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关于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特征的研究
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特征研究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改革和开放,建筑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在深化建筑业改革中明确提出要把“加快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作为工作重点。建筑业是专门从事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生产部门,建筑产品表现为各种工厂、矿井、铁路、桥梁、港口、道路、管线、房屋以及公共设施等建筑物和构筑物。它们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进行物质生产和提供服务的手段,是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特别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历史,建筑业演变的进程是从原始建筑业到传统建筑业,再进展到现代建筑业,这是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轨迹的必然规律。一、建筑业的产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建筑业在向现代化变迁的过程中,呈现出以下一些规律性:在施工生产方面,从手工劳动走向机械化操作,从简单工艺走向复杂工艺,从个人的直接经验走向依靠科学技术,从低产出走向高效率,从粗放型管理走向集约化管理;在企业经营方面,从小规模走向大规模,从单一生产走向多元化经营,从封闭走向全球化开放。总之,建筑业发展的趋势是由低级形态走向高级形态发展演变的过程,这就说明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建筑业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当前及今后的一个时期将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面对新的任务,建筑业使命光荣。为了把建筑业打造成为具有对国民经济较高贡献率的产业、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的低碳绿色产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民生产业、具有较高产业素质的诚信产业,就必须全面促进和加快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产业特征现代建筑业与传统建筑业的区别在于:现代建筑业更加强调以知识和技术为投入元素,即应用现代建造技术、现代生产组织系统和现代管理理念所进行的以现代集成建造为特征、知识密集为特色、高效施工为特点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产业链长的产业组织体系。建筑产业现代化是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先进建造技术、先进材料技术和全球供应链系统而产生的,主要有以下特征:(1)充分应用和吸收当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施工工艺、装备、材料高技术化,建筑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贡献率较高,并呈现出建筑业与服务业既分工又融合的特点;(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建筑产品全寿命期业务流程,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模式;(3)符合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利于保护环境的低碳绿色特色;(4)建立起与现代建造技术相适应、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生产方式和企业组织形式;(5)具有满足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6)产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能迅速成为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所谓现代化主要体现在行业产业劳动资料现代化;产业结构现代化;产业劳动力现代化;产业管理现代化;技术经济指标现代化等特点。总的来讲,建筑产业现代化首先是技术与经济的统一。一方面,产业现代化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产业,促使传统产业由落后技术向先进技术转变;另一方面,要求先进的科学技术一定要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没有先进科学技术,绝不是现代化;没有经济效益,也是没有生命力的现代化。三、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要求我们打造绿色建筑产业链,实现产品绿色化传统建筑业资源消耗大、建筑能耗大、扬尘污染物排放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低。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绿色建筑产业链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和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经济;它通过纵向,横向和区域耦合,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及能力建设融为一体,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自然资源和生态服务功能正向积累,持续利用,使污染负效益变为经济正效益的经济模式。产业链是由处于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通过技术经济或社会法律关系链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生产服务协作体系。企业是产业链的基础,产业是提供相近产品或服务以及配套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之间的集合企业或产品构成产业链的节点,产业链节点之间的联系与驱动靠的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此经济利益关系通过买卖交易或者其他方式联系在一起,构成产业链条。传统的建筑产业中不涉及建筑垃圾处理和建筑物废弃物回收,建筑垃圾随意丢弃填埋,人们也只是将建筑物的废旧钢筋和塑料进行废品买卖,没有对一些玻璃,建筑废渣进行循环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并不环保,施工过程中不注意资源材料的有效合理利用,建筑物从一开始的规划设计就对建筑物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没有系统的考虑,图纸设计中也没有绿色建筑专篇,因此在建筑材料的选取时没有注意考虑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只是一味的追逐利益最大化,导致在建筑物报废阶段报废品不能重新资源化因此,一般建筑产业形成了一条“资源—产品—垃圾”的直线性传统建筑产业链。四、建筑产业现代化要求我们实现建筑生产工业化建筑工业化,指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来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它的主要标志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施工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其主要指在建筑产品形成过程中,有大量的构部件可以通过工业化(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加快建设速度,改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资源消耗,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消除污染物排放,以合理的工时及价格来建造适合各种使用要求的建筑。其具有以下特征:(1)设计和施工的系统性。在实现一项工程的每一个阶段,从市场分析到工程交工都必须按计划进行。(2)施工过程和施工生产的重复性。构配件生产的重复性只有当构配件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建筑、不同使用目的和环境才有可能。构配件如果要进行批量生产就必须具有一种规定的形式,即定型化。(3)建筑构配件生产的批量化。