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顺德市]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及规划
顺德市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及规划顺德市人民政府目录一、顺德市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现状、有利条件与面临的挑战(一)顺德市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现状及有利条件(二)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二、顺德市技术创新战略(一)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思路(二)支柱产业--家电业的发展与创新(三)高新技校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创新(五)农业的发展与创新(六)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创新(七)社会全面发展与创新三、顺德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顺德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向、重点和目标(二)2000~2005年顺德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案一、顺德市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现状、有利条件与面临的挑战(一)顺德市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现状及有利条件1、国民经济迅猛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使顺德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自80年年代初期以来,顺德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目前人均GDP已达2900美元。到1999年顺德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计算高达286.29亿元人民币,年均递增16%;工农业总产值702亿元,年均递增19.5%.2、率先进行机构、产权改革,营造技术创新环境改革开放后,顺德市工业的起步和初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需求的迅猛增长,到了后期增长阶段,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越来越成为顺德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是顺德在全国率先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企业成为市场和技术创新的主力,为科技进步创造了全新的机制;二是在国内市场上逐步增强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不得不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三是政府的职能得到了转换,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进行,政府逐步退出了竞争性领域,将行政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分离开来,为顺德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3、经济实力较强,居民、企业和政府拥有较雄厚的资金,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顺德居民的个人财富也迅速增加了;1990年顺德居民存款余额仅有34.6亿元人民币,但到1999年底已高达402.79亿元人民币,8年增长了11倍以上。这样庞大的居民存款数量是顺德技术创新重要的资金保障。目前,顺德相当多的大中型企业拥有大量的现金储备,由于社会需求不足,使这些企业在扩大规模特别是在进行多元化投资方面过于小心谨慎,持币观望心态严重。例如:某机械厂目前是零负债,并且银行有2700万元的存款,但担心风险过高而没有多元化扩张。这样沉淀下来的资金相当庞大,是顺德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市的财政收入一直在快速增长,1999年财政总收入45.1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14.67亿元人民币。由于顺德市政府已基本退出了竞争性领域,减轻了许多为企业承担的现实或潜在负担,现有的财政资金是顺德政府的强有力的经济调控手段,可以在许多方面有所作为。4、初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雏形,大型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顺德市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把企业推向了市场,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烈的创新倾向我市部分企业已具备了把消费者朦胧的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的能力,少数企业甚至能创造需求,这是与企业针对市场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分不开的,也是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力的标志之一。(2)较强的跟踪模仿国际先进技术的能力目前,一些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跟随能力很强,其产品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已很接近。这些企业非常注意追踪信息动态,多渠道获技术信息。(3)注意知识产权的积累和保护一些企业相当重视知识产权的开发、积累和保护,把它作为核心竞争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据统计,1999年全市申请专利1663项,累计申请5600多项,是全国专利数量最多的县级市。顺德在自主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方面的积累,为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大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目前顺德绝大多数大企业自己研发机构,优势大企业的科研经费一般占总销售额的2.0~3.5%,83家骨干工业企业都建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全市已建立起10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一些大型集团公司已建立起二级开发体系,集团负责新技术的研发和针对子公司而言是共性技术的研发,而子公司或事业部则注重实用技术的研发。(5)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已初步形成在竞争中企业切实感到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激励创新逐渐由自发走向自觉,企业对技术创新人员的激励办法多种多样,主要有:①经济利益激励:工资有20%以上的倾斜(如美的、康宝),优惠住房贷款(如震德塑料),年终奖和成果奖(很普遍),年薪制(如顺威电器),提成(如万和),持股(如必达、科龙);②送外国培训(如樱花卫厨),安排家庭工作(如科龙等);③项目经济制(如特种变压器厂、美的等)。以上情况显示,企业作为主力的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确立,大型企业已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已为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作了体制上、组织上和制度上的初步准备。5、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实现能力较强,新兴领域的技术创新崭露头角199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为15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4%;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利税28.3%亿元,在全国属于较高的水平。目前,我市形成了智能家电、电子通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医药等新产业,高新技术开发取得了喜人成果,展现了顺德开拓新技术领域的希望。(二)面临的压力与挑战1、支柱产业的技术发展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1)右德市经济发展对家电业的依赖程度过高顺德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家电行业(在统计资料中归入了电器机构及器材制造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顺德市1994~1999年产值前三名的企业一直是家电企业,其他产业不论是传统的还是高新技术的都还没有成长到前三名的地位。这说明:顺德市结构是典型的单一支柱结构。(2)顺德市家电业的进一步发展存在隐患首先是竞争环境恶化。家电行业处于全国最集中、竞争最激烈的领域先后出现多次价格大战,造成企业利润下降,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各地的地方保护主义十分严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其次是自主创新能力还较弱,基础性技术研究不足。