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材料作文指导材料作文的五忌•一、审题立意偏离材料主旨。•材料作文,首先必须读懂材料,读透材料,正确理解材料的主旨,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精髓。根据材料中心准确立意,是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一定要全面考虑材料,分清主次,抓住精髓,多角度联想,选准最佳角度,确立中心后方可动笔。千万不可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偏离题意或完全脱题。•如下面一则材料:•有一天墨子有事到染坊里去,看见染色工人在染各种颜色的丝。他看了一阵,叹息说:“丝原来是白的,但是,把它投进青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青的了;把它投进黄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黄的了。”墨子所叹息的是染缸对丝的影响太大了,而并非叹息工人们把丝变成了其它颜色。也就是说墨子从中看到了环境对丝的决定作用,墨子在那一刹那想到的是环境对人的作用。•二、对原材料不作处理。•材料作文最基本的写作思路是“引—议—联—结”。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话题、“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材料生发而来的。材料作文一定要正确使用原材料,议论文一开头即要引述材料,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看似简单的“引”,操作起来也不太容易。什么地方引,引多少,怎么引都必须明确。有的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让人莫名其妙;也有的文章根本无视材料的存在,不引述材料,另起炉灶写作;也有的文章不动一字,照搬照抄原材料等等,这些都是不符合材料作文写作要求的表现。正确的方法是在文章开头,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材料,并分析提炼出观点。只要把原材料的主体内容说清,并尽量把要立论的东西说明白即可。•三、对原材料不作任何分析。•有些学生引述了材料后,马上说我们从中看到了某个道理,且不说这个道理正确与否,在一则材料后突然冒出一个道理,让人感到非常突兀,有前后脱节的感觉。如墨子的那则材料,有同学引述后马上说,可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然后就滔滔不绝地说起理来。这是不大妥当的。至少你应该分析一下,墨子为什么叹息,墨子的叹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然后才能说这里反映出什么问题,有什么道理。缺了这一环节,上下文就不太连贯。•四、角度选择不当。•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提供了多种写作角度,打开思路之后,就要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写作角度进行议论.怎样选择最佳的写作角度呢?关键是要从自我出发,选择能深刻揭示题意、有社会价值、自己有真切体会并能给人以启迪的写作角度。••如下面这则材料:•历史上“一举成名”的事不少,但韩愈却一举未成名,再举方得中。头一次,主考官是陆贽,试题是《不迁怒,不贰过论》。韩愈精心构思,自信考得不错,岂料陆贽看不中,韩愈于是落第。过了两年,韩愈再次应试,主考还是陆贽,试题也跟上次一样。韩愈不假思索,按照上次做的重抄一次交卷。陆贽又仔细看了,这才发现文章的妙处,便发现了韩愈并且取他为头一名。一从韩愈角度:可贵的自信心;坚持自己的正确见解的品德;自信与实力。二从陆贽角度有:实事求是;勇于纠错的胆识;知错必改。三从整体角度:是人才终会被发现;真金不怕火炼等。•五、就事论事,不联系现实。•议论要出新意,需要我们有深刻的思考。议论文要求作者在文章的思想内容上必须显出思考的深度,能够跳出人云亦云和就事论事的窠臼。墨子那则材料作文,我们读到最多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虽然这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论据的贫乏,思路的闭塞,使得有许多同学忘了该怎样联系现实。其实小到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大到社会环境,无一不是可谈的内容。