没有任何一种确定的工业化结构能够适用于所有的建筑营造需求,因此,建筑工业化必须提供一系列能够组成各种不同建筑类型的构配件。建筑生产工业化,首先应从设计开始,从结构入手,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包括钢结构体系、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要让大部分的建筑构件,包括成品、半成品,实行工厂化作业。一是要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减少施工现场作业。多层建筑应由传统的砖混结构向预制框架结构发展;高层及小高层建筑应由框架向剪力墙或钢结构方向发展;施工上应从现场浇筑向预制构件、装配式方向发展;建筑构件、成品、半成品以后场化、工厂化生产制作为主。二是要加快施工新技术的研发力度,主要是在模板、支撑及脚手架施工方向有所创新,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在清水混凝土施工、新型模板支撑和悬挑脚手架有所突破;在新型围护结构体系上,大力发展和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三是要加快“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减少施工现场手工操作。在积极推广建设部十项新技术的基础上,加快这十项新技术的转化和提升力度,其中包括提高部品件的装配化、施工的机械化能力。五、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必须坚持管理组织和措施的创新工程项目是建筑业技术、资源组合和管理工作的落脚点。促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不仅要在深化建筑业改革上下功夫,而且必须以工程项目管理深度创新为立足点,促使其良性互动、协同推进。1、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当前建筑业企业要在大力推进各种工程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在资本运营、建筑设计、物资采购、新技术应用和施工管理等一体化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其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建筑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趋势,构建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融投资、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竣工投产全过程的一体化管理体系,着力提升全过程综合承包能力。例如: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是在集成理念的指导下,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由建设项目参与方组织集成、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集成和建设项目目标要素集成所组成的三维系统空间结构。作为一种先进的项目管理,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国内外相关学者大都注重对技术、方法、原理和模型等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系统运行“硬件”的研究,相关成果较为丰富;而对诸如机制、文化、制度等系统“软件”的研究相对不足。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成功、有序地运行同样需要合适的机制来支撑。在注重研究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技术的同时,也应该为其设置合理的管理协调机制,以提高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成功率。2、项目资源组合方式创新。建筑产品是在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全产业链流程中,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多个过程,需要技术、人才、资金、设备等各种生产要素资源。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的立体空间中,资源的组合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不同的组合方式会创造不同的产业价值。因此,要善于把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到现代项目管理体系之中,推动管理流程和项目组织方式的变革,创造新价值。例如:iTWO五维实验室创造一个活跃共融的环境,可促进实时协作。投资方、业主、开发商、承包商、分包商、建筑师、顾问、供应商、政府和其他项目团队成员可以在一起紧密合作以及时作出决策方案。在项目开工之前,将所有进程如设计、算量、计价、分承包、项目管理、成本控制以及财务统一在同一个系统之内,并由中央控制中心管理,能够确保虚拟建造流程与实际建造过程进行比较和优化。通过这样的工作流程能够帮助建筑企业节省30%的成本,减少项目工期,降低风险以确保工程质量。3、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项目管理优化升级。我国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现代化道路。近年来,各种新兴信息技术不断涌现,BIM、云计算、虚拟现实、移动技术、协同环境、大数据体系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影响日益显著,特别是能够大幅度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优化、集成效益,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精度和“智慧管理”。因此,要加快企业和项目层面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尽快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例如: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同样可以理解为建筑数字模型,是针对建筑项目物理与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方式,实现知识资源共享。其能够通过虚拟建筑信息模型建立全方位的建筑工程设计以及相关的检测,实现对整个建筑过程的有效管理。BIM技术涉及的领域也逐渐广泛,在建筑规划阶段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以及竣工管理过程中被大量应用,在现行的BIM定义当中,将其定义为:创建并且使用数字模型对整个建筑项目进行设计建筑以及营运管理的过程。利用三维软件工具,创建包含建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具体信息建筑设计过程以及施工管理等相应模型,实现对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实际控制。4、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建设是除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管理之外的重要资源,建筑业发展的文化创新趋势,既包括企业内部文化,又包括建筑产品的文化内涵。企业文化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效率,项目文化则是企业文化的细化和延伸。项目管理创新应该注重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文化塑造,其实质是对社会文化的传承。首先要引导施工现场设计、监理、劳务分包等不同企业文化,通过共同的项目价值观和战略思维来吸引和凝聚参与项目管理的员工;其次要注重培育不辱使命的奉献精神,融入项目团队建设;再其次,要凸显生态文明建设,使之融入项目全过程管理;最后要注重项目细化管理各项制度建设,强化项目部与劳务两个层次以项目文化为纽带的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管理,通过项目文化建设创新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软实力。总之,现阶段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业化生产是关键,管理现代化是基础,通过对建筑产业现代化全面深刻的了解,依据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用现代化的生产模式,管理水平和信息技术来改造建筑业这个传统产业。
本文标题:关于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特征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81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