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路基工程总论1、路基: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和设计横断面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构造物2、路基工程的特点:工程数量达、耗费劳力多、涉及面广、投资高3、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断面尺寸符合设计标注;足够的强度;整体稳定性;水温稳定性4、路基受力强度:路基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抵抗变形能力)5、表征路基强度的指标:弹性模量0E、土基反应模量0K、CBR值(加州承载比)、抗剪强度指标。(前三种表征特定力学模型下土基应力与应变的关系)6、路基工作区:车辆荷载在土基中产生应力作用的这一深度范围。(车辆荷载产生的垂直应力1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自重应力2则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故1/2急剧变小)7、路基破坏形式:①路堤变形破坏:路堤沉陷、边坡溜方及滑坡、路堤沿地基滑动②路堑变形破坏:边坡剥落和碎落、边坡坍滑和崩塌8、路基破坏原因:不良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不利的水文与气候因素;设计不合理;施工合格9、引起路基潮湿变化的主要水源:大气降水、地表积水、地下水、水汽凝结成的水分10、翻浆:指的是春融时期由于土基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路面表面出现不均匀起伏、弹簧或破裂冒浆等现象,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排除不好或水位发生变化。11、冻胀:是由于土中水的冻结和冰体(特别是凸镜状冰体)的增长引起土体膨胀、地表不均匀隆起的作用。12、路基按干湿状态:干燥(1cc),中湿(2c1cc),潮湿(3c2cc),过湿(3cc)。要求路基处于干燥、中湿状态13、土的平均稠度:%100cpLmL式中:L(p)—土的液限(塑限)含水量,%p—在最不利季节,路槽底以下80cm深度内土的平均含水量14、路基临界高度:在最不利季节,当路基分别处于干燥、中湿或潮湿状态时,路槽底距地下水位或长期地表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图见P14)15、路基稳定性:路基在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下保持其强度的性质(水作用下→水温性;温度作用下→温度稳定性)。①整体稳定性:路基整体在车辆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不致产生过大的变形和破坏②强度稳定性:路基在水温等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下保持其强度16、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措施:合理选择路基断面形式,正确确定边坡坡度;选择强度和水温稳定性良好的土填筑路堤;充分夯实土基;搞好地面排水;保证路基有足够的高度,是路基工作区保持干燥状态;设置隔离层或隔温层,切断毛细水上升通道;采取边坡加固与防护措施17、路基土的分类:巨粒土(漂石、卵石);粗粒土(砾类、砂类);细粒土(粉质、黏质、有机质);特殊土(黄土、膨胀土、红黏土、盐渍质土、冻土)18、土的工程特性:①巨粒土:高强度,高稳定性;填筑路基,砌筑边坡②砾石:密实度好,好的强度和稳定性;填筑路基,中级路面,高级路面基层和底基层③砂土:无塑性,透水性强,毛细上升高度小,较大内摩擦系数,强大,水稳定性好,易松散,压实困难;级配适宜可用于路基填筑④砂性土:遇水干得快、不膨胀、具有足够粘结性、飞尘少⑤粉性土:易破碎,容易成为流动状态,毛细作用强烈,易冻胀,翻浆⑥黏性土:内摩擦因素小,粘聚力大,透水性小,吸水能力强,毛细显著,可塑性;充分压实后可形成路堤⑦重黏土:(塑性指数27的粘土类,性质与粘性土相似)。土作为路基建筑材料:砂性土最优,黏性土次之,粉性土为不良材料。第二章一般路基设计1、路基典型横断面形式:①路堤: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特点:设计线高于原地面线,排水通风条件良好,受水文地质影响小,施工质量易控制(应注意填料的选用与压实)②路堑:全部在原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特点:设计线低于原地面线,排水通风条件差,受水文地质影响大(应注意边坡稳定性及排水设计)③填挖结合:原地面横坡较大,且路基较宽时,一侧填筑,一侧开挖而形成的路基。