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雷雨曹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①了解戏剧的有关常识②学习戏剧的阅读方法③梳理第一节的主要内容关于戏剧与戏剧文学四大文体(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之一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种独立的艺术样式。戏剧的剧本就是戏剧文学,我们通常学习的是戏剧文学。两重性具备一般叙事性作品共同的要求,诸如塑造典型形象,揭示深刻的主题,以及结构的完整性等等外,还应当具有独立的欣赏(阅读)价值;要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戏剧文学的特点受时空限制,篇幅不能太长。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三要素:矛盾冲突人物形象舞台说明戏剧的分类(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阅读方法(整体把握)通过人物对话搞清人物关系。通过人物关系搞清矛盾冲突。通过矛盾冲突搞清情节结构。t通过情节结构把握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把握主题思想。阅读方法(赏析和评价)概括或分析人物的形象包括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和命运。人物语言和肢体语言的作用展现人物性格,揭示矛盾关系,推动情节发展舞台说明的作用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作用:渲染氛围预示故事的结局展现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理暗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简介•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潜江。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中国著名的戏剧教育学家,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大师,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故事梗概•三十年前,当周朴园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时,他爱上了女佣梅妈的女儿侍萍,并与她有了两个儿子。但后来为了给他娶一位门当户对的小姐,周家逼得侍萍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大海投河自尽。侍萍母子侥幸被人救起后,侍萍带着二儿子流落他乡,靠做佣人为生,而大儿子周萍被周家留下。侍萍后又嫁与鲁贵并与之生女四凤。•周朴园所娶的那位小姐没有为周家生儿育女便去世,周又娶蘩漪,并与之生子周冲。在周朴园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下,蘩漪过着枯寂的生活。周经营矿山等现代产业,常年在外,蘩漪便有机会接近周的大儿子周萍,并与之私通。周萍既慑于父亲的威严,又耻于这种乱伦关系,对蘩漪逐渐疏远,并移情于使女四凤。•与此同时,周冲也向四凤求爱。蘩漪得知周萍变心后,说服周萍未果。周萍为了摆脱蘩漪,打算离家到父亲的矿上去。蘩漪找来四凤之母侍萍,要求她将女儿带走。侍萍来到周家,急于把四凤领走,以免重蹈自己当年之覆辙,但又与周朴园不期而遇。此时大海正在周家矿上做工。在作为罢工代表来与周朴园交涉的过程中,与周萍发生争执,结果遭周萍率众殴打。•鲁家一家人回到家中,四凤还在思念周萍。夜晚,周萍跳窗进鲁家与四凤幽会,蘩漪则跟踪而至,将窗户关死。大海把周萍赶出,四凤出走。雷电交加之夜,两家人又聚集于周家客厅。周朴园以沉痛的口吻宣布了真相,并令周萍去认母认弟。•此时周萍意识到了四凤是自己的妹妹,大海是自己的亲弟弟。四凤羞愧难当,逃出客厅,触电而死,周冲出来寻找四凤也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大海出走,侍萍和蘩漪经受不住打击而疯,周朴园则一个人在悲痛中深深忏悔。《雷雨》各幕的主要内容序幕教会医院,周朴园看望两位太太,姐弟俩拉开故事序幕第一幕周家客厅四风与鲁贵的对话,交代了现实中的人物关系,矛盾冲突由此开始。第二幕周家客厅周朴园与侍萍相遇,揭示矛盾的前因。鲁大海与周家谈判,发生冲突,暗示了社会矛盾。第三幕鲁贵家当天傍晚鲁大海见周萍和四风幽会非常气愤,矛盾进一步加剧。第四幕周公馆周萍准备离家出走,繁漪哀求带她一起走。真相暴露,四风周冲触电而死,周萍自杀,侍萍繁漪疯掉,矛盾冲突达到高潮。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阅读“午饭后,天气更阴沉”至“外面争吵声,鲁大海的声音”思考:1.这一节场景和人物都很简单,却交代了复杂的人物关系,30年来的矛盾冲突,内容繁杂,作者是如何做到的?2.在这一节中,有些语句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作用,请你找出来,并加以分析。3.有人说这一节是理解戏剧主题的关键也是最精彩的一节,你是怎样认为的?请从理解主题和精彩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解答参考1营造看似偶然相遇却又十分压抑的氛围。有意无意的家常话题既符合当时的情景又适时推动情节的发展。时而激烈时而舒缓的对话交代了故事的来龙去脉。关键时刻的动作提示巧妙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明暗两线的艺术手法。2侍萍关窗找旧衬衣侍萍熟练的关窗动作引起周朴园的奇怪引出30年前的故事侍萍准确的说出衬衫的样式,终于忍不住说出自己的身份,既补充30年前故事的完整,也引出了后文一系列的矛盾冲突。