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根据同学们对于中国的古典诗歌了解,大家能说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吗?想想说说《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关于《诗经》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诗经》与《礼》、《易》、《春秋》、《书》并称“五经”,即“经典”。《诗经》奠定了以抒情为主流的中国文学传统《诗经》奠定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诗经》奠定中国古典诗歌温和的抒情基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这样论诗:“诗。绮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诗人论诗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鲁、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风”:“风土之音曰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朝庭之音曰雅”“,是朝庭里的乐歌,分“大雅”和“小雅”.”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诗经》三种表现手法朱熹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现在的解释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诗经六义体制表现手法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鲁颂、商颂)赋比兴风土之音朝廷之音宗庙之音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一、反映人民大众苦于剥削压迫二、反映人民苦于战争和徭役三、反映爱情生活和婚姻问题四、反映劳动生活五、讽刺当权者的荒淫无耻揭露他们的残暴开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诗的艺术手法: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陈述铺叙.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言也.”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汉武帝将《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诗经·周南》《关雎》《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jūjiūhaoqiúxìngwùmèisèmàoyaotiao一读,读准字音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二读,注意停顿三读,欣赏体会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情意专一第一层(1):关关雎鸠(河边邂逅,一见钟情)君子、淑女和乐恭敬相处联想兴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第二层(2—3):参差荇菜难求窈窕淑女君子思服兴(朝思暮想,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第三层(4—5):君子因思成梦友、乐琴瑟钟鼓,欢庆娱乐雎鸠的阵阵鸣叫诱动了小伙子的痴情,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娘的一往深情之中。种种复杂的情感油仍而生。一位纯情少年热恋中的心态在这里表露得淋漓尽致。成双成对的雎鸠就象恩爱的情侣,看者它们河中小岛上相依相和的融融之景,小伙子的眼光被采荇女吸引。诗人在这里采用了“流”、“采”等词描述小伙子的心里变化的过程。“一切景语皆情语”从关雎、参差荇菜这些州上之物即景生情,从“求“这个全篇的中心到“友““乐“二字的逐渐加深,表现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梦中求得的喜悦。诗中许多句子都蕴含着很深很美的含意,千古传颂的佳句有“窈窕淑女”,既赞扬她的“美状”,又赞扬她的“美心”,可说是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又如“辗转反侧”句,极为传神地表达了恋人的相思苦,后来白居易《长恨歌》“孤灯极尽难成眠”,乔吉《蟾宫曲*寄远》“饭不沾匙,睡如翻饼”,都是从这里化出的名句。而最后一句“钟鼓乐之”,又更是“千金难买美人笑”之类的故事的原本。通过这不知名的作者的笔,我们完全被这朴实恋情和美丽如画的场景感动了蒹葭三读《蒹葭》,品味诗的音乐美绘画美结构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听读)二、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再读诗歌,展开联想,请学生尝试描绘头脑中的画面。三、三读,感受诗的结构美•1、章节的特点•2、所谓伊人真的仅仅只是指一位女子吗?•3、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重章叠句,反复咏叹,层层递进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在水一方”揭示了•“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希望与理想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课后作业:比较阅读戴望舒的《雨巷》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诗中哪些意象给你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怎样的情感?2.这首诗在语言上与《蒹葭》有哪些相似之处?3.请用恰当的情感和语气语调朗诵这首诗。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朝吟风雅颂暮唱赋比兴秋看鱼虫乐春观草木情
本文标题:诗经二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51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