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捕捉儿童的敏感期ppt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张海娟孙瑞雪女出生于1962年,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中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与心理学专家;“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教育精神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多次被CCTV、人民日报、新闻晨报等媒体报道;2009中国教育发展峰会上,被评为“中国教育杰出人物”;专著《爱和自由》与科学教育专著《捕捉儿童敏感期》开创了中国幼儿教育的新纪元;2010年,集结16年研究成果,成功出版《完整的成长——儿童生命的自我创造》;现任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宁夏妇女联合会委员《银川晚报》特约撰稿人、银川电台特约嘉宾主持、宁夏蒙特梭利幼儿园园长、北京心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作者简介“敏感期”一词的由来“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称。后来,蒙特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的智力有极卓越的贡献。一个名叫托蒂的意大利小男孩在呱呱坠地时,一只眼睛因轻度感染被绷带缠了两个星期。正是这种对常人来说几乎没有副作用的治疗,对刚刚出生、大脑正处于构建发育关键期的婴儿托蒂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由于长时间无法通过这只眼睛接受任何外界信息,原先该为这只眼工作的大脑神经组织也随之“消退”了。从生理上看,这是一只完全正常的眼睛,但它却是失明的。小托蒂的遭遇并非偶然。后来研究人员在动物身上做了很多类似的试验,结果都一样——生命的器官严格执行着“用进废退”的原则。小托蒂的悲剧在于错过了眼睛受光的敏感期。小托蒂的悲剧一个人“内在的成长”是靠他自己的,做妈妈做老师的,要做的就是从旁观察,在儿童需要的时候给予理解、尊重、帮助,而不是走进儿童的生命指手画脚。书中这样说到:稍纵即逝
本文标题:捕捉儿童的敏感期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8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