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文化地理与古代文学作业
试析中国古代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文学院2011级11班201102441119李瑶摘要:我们一直在自觉不自觉的探索着与自然的相通之道,而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生存。在经济飞速发展然而生态也迅速恶化的今天,我们不禁将眼光放向历史长河,试图跟随先民的脚步重新探索与自然正确的相处之道。从中国古代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来看,我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大抵可分为:敬畏自然、征服自然、尊重自然、融于自然。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自然人类中国最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应该在中国古典诗词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当今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渐突出。“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这样的自然美景似乎只存在于古代文学诗词里。因果相生,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加速生态恶化,各种自然灾害以及疾病问题应运而生。我们不禁反思,先民与自然是如何相处的?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能否在古代文学里,追随古人的脚步,探寻与自然的正确相处之道。从古代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来看,我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大抵可分为:敬畏自然、征服自然、尊重自然、融于自然。下面将一一论述。一、敬畏自然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她通过给予人类无私的馈赠,孕育出了璀璨的华夏文明。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场所以及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大自然是神奇的,风雨雷电、鸟兽虫鱼,万物都按自己的法则而生存。现在的我们似乎都不能准确的解释这一切,更别说千万年前的先民。我们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他们却更多的是崇尚与敬畏。上古时期,自然是人类生存的依托,同时又是生存的敌人。那时的人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很低,支配自然能力很差。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先民过着“茹毛饮血,茫然于人道”的生活,不过是直立之兽而已矣”(《思问录·外篇》)。①在这个时期,先民无法理解自然的种种力量和灾害,认为是有特殊的“人”在控制着这一切,于是他们臆想出了这一切的最高主宰——上古众神。《说文解字》中说:“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从申,食邻切。”②《山海经·西山经》记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百神之所在。”“《山海经》之离奇怪诞,正可以窥见初民意思形态之真面目。”③在先民的心中,众神各司其职,掌管世间万物。如:创世神盘古、水神共工、火神祝融、风神风伯、雨神雨师等。人们只有敬畏神,才有可能减少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人们运用想象力对自然现象作出的解释,从上古神话中体现出来。他们对神的崇拜与敬畏即是对自然的崇敬。先民对自然的敬畏还体现对动物的敬畏。上古时期,猛兽横行。《淮南子·览冥训》中描写有这样的场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劳弱。”《孟子·滕文公上》中也说道:“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与中国。”《淮南子·本经训》更有“猰貐、凿齿、九婴、大风、风豨、修蛇皆为民害。”④原始社会,民众之寡、知识匮乏以及生产工具的落后,导致人们面对猛兽的攻击常常无能为力。其中,蛇可谓是让先民既畏惧又崇拜的对象。相传,古人见面问候语是“问君安否?有它乎?”《说文解字》:“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在古代神话里,人类始祖伏羲和女娲是人首蛇身。这证明在先民的观念里,蛇是一种很厉害的动物。除了原始时代,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各个朝代的人依旧是对自然存敬畏之心的。如各个朝代的皇帝都要“祭天”以求苍天护佑天下苍生;沿海建有“龙王庙”以求风调雨顺;内陆建有“山神庙”以祭山神。上古时期流传下来关于众神的神话传说在古时候是深入人心,人人皆知“举头三尺有神明”,因此时时要对自然存有敬畏之心。二、改造自然对先民来说,自然是不可知的,可是自然又是他们耐以生存的条件。在敬畏自然的同时,为了生存,他们也与自然灾害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传说讲述的便是先民“与天奋斗”的历史功绩;“夸父追日”“鲧禹止水”等神话更是体现了先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他们心中,总有一个英雄可以征服自然。进入农耕时代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逐渐深入,许多自然规律被先民逐渐掌握。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见“自然已经作为人类生活劳动的一部分出现在舞台背景中。”⑤《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反映先秦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最能窥见人与自然关系的莫过于那首《豳风·七月》,其中描写农耕活动的有“三之日在耜,四之日举趾”;描写狩猎活动的有“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描写采摘行为的有“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农耕时代的人们对自然规律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人们通过种植农作物、蓄养家畜家禽、开采野生资源等手段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物质生活用品。随着时间的流逝,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在审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逐渐确立起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人本主义立场。在思想观念层面,它主要体现于高扬“人道”旗帜,强调人与禽兽之区别,提出“人为天地之镇”“制天命而用之”等观点。”⑥隋唐时期,农业生产和家蓄饲养已相当发达,大自然成了人们索取生活与生产所需物资的对象,砍伐森林、开采矿物、疏通河道、新修水利、猎杀驯养动物、移栽改变植被等人为性行为越来越多,人来长期的经济活动不可避免的对自然造成了破坏。“烧畲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唐·李商隐《赠田叟》)“虞衡斧斤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糖·柳宗元《行路难三首》),这些诗句描写的正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行为。三、尊敬自然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人与自然的关系至始至终的十分密切。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人们一直都在探寻与自然最好的相处之道,以满足自己生存之所需。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明白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时应当遵循自然规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这体现的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孔子在钓鱼时只用鱼竿而不用渔网,打猎时只射飞鸟而不射巢中歇宿之鸟,这体现了孔子对自然的尊重。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道生万物”“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的一切行为都应当顺应自然,道法自然是人和万物都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在老子的世界观中,在行动准则上崇尚无为不争,在生态价值观赏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在方法论上利用“福祸相依、物极必反”的辩证思维。”这些都是体现道教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传统观念。四、诗意的栖居——融于自然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玄学家对老庄自然之道的阐释与推崇,然过许多文人对青山绿水的大自然充满向往。美感是灵感的来源,文人与山水的邂逅自然能让他们文思泉涌,谱写下大量的优美的篇章。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了一幅山涧月夜图;左思的“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描写了一幅山水清音图;陶渊明的“与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描写出了恬淡闲适的画面……这些诗句无不表达了文人对山水的喜爱与眷恋。在古代,文人政治上失意时往往选择寄情于山水,归隐于自然。这一类文人以田园诗人陶渊明为代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崇尚自然,“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从这种保持本性,崇尚自然出发,渊明开朗的胸襟,就能领会万物的生机,获得自然的乐趣。”⑦陶渊明写了大量的田园诗,他不像其他文人更多的是站在欣赏角度写自然,他是躬耕于垄上,真正的融入了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二》)写出了劳作时的闲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描绘了一幅月夜归耕图。这些真实的写照,无不体现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栖息于自然的悠然闲适。对于久置与官场不自由的文人来说,青山可以淡定人的思想,绿水可以洗涤人的心灵,让原本被世俗烦忧的双眸明亮如初,让原本浮躁扭曲的心回复平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是多少人追求的精神境界。中国古代文学中推崇的人与自然相通之道,正是寻求一种诗意的栖居。古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自然的认识一步一步加深,从敬畏自然到征服自然再到尊重自然融于自然,无不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探索。只有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才是真正与自然相通之道。参考文献:①王进明、于春海《论中国上古神话中的自然观》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2②袁珂《神话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③王庸《中国地理学史》北京上午印书馆1956.5④周晓琳、刘玉平《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9.09⑤张建《中国古代文学人与自然关系刍论》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⑥周晓琳、刘玉平《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9.09⑦周振甫《陶渊明和他的诗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本文标题:文化地理与古代文学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849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