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管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核心考点(最终版)
1.研究的定义:研究就是发现那些所感知的现象背后所隐藏着的原理、原则的过程,是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包括思考和表述两个阶段。1.1思考过程:(1)思考过程本质上是将人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2)根据已经获得的信息资料认识等进行大脑的加工,从而创造新知识,特别是理性知识的过程。(3)思考过程可分逻辑思考过程、非逻辑思考过程。1.2表述过程:(1)表述过程本质上是将人的大脑已得的潜在知识转化为可以传递、保存、扩散的显在知识的过程。(2)表述过程不能离开语言(或文字,或符号)。(3)表述的目的在于将知识记载下来和传递给他人。2.华莱士模型及其扩展华莱士模型认为,科学研究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有研究者做的是纯理论研究,就是根植于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学术价值,成了模型的上半部循环:T—H—E—T;有的重视应用价值的研究,研究起源于观察,为根植于实践的研究,成果在于实用,初入研究之门的学生的研究属于模型的下半部:O—E—H。3.华莱士模型及其可能的短路4.华莱士模型的扩展:如果我们扩展一下华莱士模型,增加理论用于实践的再检验、再观察环节,就可能使研究过程变得更加完整,至少减少短路的可能性。5.开放性研究模型更关注理论的去向,理论的三个去向为:1.该理论的研究者继续今后的研究,不断推出新的、升级的研究成果,这种成果可以是完善、可以是质疑也可以是推翻原来的假说。2.研究者通过发表落实自己的著作权等权益,并为同行提供继续研究的前提。3.研究者通过应用于实践实现知识的价值,并使实践者在实践中检验和推进理论。6.研究的目的:6.1写论文的目的:一是为发现新知识,有价值于社会;二是为提升你自己,真正掌握科学或系统地发现问题、分析事物、表述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为拿文凭、评职称或者拿科研奖金。6.2搞研究的六大目的:(1)提升能力;(2)拿文凭、评职称;(3)创造知识;(4)积累知识资本;(5)满足兴趣;(6)享受求知快乐。6.3研究室一种天职。7.方法:技能、工具、知识7.1技能。所谓的科研能力也就是做科研的核心技能,有思考和解决问题技能、文案写作技能、演示表述技能、调研访谈技能、主持项目技能(组成科研小组而不是独自研究时)、时间管理技能等。7.2工具。有研究工具和表述工具。研究工具分为定性工具和定量工具两类。7.3知识。(1)事实类知识和原理类知识叫做内容类知识;(2)技能类知识和人际类知识叫做方法类知识;(3)制度类知识和伦理类知识叫做规则类知识。①内容类知识是指我们人类知识库里存放的知识,“是什么”和“为什么”。②方法类知识是指我们发现和处理内容类知识的方法、技能或工具。“怎么样”及“谁来做”③规则类知识不但约束了怎么做事,约束了什么人做事,更重要的是约束了研究同行和竞争对手:你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8.方法类知识的重要性:首先,只有发展了方法类知识,一个学科领域才能真正独立出来。其次,方法是内容的效率要素。9.孔茨将发展到他所在的时代为止的管理学,按研究方法的不同分成了12大类:(1)经验方法;(2)人际关系方法;(3)组织行为方法;(4)社会协作系统方法;(5)社会技术系统方法;(6)决策方法;(7)系统方法;(8)数理方法;(9)权变方法;(10)角色方法;(11)7S方法;(12)管理过程方法。10.六种认知方法11.研究的过程逻辑方法:归纳与演绎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基本逻辑方法。逻辑三段论法:因明三支作法:大前提:凡金属物皆能导电宗:铁能导电小前提:铁是金属物因:因铁是金属物结论:故铁能导电喻:现见所有金属物皆能导电12.辩证方法12.1辩证逻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以及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12.2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辩证逻辑最主要的方法。抽象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在思维中的反映,它作为逻辑的起点表现在思维过程中。具体是指思维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规定的完整的反映。13.科学研究13.1科学方法的四特性:(1)客观性(2)实证性(3)规范性(4)普遍性非科学方法的四特性:(1)主观性(2)思辨性(3)直觉性(4)普遍性13.2科学研究和非科学研究是兄弟关系。