动物园里的动物因为环境改变而失去生存的竞争力,大锅饭使得企业失去了活力,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中国加入WTO的大家庭,信息社会大环境下的人们如何生存,如何发展,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现在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等,随便取一样往深处思考,都会闪出智慧的火花。如果能突破就事论事的框子,扩展材料的意义,赋予材料广阔的背景,关心社会的各个方面。这样,从宽阔的背景上审视上述材料,无疑会触发更多的联想,也才能写出思想深刻的议论文来。【材料作文例题1】•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古希腊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天上有个叫普罗米修斯的神,他见到人们在黑暗的世界上遭受磨难,就决计违反宙斯的法规,把天火盗给人类,让人们摆脱黑暗,愉快地生活,而他却被缚在奥林匹斯山上,每天辗转在神鹰的狂喙之下……但他还是不愿改变自己的志向。材料作文方法【“五步法”操作】•第一步,研读题干,明确要求。•应试作文有一个共同特点: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要求你写什么你才能写什么。这些要求就是从题干中来的。研读上述题干,从材料的文字里,我们可以获得四点作文信息。•①自选角度。“自选”不是自由选,“角度”须从材料来,首先审读分析材料,寻找角度。•②自拟题目。“自拟”也不是自由拟,“题目”从角度来,要求选准角度,由“角度”找论题(或论点),然后拟出题目。•③联系生活实际。这是作文针对性、现实性方面的基本要求,不联系生活实际就产生不了作文激情,写出的作文也缺乏现实意义。•④不少于800字议论文。•第二步,阅读材料,明确主题。•审读题干后再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方向才能清楚。通常材料形式有两大类:一是说明议论类,这类材料主题(道理、含义)显豁,一看就懂;一是寓言轶事类,这类材料主题(道理、含义)较为隐蔽,需要认真阅读分析。这里有个方法技巧问题。上述材料属于后者。寓言轶事类材料通常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大多为记叙文。记叙文阅读的最基本方法是弄懂谁、干什么、怎么干、有什么结果这四个问题。实际上这四个问题包含了做一件事的四个主要因素,即人物、事件、经过和结果。•研究上述材料可知,人物是普罗米修斯,事件是他盗取天火让人类摆脱黑暗,经过和结果是他被缚在奥林匹斯山上受神鹰狂喙而不改变志向。通常概括叙述性短文主题的方法是抓住中心事件,这个过程就是由具体到概括、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以上述材料为例,从事件可见普罗米修斯的追求,从过程可见他在追求过程中所经受的磨难,从结果可见他的志向和决心不可改变。于是,我们从普罗米修斯这个具体事件中抽象出一个普遍道理,即为了追求正义和真理,尽管遭受磨难,也决不改变志向。这正是普罗米修斯精神,也正是材料给人们的启示。•第三步,根据主题,确立论点。•材料主题与作文论点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是材料主题与作文论点有一定距离,此时,“联系生活实际”选好角度是实现从材料主题到作文论点的最好途径。“联系生活实际”的思维方法是联想。我们要根据材料及其主题,运用相同、相反、相关和类比等联想方式,使之与生活实际挂起钩来。这一过程是从抽象的主题到具体的生活实际、由一般的道理到特殊的现象的具体化过程。第二种是材料主题与作文论点相近,此时材料主题可以直接作为作文的论点。本文所举材料即属于此种情况。为了追求正义与真理,尽管遭受磨难,也决不改变志向,这种普罗米修斯精神就可以直接当作论点使用。•第四步,根据论点,拟定题目。•“题目”在作文里地位十分重要,可是许多同学考试时或许是情急之下不会拟题,或许是不注重拟题,常常胡乱写上“由一则寓言(或故事)想到的”这样一个题目,以为很保险。其实,这样的题目很不保险。因为它既看不出论题,也看不出论点,加之写作能力限制,又不能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地引出论题或论点,所以,谈话不集中,论点不明确,以其昏昏,自然不能使“文”昭昭。因此,从应试作文的实际出发,每个人都要特别重视拟定题目这一程序。拟题的四种方法•拟定题目的依据是论点•(1)缩减论点法,如“为了真理”或“可贵的奉献精神”。•(2)论题设问法,如“磨难临头,志向能改吗”。•(3)因素关系法,如“磨难与志向”。•(4)形象寓意法,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由此看来,只要能准确概括材料主题,并由材料主题确定作文论点,拟写作文题目便不难了。•第五步,列出提纲,构思作文。•抓住“引”、“议”、“联”、“辨”、“结”的五字要诀(采用并列式结构模式)•“引”是引出论题或论点。通常可采用开门见山、联系实际、叙述感受、述读材料、引用名言警句等方式提出论题或论点。