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对山西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注中小企业生存现状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关于山西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山西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石宏伟为了深入了解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探寻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对策,今年6月至10月,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从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企业融资情况、企业经营环境和企业转型发展等多个角度,对全省72户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从问卷分析结果看,当前,我省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融资问题十分突出,经营环境有待改善。但多数中小企业能够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促进企业转型发展,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趋好充满信心。我省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36号文件),关注中小企业成长,采取积极的扶持促进政策,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在“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一、对全省72户中小企业的调查分析(一)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变化对中小企业影响较大,生产经营举步唯艰,企业家对未来经济形势趋好充满信心。——近6成企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变化影响较大,3成企业的主要产品(设备)生产能力利用率在50%以下。被调查企业中,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变化对企业“影响很大”的占58.3%,“略有影响”占38.9%,“基本没影响”2.8%。也就是说,97.2%企业都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其中近6成的企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和影响。调查显示,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主要影响(按企业回答频率)依次表现为:资金不足、产品价格下降、市场销售量缩减、生产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特别是资金不足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同时,企业主要产品(设备)生产能力利用率也明显下降。近6成企业主要产品(设备)生产能力利用率在70%以下。其中,主要产品(设备)生产能力利用率在50%以下的企业占到28.6%。——2/3的企业目前生产经营比较困难,7成以上企业经营业绩下滑。在调查的企业中,回答生产经营“很困难”的企业占13%,“比较困难”的企业占62.3%,两者合计约占到调查企业总数的2/3;“困难不多”或“不困难”的企业占24.7%(1/4)。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明显加大。面对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变化的严峻形势,多数中小企业积极应对,主要采取了加大融资力度、消减生产经营成本、调整产品结构、限产减产等措施,但效果不很明显。调查显示,采取应对措施经营状况“改善明显或下滑趋势扭转”的占35.4%,“改善不大”或“业绩下滑没有扩大”占53.8%;“没有效果、业绩下滑加剧”6.2%。7成以上成企业经营业绩继续处在下滑之中。企业要走出困境,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半数左右的企业对明年经营状况预期乐观,7成以上的企业负责人在未来两年考虑计划继续加大投资。48.6%的企业分别预期明年的经营状况会“更好”或“持平(变化不大)”,仅有2.8%的企业预期经营状况会“变坏程度加深”。在回答“企业未来2年是否计划继续加大投资”提问时,回答“会”的企业占到71.8%,“不会”占12.7%,“没有计划”15.5%。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发展,我省中小企业的信心指数将继续上升,经营投资力度可能会明显加大。但许多企业也同时对未来发展存在着忧虑,“价格大幅波动”、“融资困难”,“市场需求不旺盛”是企业对未来最为忧虑的问题。(二)资金短缺、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困难,期待政府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加大资金扶持——97.3%的企业需要融资,5成多企业资金缺口较大、急需融资。调查发现,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问题在当前显得更加突出。调查的企业中,“有很大资金缺口、急需融资”的占54.2%,“略有资金缺口,需要融资”占43.1%,“没有资金缺、无需融资”仅有2.7%。这就是说,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融资的需求。——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自有资金和民间借贷等渠道取得融资,融资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更新技术(研发)。调查显示,目前55.7%的企业通过银行得到融资,48.6%和22.8%的企业分别通过自我积累和民间借贷取得生产经营资金。融资渠道比较传统和狭窄,从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获得的资金极为有限。60%的企业把资金用于扩大生产,52%的企业把资金用于更新技术(研发),37%的企业把资金用于维持正常生产资金需要。企业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同时,已经开始关注技术改造和创新。——近9成企业希望通过银行融资,银行和担保机构门槛高、有效资产抵押不足是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支持的主要障碍。在回答“企业需要资金选择融资方式”时,依次是银行贷款、引进投资者、民间借贷和上市融资等。银行贷款是企业融资的首要选择,希望通过银行得到融资的企业占到88%,而在现实中只有5成多企业能够从银行融得资金。但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希望融资多元化的意愿。通过各种方式引进投资者、通过小额贷款公司等方式融得民间资金、通过资本市场间接融资等得到企业的关注和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难,首先表现为贷款难。调查企业认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的主要困难依次是:银行的贷款手续太烦琐、银行的抵押品要求过高、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银行的信用审查过严、贷款利率和其他成本太高。凸显现行银行运作体制和机制与中小企业特性的不匹配、不适应。银行贷款门槛高、程序复杂、周期较长和担保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担保成本较高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障碍。有57.4%的企业认为得不到金融、担保机构贷款支持的原因是金融、担保机构门槛高,45.6%企业有效抵押资产不足。——企业期待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充分发挥促进作用,6成多企业希望政府增加扶持中小企业资金。接受调查的企业认为,政府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今后应努力(按企业回答频率)增加政府扶持中小企业资金、建立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和培育民营银行、利用政策引导大的金融机构更多的向中小企业贷款、发展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搭建银企合作平台、设立更多的信用担保机构等。其中,63.4%的调查企业希望政府增加扶持中小企业资金,49.2%的企业希望建立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培育民营银行。