3这是一道探究题,可以从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即可。提示,这一节悲剧的产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突出了主题的社会意义。这一节人物的个性鲜明,言辞激烈,堪称精彩。阅读第二节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鲁大海谈判失败被开除,从中你看出了哪些原因。2鲁侍萍就在现场,她不关心鲁大海谈判是否成功,却一心想认儿子,从中你又看出了哪些原因。3插入这一节,对主题的表达有何意义,谈谈你的看法提示:这三个问题都是开放性的问题,放开思维,大胆想象,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1工人阶级的反抗意识已经觉醒,但是缺乏有效的领导。工人阶级的斗争还缺乏经验,容易被欺骗。工人阶级的斗争目的还只是个人的利益,缺乏凝聚力。2鲁侍萍的性格中虽然有着倔强和自尊,但是脑子里的等级观念还太强,缺乏斗争反抗的意识。鲁侍萍并不了解工人阶级的斗争诉求及意义,正说明工人阶级的宣传还不够,没有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鲁侍萍强烈的母爱让她忽视了其它,这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阴影。3这一节真实的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为悲剧的产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社会背景,对丰富和升华戏剧的主题意义具有积极的意义。从一件社会大事件中更好地更全面地变现人物的性格,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从结构而言,鲁大海被打被开除是后文周萍被打的直接原因,是悲剧产生的有力铺垫。作业•仔细研读课文,分析鲁侍萍和周朴园的人物形象。•总结所选文段的主题意义第二课时•学习目标:①分析主要人物鲁侍萍、周朴园的形象特征②总结所选文段的主题意义再次阅读全文,分析鲁侍萍、周朴园的人物形象《雷雨》在紧张的冲突和复杂的关系中,通过鲜活生动的语言、鲜明有力的行动,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曹禺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并没有将人物扁平化和脸谱化,而是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下面我们就从人性复杂的角度来分析鲁侍萍、周朴园的复杂性格。提示,分析人物性格要在矛盾冲突中分析,我们可以按照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前、想人后、周朴园见鲁大海这三个主要情节来分析,各抒己见,不要受他人影响,不要套作,表达自己的见解。•鲁侍萍勤劳善良被赶出周家,靠自己劳动生活,从未想过向周家要补偿。自尊要强撕毁周朴园的支票,拒绝帮助。内心痛苦而又自制看到两个儿子骨肉相残,内心极度痛苦却又克制自己不认儿子。一个被压迫,被摧残,被毁灭的旧中国妇女的形象。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具有明显的主题意义。•周朴园对家人严厉专横见鲁大海时对周冲的态度,也可以联系上一幕逼繁漪喝药一事。对外人和善虚伪与侍萍相认前的对话,亲戚,修墓等。对工人狡猾狠毒鲁大海揭露的江桥事件,瓦解工人代表。自私冷酷与侍萍相认后的凶相毕露周朴园30年来对侍萍念念不忘,他是真爱侍萍还是装模作样来美化自己,掩盖自己的恶,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周朴园这一形象的主题意义。一个极端自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资本家,或许有真爱,但不是主流,他的狡猾、阴狠正是一个时代一个阶级的代表,他所代表的阶级和社会是悲剧产生的根源,这一形象的塑造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深刻揭示了戏剧的主题意义。仅就所选内容,仅限鲁侍萍和周朴园两个形象,不说套话,用自己的话概括所选文段的主题意义。•对以鲁侍萍为代表的命运坎坷,生活艰难,内心痛苦的劳动人民给与同情,对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自私虚伪的剥削者予以谴责。对阶级对立深重,矛盾冲突尖锐,人性扭曲的非正常社会予以控诉,渴望暴风雨的到来,来洗刷这沉闷压抑的黑暗社会。品味语言“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体会这一段舞台说明有何特点和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内心的烦躁推动情节的发展预示故事的悲剧结局朴(厉声)不要打人!(仆人们停止打大海,仍拉着大海的手。)大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萍(向仆人)把他拉下去。鲁(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萍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萍你是谁?鲁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阅读这段对话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词语的变化和标点符号来表现鲁侍萍的情感的?•同音字的转换,体现了鲁侍萍急于制止兄弟相斗而又不能说出真相的无奈。•断断续续的话语,体现了鲁侍萍内心的痛苦和复杂的心理斗争。作业•阅读《雷雨》原著。
本文标题:雷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79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