字数要少,概括力要强,一般掌握100字左右。(开头、第一自然段)•“议”是议论材料。通过分析议论,挖掘材料内涵,强调论题或论点。这一部分可以弥补引出论点时因为过于概括而造成内容上的突兀、断层等不足。(论证、第二自然段)•“联”是联想议论。“引”“议”之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实际,议论社会生活实际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论证、第三自然段)•“辨”是辨析辨证,是行文思路严密的补笔。通常这一部分不是行文的重点,文字不宜太多。可以用“当然”、“固然”等类词语来引起行文。有了这一部分,思维就显得严密,观点也显得恰到好处,分寸感强。(论述、第四自然段)•议、联、辩实际上就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具体论证说明观点的过程。•“结”是文章的结论。通常要紧扣材料照应开头:开头提论点,结尾提怎么办;开头提论题,结尾作出结论并简要说明怎么办。如用“材料中人尚且如此,我们……”类语句等。(结尾、第五自然段)作文考场注意事项•(一)要注意写好开头。万事开头难。作文也一样。但是,好的开头能够先声夺人,造成“第一印象效应”,使人产生“这篇作文出手不凡”的印象。好开头的标准是什么,古人讲“凤头”,就是强调开头要言简意赅,入题快,不拖泥带水。表达上可以叙述、设问。例如:人贵有志,这早有古训为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普罗米修斯盗火的事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二)要注意写好各自然段。•写好段的关键有三:•一是每段的开头要有总领句,•二是总领句下面引用材料1—2个,进行论证。•三是每段的末尾要善于小结。•(三)要注意收好尾。•古人讲究“豹尾”,是说结尾要刚劲有力。一是反问启发式,即运用反问句启发读者思考,艺术地完成“怎么办”这一任务。•二是总结照应式,即与开头相照应,用“因此”之类的话紧承上文,简短明了地回答“怎么办”。•三是扣材结尾式,用“材料中人尚且如此……我们又怎能……”之类形式扣材料,作结论。例一、小时候,我学骑自行车,总是低着头,两眼死盯住前轮,结果总是歪歪斜斜,还经常摔倒。父亲说:“抬起头来,往前看。”于是,我抬起头来目视前方,很快就能自如地前进了。小时候,我割稻子,总是频繁地站起来看看还有多远才割到尽头。每次看,总感觉尽头好像永远那么远。父亲说:“低下头,不要往前看。”还真奇怪,我不再抬头往前看了,只一个劲儿地割,不知不觉就割完了。(一)、立意写作以哲理小故事为材料的作文,关键是要读懂材料的深层含义,由具体上升为抽象,挖掘出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抬起头来,往前看”告诉人们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有了目标的导引,人生就有了动力,就会少走弯路。“低下头,不要往前看”告诉人们要专注于现实,踏踏实实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由此会发现,看似矛盾的两句话实际上是统一的:每个人应该明确人生的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脚踏实地,为之付出不懈努力。(二)、材料一、人生目标:1、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理学大师王阳明12岁立下了此生做大圣人的志向,并且广读经书,勤勉终生,终有建树。二、脚踏实地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2、如果没有李时珍几十年如一日的采集整理,怎么会有《本草纲目》的诞生;如果没有曹雪芹十载披阅,增删数次的呕心沥血,又如何有鸿篇巨制《红楼梦》的问世;范文:人生目标与脚踏实地•学自行车时要“抬起头来,往前看”,才会骑得又快又稳,这启示我们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有了目标的导引,人生就有了动力,就会少走弯路。割稻子时应“低下头,不要往前看”,就不会有何时才能割到头的感觉,启示我们要专注于现实,踏踏实实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一个人只有明确人生的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脚踏实地,为之付出不懈努力,才能取得人生的最终成功。例二、印度的孟买佛学院在它的正门一侧,又开了
本文标题:5-3材料作文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68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