特点:工程上经济,易发生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纵向开裂(应注意填方与山坡结合处的处治技术)(图见P28、29)2、路基的基本构造:①宽度:路面及两侧路肩宽度之和②高度:路基设计标高与路中线原地面标高之差(亦称施工高度),即路堤的填筑厚度或路堑的开挖深度。(路基设计标高通常以路基边缘为准)③边坡坡度:用高度H与宽度b之比表示3、路基地面排水设备及作用边沟:设在挖方路基的露肩外层以及矮路堤的外侧。走向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截水沟(天沟):设在挖方路基的边坡坡顶5m以外和山坡路堤上方合适地点。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水流冲刷排水沟:排除路基中各类水源到桥涵出或指定的地方。引水跌水井和急流槽:纵坡坡度>10%,水头差大于1m的陡坡路段。用于陡坡地段排水倒虹吸和度水槽:水流需横跨路基,又收到高度限制时4、地下排水设备及适用条件盲沟(暗沟):适用于排水量较小,距离较短,坡度不大的情况。拦截流向路基的层间水;降低地下水位;拦截和排除路堑下面层间水或小股泉水渗沟:结构与盲沟相似,当水流较大,埋置深度较深时。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渗井:将水流引入更深的含水层中。汇集离地面不深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使其渗入更深的含水层中,以降低上层的地下水位或全部予以排除,疏干路基5、坡面防护的类型:植物防护、矿料防护、砌石防护6、植物防护的类型与适用条件:①种草:边坡坡地<1:1,土质适宜种草,不浸水或短期浸水,地面径流速度≤0.6m/s.②铺草皮:冲刷比较严重,边坡较陡,0.6m/≤径流速度≤1.8m/s③植树:堤岸边的河滩上,降低流速,促使泥沙淤积,防水直接冲刷路堤。允许流速>1.8m/s7、矿料防护类型与适用条件:①抹面:石质挖方边坡,岩石表面易受风化,但比较完整,尚未剥落②喷浆:易受风化而坡面不平整的岩石挖方边坡③灌浆,勾缝或嵌补:比较坚硬的岩石坡面,为防水渗入缝隙成害,视缝隙的深浅和大小,分别予以灌浆、勾缝、嵌补④灌浆防护:适用于坚硬但裂缝较深和较宽的岩石边坡,借砂浆的胶结力,使坡面表层成为防水的整体8、砌石防护类型与适应条件:①石砌护坡:用于土质或风化岩路堑或土质路堤边坡的坡面防护,亦可用于浸水路堤及排水沟的冲刷防护②护面墙:常用于严重风化破碎的岩石挖方边坡第三章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1、引起边坡滑塌的原因:边坡土质、水的活动、边坡的几何形状、活荷载增加、地震及其他振动荷载2、使用前提(适用条件):①直线法:适用于由砂土或砂性土组成,抗力以摩擦为主,滑动面为平面的路堤或路堑边坡,以及原地面为单一倾斜的陡坡路堤的稳定性验算②圆弧法:适用于一般粘性土组成的路堤或路堑边坡的稳定性验算③不平衡推力传递法:适用于滑动面为折线或其他形状的边坡稳定性验算3、浸水路堤:修筑在桥头引道、河滩及河流沿岸,受到季节性或长期性浸水的路堤4、浸水路堤的特点:稳定性受水位降落的影响(堤外水位下降速度愈快,边坡稳定性愈低);稳定性与路堤填料透水性有关第四章挡土墙设计1、挡土墙:一种能够抵抗侧向土压力,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2、挡土墙组成部分:墙顶、墙面、墙趾、墙背、墙底、墙踵、墙背倾角3、挡土墙用途:①在路堑地段,若开挖后的路堑边坡不能自行稳定,可在坡脚处设置挡土墙,以支撑边坡,降低挖方边坡高度,减少挖方数量,避免山体失稳坍滑②在地面横坡较陡,填筑路基难以稳定,或征地、拆迁费用较高的的填方路段,可在路肩或填方边坡的适当位置设置挡土墙,以收缩路堤坡脚,减少填方数量或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保证路堤稳定性③对于沿河路基,为避免沿河路基挤缩河床,防止水流冲刷路基,可在沿河一侧设置挡土墙④在某些挖方路段,原地面有较厚的覆盖层和滑坡,可在路堑边坡上方设置挡土墙,防止山坡覆盖层下滑和抵抗滑坡⑤设置于隧道洞口的洞口挡墙和桥头的桥头挡墙4、挡土墙分类:①按墙的位置:路堑墙、路堤墙、路肩墙、山坡墙②按墙体材料:石砌挡土墙、砖砌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③按墙体结构形式:重力式、恒重式、半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锚杆式、柱板式、垛式5、常见的重力式挡土墙组成部分:墙身,基础,排水设施,伸缩缝组成6、墙身断面形式:(按墙背倾斜方向)仰斜,垂直,俯斜,凸形折线式,恒重式7、挡土墙基础埋深的要求:①应保证基底土层的容许承载力大于基底可能出现的最大应力②应保证基础不受冲刷③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应将基础埋置到冰冻线以下,以防止地基因冻融而破坏。