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对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与检查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与检查第一部分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背景----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引起高度关注----银监会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监管----商业银行逐步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集团客户的定义集团客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商业银行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未包括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客户):1、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的;2、共同被视同集团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的;3、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关系和二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的;4、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认为应客户进行授信管理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商业银行对集团性客户授信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造成银行授信超过集团客户的承债能力;二是集团客户经营不善或集团客户内部关联方之间不按市场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或利润,逃废银行债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细分(一)信贷集中性风险客户集中风险通常指银行对某一客户或“关系密切”的客户群体的贷款或授信总额达到一定规模,使得单一贷款的损失的可能性不再是相互独立,集中加大了损失的可能性。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细分(二)非正常关联交易风险关联交易的划分:----正常关联交易----非正常关联交易(索取型关联交易、付出型关联交易等)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细分(二)非正常关联交易风险----信用膨胀、授信过度----担保虚化----信息失真,风险信号钝化----逃废债务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细分(三)关联公司担保的风险集团公司为股东担保、集团成员企业之间互保、连环担保现象十分普遍。----抵押不办登记----母公司以子公司的财产设定抵押----母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担保----公司为股东提供担保的法律效力存在争议防范集团客户风险加强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主要问题1、我国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机制。2、集团客户信息的透明度不够。3、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不完善。4、银行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引导、监管和信息服务等环节还比较薄弱。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原则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遵循以下原则:----统一原则----适度原则----预警原则完善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机制1、建立行之有效的集团客户风险控制体系----国外银行的通常作法:配备“全球账户经理”,统一负责对集团客户的所有事务。----三个成立条件:银行内部的风险转移机制、收益和成本分配机制、组织的扁平化和业务线的垂直化。----借鉴国际经验,在我国商业银行推行主办机构制。完善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机制2、完善集团客户统一授信制度建设----严格控制集团客户整体授信总量----合理安排集团客户授信结构----适时采用银团贷款等方式完善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机制3、完善集团客户信贷管理程序----授前审查。----授中检查。首先,银行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针对整个集团客户的联合调查,掌握其整体经营和财务变化情况;其次,要特别关注集团客户内部关联企业非正常交易。----授信问题处理。完善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机制4、严格集团客户关联企业之间的担保一是对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提供抵押担保的,要审查抵押物的权属,抵押人必须是对抵押物依法享有所有权或处分权的企业。二是子公司为母公司及公司为股东提供担保时,要研究公司章程,按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办理担保手续,确保担保的法律效力。三是对集团公司为其子公司或参股公司提供担保的,要审查集团公司实际担保能力,防止资金实力和规模往往被夸大的情况。建立健全信贷信息系统1、商业银行通过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够有效识别集团客户的各关联方,能够使商业银行各个机构共享集团客户的信息,能够支持商业银行全系统的集团客户贷款风险预警。建立健全信贷信息系统2、商业银行在对集团客户授信前要查询信息,授信后要录入信息,对集团客户设置风险预警线,各银行间对集团客户信息的提供与查询协助。银行监管机构需加强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监管与服务国际监管标准巴塞尔委员会1997年出台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第9条对集团客户授信管理提出要求,指出“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能使管理者有能力识别其资产的风险集中程序;银行监管者必须制定审慎限额,以限制银行对单一借款人或相关借款人群体的风险暴露”。1991年出台的《大额信用风险的计量与管理》提出对一国监管当局对贷款集中和大额风险暴露实施有效监管应包括的内容。银行监管机构需加强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监管与服务发达国家先进监管经验值得借鉴----德国----比利时银行监管机构需加强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监管与服务我国监管部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完善集团客户授信监控制度,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情况的统计监控2.积极推动银行债权人委员会的成立,最大限度保全银行信贷资产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案例无偿占用资金,使银行监控贷款风险难度加大一是关联企业间相互调用资金形成无偿占用,如通过应收账款科目向关联企业调出资金二是关联企业间以拖欠形式相互占用资金问题比较普遍,如某股份公司200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72318万元,其中应收其母公司内部22个关联企业货款67497万元,占比93.3%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案例以贷还贷,粉饰了企业的信用记录,造成银行资产质量不实如某纸制品公司与某印刷公司是同一法定代表人的两家关联企业,2003年底在当地农行分别有贷款余额。