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章汇率风险管理南京大学金融学系于润第七章汇率风险管理第一节汇率风险管理概述第二节汇率风险的类型与测量第三节汇率风险管理策略第四节汇率风险管理方法第一节汇率风险管理概述一、汇率风险二、外汇敞口头寸三、汇率预测一、汇率风险的概念•汇率风险(exchangerisk)又称外汇风险,指经济主体在涉外业务中因汇率波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这里要注意风险损失和风险报酬的含义。•敞口头寸(exposureposition)指外汇资产与负债的差额,即暴露于汇率风险之中的那一部分资产或负债。二、外汇敞口头寸三、汇率预测•计量经济学方法•德尔菲专家预测法•图表分析法第二节汇率风险的类型与测量一、交易风险二、折算风险三、经济风险一、交易风险•交易风险(TransactionExposure)。指人们的交易行为带来的伴随现金流动的汇率风险。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国际贸易中,因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应收或应付帐款价值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在外汇买卖中,签约日到交割日的汇率变动使经济主体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在国际信贷业务中,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可能性。二、折算风险•折算风险(TranslationExposure)又称会计风险,指企业在将各种外币资产负债转换成记帐货币的会计处理业务中,因汇率波动而出现帐面损失的可能性。折算计风险并不涉及现金流动或财富转移,因为在折算过程中并未发生现实的外汇交易。但是,它涉及到企业效益的评估、企业管理和税收等一系列方面,企业领导人十分重视这种汇率风险。•折算风险的大小涉及到折算方式,它有四种基本方法:1、流动-非流动法(CurrentNoCurrentMethod)2、货币-非货币法(Monetary–NoMonetaryMethod)3、时间度量法(TemporalMethod)4、现行汇率法(Current-RateMethod)流动-非流动法•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应收帐款和存货•流动负债指应付帐款•非流动资产指固定资产•非流动负债即长期负债•该方法对流动性资产和负债使用现行汇率折算,对非流动性资产和负债采用历史汇率(交易发生时的汇率)折算。货币-非货币法•货币资产包括现金和应收帐款•货币负债包括应付帐款和长期负债•非货币资产包括存货和固定资产•该方法对货币性资产和负债使用现行汇率折算。•对非货币性资产使用历史汇率折算。时间度量法•时间度量法按照外币计量所属日期的汇率折算相应金额。•现金、应收帐款、存货、应付帐款和长期负债都使用现行汇率。•只有固定资产使用历史汇率。现行汇率法•现行汇率法对所有资产和负债项目都按照现行汇率折算。现金的折算风险举例•已知英国某跨国公司设在美国的子公司有10万英镑存款,当时汇率为1英镑兑换1.6美元。若1年后1英镑只能兑换1.4美元,那么它承担了多少帐面损失?•解:(1.4-1.6)×10万=-2万美元•在存款发生时该英镑在子公司帐上表现为16万美元,英镑汇率下降使1年后帐面现金资产为14万美元,帐面损失达2万美元。各种折算方法对现金的处理是相同的。存货的折算风险举例•已知美国某跨国公司设在英国的子公司有10万英镑存货,当时汇率为1英镑兑换1.6美元,若1年后1英镑兑换1.4美元,那么在母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上,不同的折算方法分别使该公司蒙受多少帐面损失?•解:(1.4-1.6)×10万=-2万美元•该子公司要承担2万美元的存货帐面损失。(当使用货币-非货币法计算时,对非货币性资产使用历史汇率折算,故该公司的存货在帐面上仍然是16万美元)固定资产的折算风险举例•已知美国某跨国公司设在英国的子公司有100万英镑固定资产,购进时汇率为1英镑兑换1.6美元,若1年后汇率为1英镑兑换1.4美元,其固定资产受到多少帐面损失?•解:100万×(1.4-1.6)=-20万美元•在使用现行汇率法的情况下,该子公司的固定资产蒙受了20万美元的帐面损失。在使用其他折算方法的情况下,其固定资产不会承担折算风险。三、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指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使企业计划收益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与前面的概念相比,该定义有两个需要注意的方面。