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学校运动团队的风险管
南大體育學生篇一般論述學校運動團隊的風險管理運動與健康研究所刁小倚壹、前言追求健康是現在全民共同的趨勢,一般大眾相信適當強度的規律運動有助於身心健康的促進,更能預防諸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許多現代民眾常見的慢性疾病的發生。然而,隨著運動參與的時間增多,發生運動傷害的機會也隨之增加,顯然大眾所必須承擔的風險也相對提高,Hart&Ritson(1993)也認為受傷(Injury)被視為是參與體育運動的潛在風險,雖然參與運動有其健康上的必要性,但隨之而來可能發生的風險將概括承受,如何杜絕危機而能妥善運用風險管理做好事前的規劃、防範工作必定成為將來運動參與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不僅在職業競賽及大型運動賽會中頻傳事故之外,體育活動在學校中所發生的運動意外傷害也時有所聞,根據教育部統計西元二000年國內各級學校學生運動猝死人數為二十六人,二00一年學生猝死人數高達三十九人,以學校運動團隊而言,若在缺乏一套完善的防護措施的狀況下進行訓練,以單次活動計,其遭受風險機率必較職業選手為高,個人人身安全將遭受危害。現階段各級學校運動場地設施大多對外開放,以便提供社區內民眾體育活動之用,故國人在進行身體活動的場地大多為學校校園,由於學校體育設備及場地常因經費問題而未受到重視,許多未達報廢年限設備因過度使用而損毀或其他原因造成不堪使用,卻因缺乏經費無法維修,形成校園中另類的危險殺手,校園中運動意外事件案例層出不窮,例如聯合報(民90)報導:學校籃框被人拉住灌籃,球架折斷造成籃板砸死學童;中國時報(民91)報導:一名學生於台北市立體育場外圍,將手球門當成單槓玩耍,球門倒下壓中該生胸部,送醫不治。兩例皆發生在校園中且起因皆為設施不佳及不當使用所造成,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場地設備傷害事件皆發生在學校校園,而使用該場地最多的是該校運動團隊,換言之,我國有許多學校運動團隊的訓練是每天在令人擔心的場地設施下進行。150一般論述學生篇南大體育配合目前教育部公佈從九十二年起推行「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政策,讓每位學生自小學開始至少學會一項運動技能,成為終身運動的項目,並養成主動運動的習慣,使各級學生參與規律運動的比率每年提高3%;且各校至少組成三個運動社團及一個運動代表隊,並參加各級運動競賽,進而養成學生終身運動的習慣,確保學生運動權利,提高學生的生活品質。教育部體育司(民91)決策執行者在執行政策時應擬定一套完整的防護措施,根除問題發生時才要開始補救的處理方式,「防範勝於治療」是杜絕危機的最佳方法,因此,加強學校運動團隊的風險管理更是不可或缺。除此之外,執政者及學校也應釐清學校體育課的風險管理與學校運動團隊的風險管理,擬出詳盡的規劃及措施。本文目的主要為提供學校運動團隊組織之相關人員能運用風險管理策略,預先規劃事前防範工作及事後積極補救措施,以其降低運動團隊所面臨的運動風險。貳、風險管理在學校運動團隊的重要性一、基於安全的需求(一)運動團隊成員面臨的人身風險近年來職業運動風行,而單次職業賽的舉行,其場地設備的維護、訓練員對選手身體狀況的掌控乃至受傷時醫療團隊的救護工作皆能各司其職,縝密而環環相扣,深怕稍有不慎即危及選手多年的訓練成果及日後運動生命,雖如是也,仍有不時的意外發生,顯示出運動教練對於選手身心狀況的調整以及掌控實有待重新審視。以職業、奧運選手、團隊選手為例之傷亡事件表傷亡事件資料來源倫敦大北半程馬拉松兩選手死亡。(聯合報,1996/09/17)美式足球超級盃表演節目「高空彈跳」選手失手墜地死亡。(中國時報,1997/01/26)151南大體育學生篇一般論述英國奧運選手查爾斯在澳洲帆船賽未尋獲。(聯合報,1998/12/29)台北體院橄欖球隊對員在練習賽中猝死。(中央日報,1999/12/22)1988年美國女排主攻手海曼、2001年中國大陸男排國手朱剛運動猝死。(北京青年報,2001/01/06)喀麥隆足球明星福伊運動猝死。