1对非科学研究不能完全排斥2不要迷信科学3科学并不都是严肃的4不能非把非科学研究搞成科学研究5先做科学研究,再做思辨研究。1.管理人假说:管理人是指遵循满意准则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管理人”假说最早是由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和满意准则是管理人假说的两个基本要素。2.经济学方法和管理学方法的对比:一般的经济学方法力图用一套方法解释所有社会经济现象,而管理学需要使用各种方法解决一个管理现象。管理学的科学性必须坚持以理论接受事实的验证的原则。3.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实现组织目标,管理研究的就是组织。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大致有四个层次:个体层次、团体层次、组织层次和组织间层次。4.人类的四种精神活动我们根据逻辑性和非逻辑性维度,刚性和柔性维度将人类的精神活动分为四种,这就是科学活动、实务活动、艺术活动和主义活动。5.科学方法体现为程序化和逻辑化,艺术方法体现为非程序化和非逻辑化。6.丛林状态6.1.管理丛林里热闹非凡:一百年的管理学历史,产生了精彩纷呈的管理学派学说理论方法和工具,孔茨将这种现象称为“管理丛林”。管理学界将管理理论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当代管理理论。6.2管理学学科名目繁多。7.现代管理学研究的三对基本范式,即科学主义观与人本主义观,理论管理观与应用管理观,定量管理观与定性管理观。8.科学主义观是指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研究管理中的“事”为中心的管理学流派群。人本主义观则是指用人文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研究管理中的“人”为中心的管理学流派群。9.研究的一般发展规律:先是探索性、描述性研究,再是解释性、规范性研究;先是由一人或少数人开拓一个管理学新领域,再是由大量研究者从各种角度做该领域的细化研究。由定性走到定量,这是管理学研究和知识成长的基本规律之一。10.定性和定量的转换逻辑是:现象——假说——构念——变量——指标——数据——结果。变量是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的关键。11.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框架所谓研究框架,是指研究者思考和表述自己的观点或研究成果的某种结构或系统。主要的研究框架有线性框架、分层框架、曲线框架、循环框架、平面四分框架和金字塔框架六种。1.伦理,指一定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规范及其相应的道德原则,讲的是人们的道德、信仰和价值标准的东西。2.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诚实客观原则(objectivity&honesty);合作共享原则(collegiality&sharing);知识产权原则(intellectualproperty);平等原则(fairness)3.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伦理原则无害性原则;知情同意原则;保密性原则;无欺骗原则4.科学研究的反伦理行为4.1剽窃和抄袭(plagiarism)(1)与他人某部(篇)作品的字句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这种“作品”会被认定为剽窃的作品。将别的作品翻译或者编译成其他的文字之后占为己有,这也是一种剽窃的行为。在正文中,无论任何时候,如果需要直接引用前人的一些句子或者段落,那么应该将直接引用的内容纳入双引号,通过注解或者其他方式显示作者的姓名和作品来源,这样做才符合直接引用的基本原则。(2)有些“作品”虽未与他人作品的字句完全相同或是基本相同,但在引用他人作品时已超过了规定的篇幅,这也是一种剽窃、抄袭。4.2欺诈(fraud)区分误差与欺诈:误差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诚实的错误,相反,欺诈则是明显竭力地欺骗和呈现错误的数据。欺诈行为的主要表现就是篡改、编纂实验的数据或者结果,如果一个研究者捏造或者修改数据以迎合自己的假说,那么就构成了欺诈的行为。1.选题原则:管理学研究选题应该考虑好奇、创新、趣味、纵深、价值、主流等六项基本原则。2.选题过程四个阶段:顾盼徘徊——头脑风暴——坚定立场——价值判断。①顾盼徘徊:选题过程实际是分两个层次的,一是选定研究范围,二是选定研究题目。前者是理论徘徊,后者是现实徘徊。③坚定立场:所谓研究的立场,就是你的研究目标所在,不能跟着资料数据和理论概念随意改变基本目标。④价值判断:选题需要遵守“三性原则”,那就是必要性、可能性和重要性。3.研究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起承转结”四个阶段。