•第一,它所针对的是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意料之中的汇率变动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风险。•第二,它所针对的是计划收益,由于意料之中的汇率变动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已经在计算计划收益的过程中加以考虑,所以经济风险并未包括汇率变动对企业收益的全部影响。•经济风险可分为真实资产风险、金融资产风险和营业收入风险三方面。第三节汇率风险管理策略一、完全避免汇率风险的管理策略二、消极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三、积极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一、完全避免汇率风险的管理策略•这种管理策略指企业在涉外业务中尽可能地阻止汇率风险的形成,或通过各种套期保值手段消除实际业务中发生的一切敞口头寸,以避免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损失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企业成为风险厌恶者可能由于企业具有特定的性质。例如,养老基金等经济实体对风险的承担能力十分有限,哪怕是微小的风险损失也会使企业丧失信誉,在资金来源和经营中出现严重困难。这样的企业将稳定经营作为衡量经理能力的首要标准,从而经理十分厌恶风险。这种风险管理策略的另一理论基础是,经理是生产和经营方面的专家,但是他们不了解汇率的运动趋势。因此,采用这种风险管理策略可以扬长避短,使经理集中精力搞好本职工作。二、消极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这种策略指企业对汇率风险采取听之任之的基本态度,勇于承担一切汇率风险的风险管理策略。如果汇率变动对其有利,它就获取风险报酬;如果汇率变动对其不利,它就承担风险损失。•这种风险管理策略的基础是,在汇率波动比较平稳的时期,汇率波动只是暂时性的且其上升和下降的机会相等。这样,即使在某段时间汇率波动给企业带来风险损失,但是在另一段时间汇率波动会给企业带来风险报酬。从长期看风险损失和风险报酬可以相互抵消,但是企业仍然在无为而治过程中获得了节约风险管理费用的利益。•这种风险管理策略要求三项基本的客观条件。第一,汇率风险管理措施的交易成本较高,风险管理明显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二,经济主体具有很强的抗御汇率波动的能力,短期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损失不会影响企业生产和经营计划的实现。第三,涉外业务在企业经营中只具有次要地位,汇率风险对企业的影响较小,从而建立汇率风险管理机构和采取避险措施将得不偿失。三、积极的外汇风险管理策略•这种策略指企业积极地预测汇率走势,并根据不同的预测对不同的涉险项目分别采取不同措施的风险管理策略。例如,在预期汇率变动对其不利时,企业采取完全或部分避险的管理手段;在预期汇率变动对其有利时,企业承担汇率风险以期获取风险报酬。•这种风险管理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汇率的短期或长期变动都有某种规律性,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们所认识。只要企业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正确判断出汇率的变动方向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汇率风险,那么它就可以有效地把握汇率变动带来的盈利机会,同时又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避免汇率变动给企业带来的消极影响。•这种风险管理策略要求两项基本的客观条件。第一,经济主体有很强的预测汇率变动方向的能力,可以在多数情况下做到准确预测。这又要求企业拥有信息网络和高素质专业人才等内部条件和经济环境相对稳定等外部条件;•第二,企业有较强的抗御汇率波动冲击的能力。这又要求企业控制敞口头寸的规模,否则大企业也无法承受汇率剧烈波动所带来的风险损失。四、制定汇率风险管理策略的基本原则1.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2.汇率风险管理服从于企业的总目标。3.全面考虑汇率风险。4.