(自由時報,2003/06/28)(二)學校運動團隊成員的增加學校應落實配合推行「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政策以促進運動風氣,增進學生體適能及運動技能水準,進而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以達身心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翁志成(民83)指出:透過學校運動團隊可以培養學生從事運動的興趣,廣增運動人口,學校運動團隊的組訓包括兩各層次,一是「運動社團的推廣」,著重運動興趣的推廣,運動人口的增加,運動健康的獲得等;另一是「運動代表隊的組訓與參賽」,著重運動競技水準的提升,追求勝利與榮譽感,能為校、為國爭光。訂定一套合理的風險管理辦法是必要的配套措施,隨著運動參與人數的激增,關於人身安全的需求及因應策略的建立更形重要。二、學校運動團隊組織之相關人員須擔負責任風險運動意外事故的發生常牽涉法律訴訟,訴訟範圍從學校體育到職業運動層出不窮,且涉及處分概括民事責任、刑事責任及行政責任,由於運動本身具潛藏風險,即使是最安全的運動環境仍無法完全避免意外。團隊指導者的責任包括了適當的訓練課程、提供團隊學習者安全的學習環境、正確的指導學習者使用體育器材、善盡督導責任及防止學習者從事危險性的活動。Hart&Ritson(1993)舉出指導者因測驗場地安排不當,而捲入訴訟的案例,就是一個不當課程設計的最佳借鏡。因此,學校體育經營的管理者、身處於第一線的運動團隊指導教師及教練,應運用風險管理來維護學習者的生命安全,否則將擔負運動意外事件所牽扯的法152一般論述學生篇南大體育律責任。三、學校運動團隊為培養競技選手的主要基本機構落實學校體育發展計畫可提升運動競技水準,從選拔運動人才至培養優秀競技選手,學校運動團隊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各階段的基本技能、技術有賴教育的培訓,使有興趣及擁有運動天賦的學生能透過運動團隊的栽培發揮潛能,進而成為優秀選手為校、為國爭光。選手在參與運動比賽的同時,除了最高榮譽的爭取之外,在道德教育、社交的能力、學生身體適能等方面也能藉由運動團隊教育而獲得,以達到身心發展平衡的教育目標。教育部為推展「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政策調查各類運動社團及代表隊的現況:學校最普遍設置的運動社團,前十個項目依序是籃球、羽球、桌球、田徑、跆拳道、排球、運動舞蹈、武術、游泳、足球;運動代表隊成立最普遍的前十個項目依序是田徑、籃球、桌球、排球、跆拳道、游泳、羽球、柔道、網球、足球。以高級中等學校籃球聯賽為例,中華民國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總會公佈歷經十多年之經營,參賽球隊自伊始之129隊,逐年提高至88學年度的269隊,成長率達109%。其過程除了培養出無數優秀籃球運動員進入國家青年隊、國家代表隊,在國際體壇為國爭光外,於國內亦形成屬於HBL特有的蓬勃景況,且時刻牽動青年學子熱愛籃球的心。參、學校運動團隊風險管理的意義及功能本文除了探討風險管理在學校運動團體的重要性之外,對學校運動團隊風險管理的意義及功能更應了解,以其能進一步妥善應用風險管理的策略。一、風險管理的意義風險管理係透過對風險的認定、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使風險所致之損失達到最低程度的管理方法。在危險發生之前事先加以評估與預測,並針對評估過的危險性建立一套防範與傷害發生的處理方法。如果運動管理部門以確實做到各種安全管理上應盡的責任,不但可以降低運動場地運動傷害的發生率,若有意153南大體育學生篇一般論述外亦可輕易的證明並非管理過失造成的傷害(劉碧華,民84;Christiansen,1986;Buisman,Thompson&Cox,1992)。風險管理至少應包括安全維護、意外防範及完善的保險政策(鄭志富,民87)。二、運動團隊的風險管理功能風險管理應在學校運動團隊中落實,讓所有學校運動團隊組織之相關人員有所保障,發揮風險管理的正面功能,筆者茲以宋明哲(民79)的風險管理功能歸納出運動團隊的風險管理的功能,並區分三方面探討:一、對學校而言(一)可增進體育活動管理績效。