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普通发展学》第十二章自然资源管理与发展
第十二章:自然资源管理与发展一、自然资源管理的基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然资源指在一定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的总称,通常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与生物资源。自然资源是一个相对概念。自然资源的特点重要性有限性变异性区域性整体关联性可调节性自然资源管理自然资源管理是指人们按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多种手段,对自然资源在各社会集团和各时间阶段的合理分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进行组织、协调、规划和监督活动的总称。自然资源管理的变迁1、20世纪50年代海洋与渔业资源退化2、60年代“公地悲剧”3、80、90年代社会共有资源管理二、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发展相关理论保护和发展实践第一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保护的概念:保持、保卫、维持、改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关于自然资源保护的认识(一)生态伦理学层次:强调人与其他物种的平等(二)可持续发展层次:强调不降低自然资源的潜力和效率(三)经济含义层次:强调高效、合理、有序地利用资源二可持续发展的起源与概念(一)可持续发展的起源背景:人口增长与工业发展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使人类不得不考虑地球的承载能力。1.卡尔森的《寂静的春天》:对传统观念和行为的反思2.《只有一个地球》和《增长的极限》:提出了人类与地球必须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的观点;证明了传统人口增长方式不能持久。3.《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技术进步使自然资源枯竭;并造成垃圾增多和混乱。4.《我们共同的未来》: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5.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1.“可持续性”的定义基本要求是保持自然资源总量不变或提高*希克斯·达尔:经济上是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收益;生态上是生物物理系统的稳定;社会文化上是保持社会和文化体系的稳定*赫尔曼·戴利:资源使用的速度不超过再生;非再生资源的使用不超过其他可再生替代物的开发;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不超过环境的自净容量*摩翰·穆纳辛格等:生态系统不随时间衰退;可持续生态系统可以无限保持永恒;保持生态系统的潜力。主张人类活动的影响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伊斯梅尔·萨拉格丁:留给后代的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和不少于这代人所拥有的资本总和。(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不超出支持它的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⑴强调发展:满足人类需求⑵强调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⑶强调公平:当代人之间与代际之间第二节保护与发展相关理论一自然保护区与发展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是保存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手段;其管理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和社区共管逐渐转变1.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方式:由政府投资,通过技术人员的规划和论证来划定区域,然后建立相应的保护机构进行日常的资源监测和管护工作的管理方式。缺点是缺乏社区的参与。2.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CooperativeManagment)是社区群众和保护区管理部门共同参与保护区建设和周边发展的一种运行机制。目的是谋求公共利益和生存的共赢。二社区资源管理与发展社区自然资源管理方法是在国家从上至下的、中央集权的或官僚的资源管理方式低效或失败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管理模式。㈠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⑴社区⑵参与⑶社区自然资源管理基本假设:社区的适应性、代表性、对当地的生态更加了解、责任感等㈡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的基本要素1.管理机制的建立制定一套受益群体特别是社区内成员共同理解和接受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可以克服国家资源管理机制的不足,增强社区管理资源的权力、责任和义务。2.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单凭国家或者社区的能力难以使自然资源得到良好的管理,二者需要建立一种密切和灵活的合作关系。在社区现有的能力和现实利益的基础上,由国家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提供的机构联系为补充。3.赋权4.能力的培养5.性别主流化第三节保护和发展实践一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一)联合国的努力(二)中国的努力二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实践自然保护区(中国):国家为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拯救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和进行科学研究,长期保护和恢复自然综合体及自然资源而划定的特定区域。