根据特定的约束条件采取不同的避险措施。第四节外汇风险管理工具一、货币选择法二、货币保值法三、提前错后法四、国际信贷法五、外汇交易法与国际信贷法的结合六、外汇交易法一、货币选择法•货币选择法指企业通过涉外业务中计价货币的选择来减少汇率风险的管理方法。1、本币计价法。选择本币计价可使经济主体避开货币兑换问题,从而完全避免汇率风险。但是本币对外国人来说是外币,这意味着该方法的前提是对方能够接受从而不至于使企业丧失贸易机会。2、可兑换货币计价法。企业采用可兑换货币计价本身并不能减少汇率风险,但是它使企业在预测汇率变动于已不利时,能够通过外汇交易将此后的汇率风险转嫁出去。3、硬币计价法。硬币指其汇率具有上升趋势的货币。出口商或外币债权人使用硬币计价,可以使自己得到汇率变动带来的利益。4.软币计价法。进口商或外币债务人选择软币计价,可以使自己避免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损失。但是,硬币和软币是相对的,硬币并非永远呈汇率上升趋势。因此,采用硬币或软币计价法要求人们对汇率走势有比较准确的预测,它并不能完全避免汇率风险。5、多种货币计价法。如果人们在经济合同中规定以多种货币计价,那么某种货币汇率上升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被其他货币汇率下降所抵消,交易双方都可以借此减少汇率风险。二、货币保值法•货币保值法指企业在涉外经济合同中使用对方可以接受的货币支付,同时用某种稳定的价值单位进行保值的汇率风险管理办法。1.黄金保值法。企业通过黄金保值条款将签约日的计价货币转换成一定数量的黄金,在支付日再将特定数量的黄金按当时金价转换成一定数量的计价货币。这样,无论计价货币汇率如何波动,都不会显著影响双方的收入或支出。其前提是黄金价格保持稳定。该方法盛行于固定汇率的黄金本位时期,当代黄金价格本身不断波动,黄金保值法已不能起到避险的作用。2.一篮子货币保值法。企业选择特别提款权或其它货币篮子对合同金额进行保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汇风险,因为货币篮子的价值是相对稳定的。3.硬币保值法。企业在贸易合同中允许对方用软币支付,同时要求对方按硬币对软币的汇率变动相应调整软币的支付数量。三、提前错后法•提前错后法指经济主体根据自己的汇率预期,通过提前或错后了结外币债权债务关系,来避免外汇风险或获取风险报酬。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外币债权人和出口商在预测外币汇率要上升时,争取延期收汇。2.外币债务人和进口商在预期外币汇率将要上升时,争取提前付汇。3.外币债权人在预期外币汇率将要下降时,争取提前收汇。4.外币债务人在预测外币汇率将要下降时,争取推迟付汇。•使用提前错后法,相当于双方达成一个附加的信贷契约。它涉及变相的利息支付,只不过其采取货款扣除的特殊形式,扣除比例由双方商定。•就防止外汇风险而言,提前结汇和错后结汇的作用并不相同。提前结汇可以提前消除外汇风险,但是,错后结汇具有投机性质。如果企业汇率预期发生失误,采用错后结汇法会蒙受更大的外汇风险损失。四、国际信贷法•国际信贷法指企业针对现有的外汇敞口头寸,通过国际借款或国际投资创造相同期限的反向外汇头寸以避免汇率风险的管理方法。•具体可以划分为国际借款法和国际投资法。国际借款法举例•英国某公司有为期半年的1000万日元的应收账款,如果在半年内日元汇率下降,它将蒙受损失。为避免这种汇率风险,它可以借入为期半年的1000万日元,并立即将其卖出得到相应数量的英镑。在半年后,它用日元应收账款归还日元借款。尽管它要支付半年的借款利息,但是它也提前半年得到相当于应收账款的资金。国际借款法可以使外币债权人将计划的未来外汇交易提前进行,从而可以避免风险。国际投资法举例•日本某公司有为期半年的10万英镑的应付账款,如果在半年内英镑汇率上升,它将蒙受风险损失。在汇率风险管理中它可使用国际投资法,即按当时的汇率买入10万英镑并用它进行为期半年的投资;半年后用收回的英镑投资偿付应付账款。尽管它得到了半年的利息收入,但是它也提前半年付出了日元。国际投资法可以使外币债务人将计划的未来外汇交易提前进行,从而可以避免汇率风险损失。‘五、外汇交易法与国际信贷法的结合•涉外经营企业最常用的综合性汇率风险管理方法是BSI法和LSI法。•BSI法(Borrow-Spot-Invest)•即:借款——即期外汇交易——投资法。指通过借款、即期外汇交易和投资的程序,争取消除汇率风险的风险管理方法。•LSI法(Lead-Spot-Invest)•即:提前结汇——即期外汇交易——投资法。指通过提前结汇、即期外汇交易、投资或借款的程序消
本文标题:外汇风险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8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