目前,顺德家电行业可模仿的技术空间较之于以前已经大大缩小了,在今后的几年内模仿战略可能会走到极限。但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和能力还有一定差距。顺德市家电企业基础性技术开发体系尚未建立,核心技术基本上还掌握在外国人手里。2、目前顺德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普遍面临的困难有:(1)获取信息存在障碍中小企业普遍感到信息不畅,这一方面是由于在信息获得渠道、途径、方法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不够,中介服务发展又较为滞后,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受人力、财力和技术力量的制约,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手段低下,这严重困扰着企业的发展。(2)资金融通困难有半数以上的小企业认为在金融体制改革后,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限制过严,支持不够,抵押贷款制度使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充足的发展,又没有其它的融资渠道,无法抓住有利机会实现高速增长。(3)高层次人才缺乏顺德很难吸引高素质和科技、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人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3、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顺德市在市场经济和科技兴市的实践中,摸索和创造了适合市情的特色的技术创新经验,但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尚存在缺陷:区域内基础性开发能力不足,中小企业技术支撑服务薄弱,政府调控手段有限,技术创新的资金、政策环境不配套等。二、顺德市技术创新战略(一)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思路1、总体目标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建立和完善顺德市技术创新体系,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很大提高,小企业技术支撑体系基本完善;主导产业基础性技术研究和开发能力得到强化,主导产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优势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保持并提高家电产业的优势地位;建立高新技术模仿创新能力,逐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重点领域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和规模优势,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广泛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第三产业得到普遍应用;广泛应用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于农业之中,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应用高新技术加强环境的监测、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得到普及,全民素质普遍提高,科普工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形成技术创新带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加速科技进步的良性循环。2、重点任务(1)完善建设现代化城市的科技支持体系,首先是提高现代高新技术在全社会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水平;其次是强化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力并由政府大力推进的科技进步体系;最后是全民普及现代科学知识。(2)支柱产业技术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为保持和提升家电产业竞争优势提供支持。(3)建立高新技术模仿创新能力,逐步增强自主开发能力,为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培育出新的支柱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提供坚实保证。3、基本思路以面向21世纪建设现代化城市为基本目标,确立技术创新的突出战略地位。以工业为重点,建立支柱产业基础技术研究能力和大中型企业的开发能力,提高家电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为家电业寡头垄断地位的确立提供技术保障;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力、中介服务为支撑、充分利用外部技术源的开放性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把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放在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立足市情,优化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支撑;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著名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高起点引进外部技术和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取跨越式发展,培育新兴产业群,形成新的产业支柱。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武装传统工业、第三产业和农业,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其它产业的升级互为动力、协同共进。加强科技对生态和环境保护领域的渗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加快信息化进程,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全民科技素质,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二)支柱产业——家电业的发展与创新1、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1)基本目标提高家电产业的竞争力,确保市场占有率,力争家电行业在向寡头垄断的发展过程中朝着有利于顺德的方向发展,使顺德成为国内家电行业多极巨头中的一极,并进一步实现新的突破和大的发展,在顺德成长出世界家电名牌,把顺德建成顺德家电之都和世界家电名城.(2)发展思路1)形成以若干企业为核心的基础性技术开发体系,促进成为技术开发的联合体。2)形成大中型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水平。顺德的10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中,有6个在家电企业。我市对这6家工程中心要进一步推进建设,充实力量,加大投入;要把工程技术中心从生产保障中解决出来,使其功能定位在基础性技术的消化、吸收、二次开发,制造工艺技术和产品开发技术的研究上,并做好企业的技术发展战略规划。大中型企业都要创造条件,分批建立起技术中心,培育起企业自主创新的基地。在技术中心的建设和运作过程中,要吸收已建成的工程技术中心的经验,吸取教训,提高新技术中心建立和运行的效率和效果。3)大型企业要加强对配套企业的技术扶持,提高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大型主导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行业技术发展信息,鼓励配套企业的产品升级。通过资本营运方式,参与企业管理,指导中小企业技术进步。4)选择适当的高新技术手段支持家电业的发展①建立网上家电城,其定位是一个专业化的站点,为配套企业、生产商、中间商、消费者、研究人员服务,使之成为家电交互式信息中心,并成为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中心。②建立网上虚拟研究中心,把顺德现实中的家电优势搬到网上,并用网上优势为顺德的家电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撑。5)重视智能型家电的发展将模糊控制技术、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家用电器,创造出所谓智能型家电是家电产业发展的一个新动向。顺德企业要重视这一新的发展趋势,组织力量攻克关键技术难关,以便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创新1、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1)发展目标建立高新技术模仿创新能力,逐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重点领域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和规模优势,经过10年的努力,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2)发展思路1)重点突出,扶植产业尽快成长根据市场潜力、发展基础、产
本文标题:[顺德市]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及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8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