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草业122班:朱健祥地被植物地被植物的定义地被植物的分类常见地被植物栽培管理Contents目录Contents目录010203地被植物的定义地被植物的分类常见地被植物地被植物定义地被植物是指那些株丛密集、低矮,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植物。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地被植物定义在地被植物的定义中,使用“低矮”一词,低矮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此,又有学者将地被植物的高度标准定为1m,并认为,有些植物在自然生长条件下,植株高度超过1m,但是,它们具有耐修剪或苗期生长缓慢的特点,通过人为干预,可以将高度控制在1m以下,也视为地被植物。国外的学者则将高度标定为“Fromlessthananinchtoabout4feet”,即从2.5cm到1.2m。地被植物分类灌木类地被植物草本地被植物矮生竹类地被植物藤本及攀援地被植物蕨类地被植物其他一些适应特殊环境的地被植物地被植物分类灌木类地被植物,如杜鹃花、栀子花等地被植物分类草本地被植物,如三叶草、马蹄金、麦冬等地被植物分类矮生竹类地被植物,如凤尾竹、鹅毛竹等地被植物分类藤本及攀援地被植物,如爬山虎、金银花等;地被植物分类蕨类地被植物,如凤尾蕨、水龙骨等地被植物分类其他一些适应特殊环境的地被植物,如适宜在水边湿地种植的慈姑、菖蒲等,以及耐盐碱能力很强的蔓荆、珊瑚菜和牛蒡等。地被植物的养护管理由于地被植物的特点是成片的大面积栽培,一般不允许、也不可能精细养护,只能以粗放管理为原则。现将地被植物的养护管理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抗旱浇水二、增加土壤肥力三、防止水土流失四、防止空秃五、修剪平整六、更新复苏七、地被群落的调整与提高地被植物的养护管理一、抗旱浇水地被植物一般为适应性较强的抗旱品种,除出现连续干旱无雨天气,不必人工浇水。当年繁殖的小型观赏和药用地被植物,应每周浇透水2至4次,以水渗入地下10至15厘米处为宜。浇水应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后进行。地被植物的养护管理二、增加土壤肥力地被植物生长期内,应根据各类植物的需要,及时补充肥力。常用的施肥方法是喷施法,因此法适合于大面积使用,又可在植物生长期进行。此外,亦可在早春、秋末或植物休眠期前后,结合加土进行微施法,对植物越冬很有利。还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地的堆肥、厩肥、饼肥、河泥及其他有机肥源。注意,所有堆肥必须充分腐熟、过筛。施肥前,应将地被植物的叶片剪除,然后将肥料均匀撒施。观赏、药用地被植物,一般每亩施肥500公斤。地被植物的养护管理三、防止水土流失栽植地的土壤必须保持疏松、肥沃,排水一定要好。一般情况下,应每年检查一两次,暴雨后要仔细查看有无冲刷损坏。对水土流失情况严重的部分地区,应立即采取措施,堵塞漏洞,否则流失之处,会继续扩大,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地被植物的养护管理四、防止空秃在地被植物大面积栽培中,最怕出现空秃,尤其是成片的空秃发生后,很不雅观。因此,一旦出现,应立即检查原因,翻松土层。如为土质问题,应采取换土措施,并以同类型地被进行补秃,恢复美观。地被植物的养护管理五、修剪平整一般低矮类型品种,不需经常修剪,以粗放管理为主。但由于近年来,各地大量引入开花地被植物,少数残花或花茎高的,须在开花后适当压低,或者结合种子采收适当整修。地被植物的养护管理六、更新复苏在地被植物养护管理中,常因各种不利因素,成片的出现过早衰老。此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对表土进行刺孔,使其根部土壤疏松透气,同时加强肥水。对一些观花类的球根及鳞茎等宿根地被,须每隔5至6年进行一次分根翻种,否则也会引起自然衰退。地被植物的养护管理七、地被群落的调整与提高地被植物栽培期长,但并非一次栽植后一成不变。除了有些品种能自行更新复壮外,均需从观赏效果、覆盖效果等方面考虑,人为进行调整与提高。
本文标题:地被植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26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