根据四个阶段的工作性质特点,我们可以将“起承转结”称为起意——承题——转述——结论八字方针。4.假说和论据4.1假说:假说是对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的因果性、必然性或规律性所作的一种需要进一步证明的假定解释。假说是新知识创造和理论发展的必由之路;4.2论据:假说要想让人们认可,或者要证明假说的正确性,就必须提供相应的论据。可以是数据、事实、逻辑、程序甚至价值观等;4.3假说的两个来源:现实和理论。5.构建研究5.1活着的现实——提出假说型研究假说一个是来自观察现实现象的努力,另一个是来自认真研读相关理论的努力,其中观察现实现象的努力更重要。从现实观察得出假说的研究叫做提出假说型研究5.2静止的理论——验证假说型研究偏向理论的研究者多是通过对已有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来萌发新的假说;还有的研究只是将别人的假说拿来,用新的数据资料做假说检验。6.管理学研究的参考资料主要有五类其一是事实性参考。比如经验材料、报道、统计报告等,从中发现新问题、新创意。其二是论文类参考。其三是专著类参考。其四是教科书类参考。其五是研究方法类参考。7.三种方法挖掘、梳理现实第一种是数据,即人们根据对现实观察测量所得到的定量数据来梳理,好比“称象”。第二种是记录,即人们将现实观察结果用详细具体的文字等描述记录下来,好比“摸象”。第三种是逻辑,即人们从现实观察中抽象出各种概念并建立起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好比“想象”。1.研究计划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研究该课题的目的(意义、任务)的说明;(2)对研究内容、研究类型、分析单位、理论假说的规定和说明;(3)对调查对象选取方法的规定和说明;(4)对资料收集方式的说明;(5)对资料分析方法的规定;(6)对研究进度、组织、经费等问题的说明。2.研究计划的一般内容2.1.YesorNo——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research)当研究者所选择的课题在过去很少有人探讨,尚未形成一致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时,或研究者初次从事这一类问题的研究,为更清楚了解问题的状况与现象2.2.What——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research)描述性研究旨在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状况、特点和发展过程做出客观、系统、准确描述,进而形成命题和假说。2.3.Why——解释性研究(explanatoryresearch)解释性研究也称为因果性研究。这种研究类型主要探索某种假说与条件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在认识到现象是什么以及其状况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楚事物和现象为什么是这样的。2.4.How——对策性研究(countermeasureresearch)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是需要“研究”的,只不过解决方案不必要具备理论的普遍性,而只要有能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就行。3.四种不同研究类型的特征4.分析单位管理学研究中的分析单位主要有:个人、二元体、团体(或部门)、组织、行业、社会五类。5.区位谬论与简化论5.1区位是指分析单位比个人大的群体、组织、社区等。区位谬论也被称为层次谬论、生态谬论,是指用一种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调查,却用另一种低层次的分析单位作结论。5.2简化论又称为还原论,是指用低层次特征来解释高层次特征,用局限于个人的资料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和特征。5.3要避免犯简化论及区位谬论这两种错误,关键的一点是要保证你在作出结论时所使用的分析单位,就是你运用证据时所使用的分析单位。6.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是指分析单位的属性与特征。组织是管理学研究的中心,其关键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结构、行为和绩效。或特征、意向或行为。7.确定时间维度从时间维度来看,管理学研究主要有截面研究和历时研究两种类型。8
本文标题:管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核心考点(最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0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