其他(护坡、挡墙等)±30mm±30mm±25mm±17mm中就根据现场情况采用距设计线0.3m定位,这样即方便立模又方便施工校核模板,我部将对每仓砼浇筑前进行模板校核,严格落实测量三检制,终检合格后提交校模资料给监理测量工程师,并报请联合测量,联测且经测量工程师签认后方可验仓。砼模板检测记录表详见附表5)。3、引道施工测量(1)中心线定位测量,中心桩的平面位置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100mm(相对于临近控制点),高程中误差应不大于25mm(相对于临近控制点)。(2)防护结构轮廓点平面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30mm(相对于临近控制点),高程中误差应不大于10mm(相对于临近控制点)。(3)开挖和回填土石方工程,在施工测量过程中利用全站仪进行极坐标法放样和校核。1.5.4竣工、验收测量1、验收测量内容本工程验收测量主要包括:土石方开挖和回填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量验收及竣工验收测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立模检查验收及竣工形体验收测量。2、验收测量方法及要求(1)开挖验收测量1)开挖单元工作结束后,配合质监部门做好单元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自检合格后绘
本文标题:水利主要工序施工方案、控制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773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