增加政府扶持中小企业资金,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是政府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应着力抓好的工作。(三)企业经营环境还不够宽松,迫切要求政府突出重点,完善扶持中小企业政策措施。——近6成企业反映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是企业融资环境不完善,有4成企业认为社会上普遍缺乏诚信、潜规则太多。调查的企业反映,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依次是:“融资环境不完善”(占调查企业的58.1%),“社会上普遍缺乏诚信、潜规则太多”(占40.3%)。行业服务体系和行业协会(商会)未发挥应有作用、市场发育不完善、政府部门干预过多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总体上看,企业非常关注融资环境和社会诚信环境的改善。——多数企业对政府服务工作比较满意,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款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对“政府维护市场秩序及公共服务方面的工作”,51%的企业表示“比较满意”,48%的企业认为较“一般,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被调查企业认为,有关职能部门在行政许可审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按回答频率):手续繁多,程序复杂,推诿扯皮。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增加了企业的经营负担。4成左右的企业反映有乱收费、乱检查现象。政务环境尚欠规范,歧视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服务不主动、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相关政策对7成企业有帮助,拓宽融资渠道和减免税费的政策企业最关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70%的企业认为现行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相关政策对企业有帮助、甚至有很大的帮助。但也有一些企业认为帮助不大、甚至不清楚相关政策。需要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政策的宣传和贯彻的力度。企业目前最希望政府完善的政策措施是(按回答频率):拓宽融资渠道、减免税费、营造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鼓励创业与创新意识和加强公共技术及信息平台建设等。在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企业特别希望政府能够把拓宽融资渠道和减免税费作为扶持中小企业政策措施的重点,帮助企业解困,进而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四)实现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已基本形成共识,与本行业相关联的产业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首选产业,资金不足是转型升级的难点。——面对新的经济形势,着眼持续发展,7成企业考虑转型升级。在调查的企业中,目前考虑转型升级的企业占到69.6%;不考虑的有15.3%;还没有考虑过的15.1%。七成企业考虑要转型发展。企业谋求转型升级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按回答频率):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对当前形势的判断、找到了新的市场渠道和新技术、环保政策约束、市场萎缩、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可以看出,基于经济发展形势的判断和产业政策的约束,着眼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考虑转型升级的重要原因。同时,已经有3成多的企业找到了转型升级的路径。——实现产品升级是企业转型的主攻方向,从本行业相关联的产业寻找突破是转型升级的产业首选。在回答转型升级的企业中,把未来转型的方向确定为“产品升级”占到7成,“企业战略转型”和“进入新的市场”均占2成,“商业模式转型”有1成多。多数企业把转型重心放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上来。企业在准备寻找新的产业时,最想进入的产业是:与本行业相关联的产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及节能环保产业。其中,66.7%的企业最想进入的产业是“与本行业相关联的产业”。同时,进入新能源、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煤化工、现代物流、新材料和健康休闲等产业也得到了企业的重视。总体上看,企业选择转型产业的特点:一是立足现有产业(产品)向外扩展或提升,二是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型产业。——企业转型升级困难多多,资金不足是最大的困难。调查的企业回答“妨碍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时,认为最大困难是“资金不足”的企业占到8成多,“政府缺少扶持”占4成多,“缺乏高端人才”占到1/4。“缺乏进入新产业的门路”和“市场风险大”也是不可忽视的困难。创优融资环境,加大政府扶持,培养和引入高端人才是促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二、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协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今年8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36号文件)指出:“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首先要求我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思想认识提升到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中小企业重要地位和作用精辟论述的高度上来,切实把中小企业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中小企业数量少、质量差、水平低、发展不够充分是我省经济发展滞后和人民生活改善相对缓慢的重要原因。我省经济全面振兴的过程,必然是创业精神受到尊重、鼓励和中小企业取得蓬勃发展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级政府抓经济工作主要是抓中小企业,抓转型发展重点是抓中小企业,抓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点和基础也是抓中小企业。在贯彻落实“国务院36号文件”中,各级政府当前应当抓紧落实好两项工作。一是要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中小企业工作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和社会性,必须统筹规划、加强领导和政策协调,形成政府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建议尽快成立省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切实落实扶持政策措施,努力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要认真研究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吃透上情,摸准省情,把国家政策与山西实际进行有效“对接”,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应尽快研究出台我省贯彻落实“国务院36号文件”精神的具体办法,就全省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融资困难突出、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缺乏支撑和社会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提出有“含金量”、有突破性的扶持政策,并努力使其真正落到实处。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
本文标题:对山西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86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