两企业相互用银行贷款抵补到期贷款,再获取新的贷款。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案例挪用银行贷款,掩盖贷款用途,严重危害了银行权益如:某工贸公司向银行以流动资金名义贷款4笔,800万元,全部用于其母公司建办公楼,该办公楼已形成烂尾工程,且已抵顶华夏银行2700万元贷款,该工贸公司现仅有50万元,银行贷款基本无望收回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案例关联企业相互投资造成虚增资本如:甲公司持有乙公司2400万元股份,占30%;乙公司持有甲公司1950万元股份,占17.7%。同时,甲公司持有丙公司3500万元的股份,占70%;丙公司又持有甲公司1200万元的股份,占10.91%。三公司相互持有对方股份共9050万元,造成资本虚增。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案例通过内部关联交易重组资产,粉饰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加大了银行贷款风险一是不良企业从上市公司向集团公司转移,如通过集团内部交易将上市公司所持其亏损子公司的股份转让给集团公司,使该亏损子公司变成集团公司的子公司。二是优质企业从集团公司向上市公司转移,如以上市公司承担集团公司优质子公司的债务,并以支付少部分的净资产差价的方式,将优质子公司收购。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案例关联企业间资产产权、资本股权关系不清晰,贷款潜在隐患和风险很大一是关联公司间混用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造成产权公司不明晰,如子公司在母公司的土地上建厂房,又用该房产做抵押在银行贷款二是投资过程中的股权资本关系不清晰,如甲公司是由乙公司和丙公司以本身资产出资组建的集团公司,甲公司组建后利用乙公司的土地房产作抵押向当地中行贷款1500万元,其贷款用来购买了乙公司所抵押的土地房产,其后又将所购的土地房产投资于乙公司。这一系列运作企业无任何资金投入,还造成了同一资产同时成为两家企业的股权资本,股权资本关系混乱。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案例通过企业关联关系非法转移资产,逃废银行债务如:1995年王某设立甲公司,甲公司1996、1997年以流动资金名义分数次向中行贷款共计500万元,自1999年起贷款利息不再归还,至2003年末,拖欠本息665万元。甲公司取得贷款后,将资金转用于王某投资的乙公司(甲公司占70%股份,法人代表同为王某),其中200万元贷款用于增加甲公司在乙公司的出资,另300万元及甲公司的其他资金被王某用于乙公司开发的房产项目,甲公司停止了经营,也没有了任何资产。而乙公司在销售房产项目后,销售收入并未归还甲公司,转而购买商铺,中行发现后起诉要求甲、乙公司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为逃避还款,乙公司又将甲公司90%的股份以250万元转让给5个自然人,恶意逃债。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案例关联企业间操纵商品价格,转移企业利润如:上市公司以低于市场正常价格从其母公司或其他关联方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劳务,又以较高的价格向母公司或其他关联方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差价总计7600万元,虚增了利润。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案例关联企业间互相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并直接办理贴现或用于贷款质押,套取银行资金此类票据业务多数没有真实贸易背景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案例部分集团客户内部生产、经营、销售链条过于紧密,容易产生雪崩效应,形成集团连带风险如:某集团的销售公司亏损严重,该企业2003年末资产总额109282万元,负债140351万元,资产负债率128%,已资不抵债。应付账款44899万元,主要是欠集团6个子公司的;其他应付款28758万元,主要是集团下上市公司28319万元;应付票据19000万元,均为集团下上市公司的。目前,该销售公司的银行贷款43090万元贷款已无力归还。一旦进行资产清偿极易出现集团内众多企业间的资金链条断裂,造成雪崩效应,产生多米诺骨牌现象,形成集团连带风险。第二部分集团客户授信检查检查重点董事会、高管层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监控----检查银行董事会和高管人员是否充分认识到风险集中可能会对银行带来的风险,是否对风险集中、企业集团及有关联的企业作出清晰明确的定义,是否定期审查本行集团客户授信政策、程序、限额和其他重要事项,是否有能力及时了解本行集团客户授信情况。检查重点集团客户授信政策、程序和限额的适当性----检查银行是否按照监管要求制定完善和可操作的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管理机制及操作细则。----检查银行对上述政策、程序和限额是否定期审查,以符合实际操作及市场变化。检查重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监测和报告情况----检查集团客户有效识别情况。----检查集团客户授信是否严格执行授权管理、统一授信管理、贷款“三查”制度。----检查是否按要求对集团客户关联交易进行监测。----检查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是否支持对集团客户授信决策和管理,有效防范多头授信和超限额授信风险;业务人员是否定期或不定期维护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检查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状况及对不良资产和管理情况。检查重点对集团客户授信的内部监督检查情况----检查是否定期或不定期针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进行联合调查,总行是否每年均对全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作综合评估,并检查分支机构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对内外部审计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检查方法二步走:先查总行,再查分行----根据对总行检查情况,形成对四家银行分支机构的检查方案,发由相关银监局执行。主要考虑:1、法人监管需要:总行为全行集团客户授信政策、程序、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的制定部门;并对全行集团客户授信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职责和风险评估。部分总行直接管理一定金额以上的集团客户授信业务。2、组织检查需要:集团客户下属成员企业注册地可能分布在不同地区,根据抽取集团客户的情况,将对部分成员企业的检查交由相关银监局进行。检查方法样本的抽取----对四家银行总行,从截至2005年末有授信余额的集团客户中抽取不低于客户数量的30%的集团客户,重点检查授信余额较高,不良授信余额较高,集团结构复杂,上市公司市场相关指标变动较大的集团客户。----抽样的目的是对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实质测试。谢谢!广东银监局国有银行监管二处杨弘
本文标题:对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与检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6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