(针对于这些要求的规定见P91)8、排水设施:①地面排水:防止地表渗入墙背土体或地基。主要措施包括:在墙后地面设置排水沟、夯实地表松土,比要时采取封闭处理;对路堑挡土墙墙趾前的边沟予以铺砌加固等②墙身排水:为了迅速排除土内积水。方法是:在浆砌挡土墙墙身的适当高度设置一排或数排泄水孔9、沉降缝(作用):防止墙身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断裂伸缩缝(作用):防止墙身因圬工砌体硬化收缩,或温度变化所产生的温度应力引起开裂10、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布置:①沿墙身长10-15m布置,以及挡土墙与其他建筑物链接的时候布置伸缩缝②挡土墙高度突变或者地质,水文条件变化的时候布置沉降缝③挡土墙折线布置时,折线处布置沉降缝11、加筋挡土墙特点:施工简便、快速,节省劳动力;为柔性构造物,能适应地基的轻微变形和具有较强抗震能力;占地少、造型美观;造价比较低12、筋带的作用:承受垂直荷载和水平拉力,并与填料产生摩擦力13、筋带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抗拉能力强,延伸率小,蠕变小,不易产生脆性破坏;与填料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耐腐蚀和耐久性好;具有一定柔性,加工容易,接长及与墙面板的连接简单;使用寿命长,施工简便第五章土质路基施工1、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按技术特点分):人工及简易机械化、综合机械化、水利机械化、爆破2、路基施工的主要内容:挖掘路堑,沿路线纵向或横向运土,填筑路堤,压实土基,整平路基表面,修整路基边坡,修筑路基排水及防护措施等3、土质路基施工前,对天然地表的处理(路基基底的处理):①对于密实稳定的土质基底,当地面横坡缓于1:10~1:5时,需铲除地表草皮、杂物,除去积水和淤泥后再填筑;当地面横坡为1:5~1:1.25时,在清除草皮杂物之后,还应将坡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台阶顶面做成内倾2%~4%的斜坡;当地面横坡陡于1:1.25时,应根据土质情况,进行个别设计,特殊处理②对于覆盖层不厚的倾斜岩石基底,当地面横坡为1;5~1:1.25时,需挖除覆盖层,并将基岩挖成台阶;当地面横坡陡于1:1.25时,应进行个别设计,特殊处理③当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需经认真压实后才能填筑;对于水田、塘堰,需预先将基底疏干,必要时采取挤於、换土等措施,将基底加固后再行填筑4、路堤填筑:分层填筑,纵向填筑,混合填筑5、路堑开挖方案(按掘进方向):横向全宽挖掘法、纵向挖掘法、混合法6、路基压实的原因:路基施工破坏了土体的天然状态,致使其结构松散,颗粒重新组合。土基压实后,土体的密实度提高,透水性降低,毛细水上升高度减小,防止了水分积聚和侵蚀而导致的土基软化,或因冻胀而引起的不均匀变形,从而提高了路基的强度和水温稳定性。7、压实度:工地上压实达到的干重度与用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该路基土的最大干重度0之比,用K表示:%1000K显然,压实度是一个以0为标准的相对值,意为压实的程度8、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因素:内因—含水率、土质情况;外因—压实功能、压实工具和方法9、压实度评定指标:压实度平均值、压实度代表值10、如何判断路基压实的质量:用灌沙法测压实度。用弯沉实验测其弯沉值。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就合格第七章路面工程总论1、路面: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2、路面应具有的性能:强度和刚度、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不透水性(抗透性)3、路面横断面组成:行车道、硬路肩或土路肩4、路面横断面形式:槽式、全铺式5、路面结构层位及功能:定义作用特点(要求)面层路面结构最上面的一个层次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振动冲击力,并受降水、气温等因素影响较高的强度、抗变形能力、温度稳定性、水稳定性、平整度、表面抗滑性、耐磨性、抗渗水基层面层的下卧层承受由面
本文标题:路基路面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15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