三社区资源管理的发展实践事例:乡土知识、生物多样性和社区生计“加强乡土知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项目介绍王愉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CBIK)传统知识部项目基本情况介绍项目名称:加强乡土知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项目时间: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资助方: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合作机构:–楚雄州彝文研究所–红河州民研所/哈尼学会–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乡土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个体水平群体水平乡土: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适应特定地区;处于变化中•实践和技能(手)•宇宙观价值观(心)•认知、想法(脑)•组织(谁决定集体事情:寨老会、户长会)•管理(如何管理共同资源:鸡棕山承包)•传播(一代人到另一代,同代人间的学习)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种群/物种水平(SpeciesDiversity):--不同种的动物、植物、野生菌等遗传水平(GeneticDiversity)--不同品种的农作物(洋芋品种)群落/生态系统水平(Community-EcosystemDiversity)--不同土壤、植被类型(坡地、平地、鸡棕山、树林、灌木林,“2400以上无竹,2400以下无兰”)生计生产资源生产方式活动例如:采集草药/菌生产资源:野生草药/菌生产方式:采集活动:某日到某座山去采集--加工--1、到集市去卖2、留着自己家用结果:--1、得到现金收入,可以去购买所需物品--2、有病时能得到治疗/满足自家对食物的需要生计生物多样性乡土知识项目目标参与式项目活动项目内容6个项目点的农民实验案例研究能力建设和网络–种子交流会和参观、访问出版和对外宣传各项目点的分布滇西北海拔1800-4000维西县塔城乡海尼村委会傈僳,麻里麻萨(纳西),藏族滇中高原海拔1500-3500南华县五街乡咪黑们村委会彝族滇东南海拔300–3000红河县甲寅乡老博村委会乐育乡坝美村委会哈尼族金平县金水河乡太阳寨瑶族在项目点组织的活动--加强乡土知识,在生计中使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1.技术创新和农民实验2.农民苗圃3.能力建设4.农民网络*.技术创新实验(PTD)的原则选择标准:对环境友好、基于本地、对生物多样性有帮助及群众受益。实验由农民决定。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在不同的项目点、不同农户中产生了不同的活动。以土专家为主来开展实验。组织、记录、评价和扩展实验由各项目点的工作组来完成。当地部门(彝文所、州民研所、乡政府等)监督和协助各地工作。1.技术创新和农民实验(PTD)例:咪黑们的竹子种植为什么种竹子?作为豆杆,替代原来的杂木杆保护森林(松茸)竹子有多种用途在文化中也有特殊含义和用途当地野生竹子资源并不多知识来源:2002年部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项目组织的培训,在滇西北看到当地人用竹子做豆杆,比较后认为咪黑们也可以这样做。如何种?2002-2003年尝试从野外移植-有37户参加。2004年尝试引入外地竹种-所有农户都参加了。这个品种适合当地吗?是否能适应当地较高海拔和冷凉气候是不是能满足当地人对竹子的期望—豆杆、编织是不是所有人家都一样的管理管得好的有什么经验,如何传播2.农民苗圃支持本地专家搞苗圃集体苗圃让本地专家先掌握技术,之后由他把技术传给其他村民集体管理、集体学习、集体受益如:老博项目点的集体苗圃地3.能力建设和网络村民实验工作组能力建设乡政府、机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3.在各项目点的能力建设--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是项目的最终目的3.1技术培训3.2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展览3.3文化活动3.4种子交流会3.5参观、互访交流3.6项目活动本身的过程—参与式3.1技术培训海尼的核桃嫁接培训老博的八角培训咪黑们竹子种植介绍3.2彝族文化与生态保护展览3.4种子交流会种子交流会是保持农业多样性的一个途径,是就地保护的一个重要方法。农民向参观者展示他们的种子,分享经验,与其他展示者交换种子。一般时间持续半天,50-100个来自不同村子的农民参加。应在收获后或耕种前组织。1.希望通过种子交流会促进本地的农作物品种多样性‼外来的种子对村民更有吸引力2.希望在交流会上促进“土专家”之间的经验交流‼种子交流会中的互访更为引人注目与当地节日或集体活动联系起来更有意义妇女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品尝等直观的感受很有说服力种子交流会组织经验3.5互访咪黑们太阳寨坝美老博海尼勐宋禄劝3.5种子交流和互访总结11.通过不同的野生蔬菜和草药及部分经济果木的驯化实验和示范种植,增加了收入的来源,缓解了人们到野生环境采集而造成的影响,从而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并且,通过这种参与式技术开发的方式促进当地乡土知识的革新和发展。2.外来研究人员的参与式研究,增强了村民对自我乡土知识的认识,更促进了外界对乡土知识价值的认同。总结23.农户自己实验的方法使得当地人自己研究自己的发展策略,并通过网络的形式来促进交流。4.通过参与式项目规划及由村民组成工作组管理项目的方式实现了对项目点村民的赋权,让他们能自主地、独立地、自决地规划和实施与自己乡土知识传承和发展以及生计发展有益地项目活动。总结35.加强了与基层机构的合作。进而,能够影响一批尊重和应用传统知识、具备参与式行动研究经验的基层工作者。6.种子交流会,为促进了跨区域的物种交流和跨文化的交流和了解展示了一种方法。7.项目协助村民进行恢复和保护民间文化的活动,如恢复传统但已丧失的节日习俗,恢复传统服饰,保护寨神林等,既满足了社区对自身文化的需求,也加深了对传统知识的认识。
本文标题:《普通发展学》第十二章自然资源管理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4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