(二)可增加學校運動團隊組織相關成員的信心(如行政人員、指導者、學習者、家長)。(三)可減少不必要的財產損失。(四)減少法律訴訟案件。(五)避免公眾對學校的負面形象。(六)提升運動品質。(七)風險管理計畫不能完全避免意外發生,但能有效掌控風險,減少事件發生頻率及傷害程度。二、對家庭而言(一)節省家庭或個人保險費之支出,但保障不至減少。(二)不因意外發生而加重家庭中負擔生計者的負荷,可因正常工作而維持生活水準。(三)減低因意外傷亡而促使家庭破碎的人口。三、對社會而言(一)風險管理對學校或家庭均有效益,使其於受損後得以迅速恢復從而使社會成本降低因而增進經濟效益,整個社會之福利水準自然增加。(二)學校運動團隊意外事故的減少,必能擴展學校運動團隊的隊數,增加運動的人口,基於社會大眾對安全的需求,能有一套安全防護的措施,必能獲得正面的評價。154一般論述學生篇南大體育肆、運動團隊的潛在風險及風險管理程序一、風險的來源包括下列幾項因素:(一)運動團隊的活動性質體育運動項目、內容依不同的性質、強度及參與者不同的程度,參差著不同等級的危險,而運動風險高的運動團隊如棒球、籃球、足球、手球、跆拳道、柔道等屬接觸性運動;運動風險低的運動團隊如田徑、羽球、桌球、排球、網球、舉重、武術、游泳、舞蹈等屬非接觸性運動。一般而言,參與接觸性運動項目風險高於非接觸性運動項目,而非接觸性運動項目仍潛藏不確定因素的風險。如何引導學生避免運動團隊的運動項目選擇不當,應依年齡規劃適當的團隊項目及適當強度的身體訓練。(二)場地設施及器材包括運動場地規劃不當、場地燈光照明不足、場地損壞未能及時標明及警告、場地損壞未能及時修檢、安全設施不足、運動器材維護及保管不周、運動器材老舊、運動器材本身瑕疵、醫療器材及醫護能力不足等因素(董至聖,民91),易提高風險的發生率。(三)相關人員政策執行者及學校管理者未能擬定一套有效的風險管理及危機處理程序、學校運動組織相關人員無具備風險管理知識、指導者專業素質不足、學校成員多數人無急救之基本技能、指導者以成人的價值觀強迫學生過度的體能訓練、體育班無聘請專業的運動防護師、運動處方不良、指導者不當體罰等。(四)運動參與者學習者過度自信及過度練習、違反運動規則、未經身體檢驗而參與團隊訓練、不擇手段的追求勝利、身體不適卻參與訓練課程、自我要求壓力過高、情緒控制欠佳引發暴力事件等。(五)其他運動比賽缺乏風險管理機制、移地訓練缺乏防護措施、前往比賽地點途中發生意外事故等。155南大體育學生篇一般論述二、風險管理程序依Head&Hom舉出風險管理程序之五個步驟、彭小惠(民92)等提出風險管理的程序簡要歸納如下:一、風險認定所有運動團隊的活動性質、場地設施及器材、相關人員、運動參與者等具有潛在風險,必須事先指認出風險所在,才能進一步提出風險管理計畫。二、風險評估根據指認出的風險做進一步的確認,並分析風險的發生頻率與發生後預計傷害的嚴重性提出有效對策,建議採用n×n風險認定方格圖,藉以了解意外事件發生的機率與嚴重程度(江澤群、林國瑞,民89;Gray,1991)。三、選擇對策風險經過評估後,依據其發生的頻率及傷害程度採取有效對策:包括規避風險、保留風險、降低風險、轉移風險等策略。四、執行對策選擇有效對策後,透過風險管理委員會確實執行因應計畫及策略,使理論不為空談,以備預防可能的意外事件。五、檢討與修訂由於組織內部與外界環境不斷變動,因應風險的對策須視實際情況而變動,定期召集會議並評定成效,必要時調整處理風險之對策,在不斷的檢討與改進之下,才能保障所有運動參與者及相關人員的安全。伍、風險管理在學校團隊的運用及建議一、建立運動保險的觀念「運動意外傷害保險」之規劃,目的在使國內體育運動界減少因參與運動而發生意外傷害,縮短了運動人才之運動壽命,降低運動技術水準及防止運動人才損失(李仁德,民84)。每個運動團隊的參與者都應投保運動保險,保險給付範圍應從簡單的受傷到終身殘障的支付,良好的保護政策為風險管理體育活動的必156一般論述學生篇南大體育要條件,為避免意外事故發生後,因沒有運動保險計畫而使參與者須付龐大醫藥費用,體育組應給運動團隊參與者每人一份保單,確保投保名單才能協助選手得到良好的照顧,
本文标题:学校运动团队的风险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2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