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掘进作业规程施工巷道:2#井9#煤B900主运巷施工区队: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编制人:提报日期:年月日预计开工日期:年月日预计完工日期:年月日第一章工程说明一、施工依据1、《2#井9#煤主运巷施工通知单》2、《2#井9#煤工作面地质说明书》3、《井工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4、《煤矿安全规程》5、《煤矿各工种操作规程》二、工程项目:2#井9#煤B900主运巷三、用途:2#井9#煤B900工作面运煤通道四、施工说明1、B900主运巷开口点(B900主运巷与B900回风联巷中线交点)坐标:x=72705.845,y=6957.519;到位点(B900主运巷与B900切眼巷中线交点)坐标:x=74089.008,y=7476.953。巷道方位角20度35分,掘进长度1467米。B900主运巷巷道规格:5.2*3.3米,S=17.16m2,现以水平掘进,见9#煤底板后跟9#煤底板掘进,为煤巷。每掘进500m在巷道左帮施工一个调车硐室,规格为:宽×深×高=5000mm×5.5000mm×3300mm。为方便调车,两边抹圆角,半径R=3000mm(附示意图);在两个调车硐室之间施工一个船型错车硐室,长15米,开帮1.5m。根据《2#井9#煤B900工作面地质说明书》,B900工作面主运巷往里448.7米处将见到一f1∠30°H=2.1的正断层,对掘进有较大影响,揭露断层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2、采用S-150型掘进机进行截割装载,配套SSJ-800皮带运输机和SGW-40溜子运煤,采用锚杆机为钻具,锚杆、锚索挂金属网联合支护。3、支护方式以锚网(索)支护为主,当地质条件变化,不宜用锚网支护时(如:过断层)可采用其他支护形式,但必须要由生产技术部发出书面通知,并报专项技术措施。第二章地质与水文情况一、B900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工作面位置北部和西部为露天矿边坡保安煤柱,东部为B901工作面,南部为2#井三条大巷及井筒保安煤柱地面标高(米)1338.2—1449.1工作面标高(米)1275—1230地面情况安太堡不采区煤层厚度煤层倾角13.54—12.52平均13.032°~4.5°平均3°概况工作面编号走向长度(米)倾向长度容重B900Z1323~186016472451.5顶底板岩性顶板直接顶:砂质泥岩,深灰色,厚度2.36—5.83米,局部夹炭质泥岩薄层,致密,较坚硬,含化石碎片底板直接底:泥灰岩及泥岩,厚度0.91—5.13米,泥灰岩,黑灰色薄层状,含植物化石碎屑,泥岩,岩性欠均一,水平层理,半坚硬,明显接触,局部含炭质泥岩,裂隙发育。地质构造B900工作面所穿区域整体成北高、南低的趋势。从B900工作面主运巷实际揭露情况看,B900工作面主运巷往里448.7米处将见到一f1∠30°H=2.1的正断层,对掘进影响较大。在539.4米,将见到f2∠45°H=1.2的正断层对掘进影响不大。水文地质该含水层富水性弱,补给源不充分,预计B900主运巷在掘进过程中受水影响较小。参照邻近巷道涌水量状况,预计正常涌水量3m3/h,最大涌水量8m3/h。瓦斯煤层、自燃情况本面瓦斯含量较低,煤层具有自燃倾向,煤尘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建议本面含矸层较多,局部节理较发育,掘进时注意加强支护。二、煤岩特征本工作面所掘煤层为太原组煤,产状平缓,煤层结构复杂,黑色块状、柱状,阶梯状断口,见黄铁矿星点煤厚大且稳定,裂隙发育。煤岩成分以气煤为主,发热量大,灰分及含硫量低,是良好的动力和炼焦配煤。附综合柱状图。B900工作面综合柱状图地层系统综合柱状层厚(米)岩石名称岩性描述太原组6.6粗砂岩黄、白色,含石英16.6细砂岩深灰色,致密,团块状,含少量植物化石印痕2.1泥岩黑灰色,含少量植物化石印痕13.459#煤顶部为暗淡型煤,质硬;上部为半暗型煤,断口平整,层次状;中部为半亮型煤,为条带状结构;下部为半暗型煤;底部为暗淡型煤。上与8#煤合并,下与10#煤合并,夹3—5层夹石,夹石厚0.03—0.55米,夹石岩性多为砂质泥岩及炭质泥岩。3.0炭质泥岩灰-灰黑色,水平层理。1.5细砂岩灰白色,致密。2.1泥岩黑灰色,水平层理。1..5粉砂岩黑灰色,含黄铁矿。4.811#煤黑色,上部为暗淡型,下部为光亮型,有丝炭,中夹两层夹石,厚0.1—0.65米,岩性为砂质泥岩。1.5粉砂岩棕灰色,含褐色石英、长石、黄铁矿结核及较多的植物化石。第三章巷道断面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断面1、支护形式根据我矿现有的支护实际情况,决定B900主运巷采用以锚网、锚索支护为主,需改变支护方式由生产技术部下发联系单区队报批措施后执行。2、巷道断面尺寸(锚网)B900主运巷净断面为:宽×高=5.0m×3.2m。中线偏上帮1.2米。3、管线吊挂、布置风筒、电缆、信号线、风水管布置在右帮,规格:(水管、风管托架离地板1.0米,电缆钩离地2.2米,间距2.0米,风筒吊挂必须平直,距顶板不得大于0.2米;进水管和排水管均采用4寸水管,管托架每3米安装一个,每隔50米安装一个消防阀门,并安装25米长消防水管;电缆钩间距2米,电缆吊挂必须平直、整齐,低压在上,高压再下,无积尘,相邻两线间距小于0.1米。)(具体位置见巷道断面布置图)4、巷道断面图(1:50)第二节支护设计要求锚网支护参数1、锚杆A、顶锚杆:圆钢扭矩锚杆,规格Φ18×2080mm,每孔使用2根K2335树脂锚固剂。B、帮锚杆:采用Φ18×1700mm玻璃钢锚杆,每孔使用1根K2335树脂锚固剂。C、锚杆角度:顶部两边的锚杆与垂直线成15°夹角,两帮最上面的锚杆与垂直线成15°夹角,其他锚杆与巷道顶帮轮廓线垂直布置,其最小角度不小于75°。D、托盘规格:200×200×10mm。2、锚间距、排距间距:顶锚杆间距为900mm,帮锚杆间距为1200mm,最上一排距顶板350mm。排距:顶锚杆排距为1000mm,帮锚杆排距为1000mm。3、锚索的布置巷道中间布置一根,锚索长7300mm,间距3000mm;每个锚索钻孔安装4个树脂药卷;锚索杆体采用Φ15.24mm钢绞线。施工过程中发现围岩受采动影响较大时,及时加密并报措施批准。4、金属网顶、两帮均铺金属网。顶网规格:顶板铺设φ4@80mm钢盘网片,规格:长×宽=3000×1100mm;巷道每帮挂一道菱形金属网,8#铁丝编制,网格50×50mm;帮网规格:长×宽=5000×1450mm。网与网之间必须有100mm搭茬,严格300mm一扣,每扣拧2—3圈,双股12#铁丝扭结牢固,必须坚持用连网勾连网。5、调车和错车硐室支护参数调车硐室支护与巷道支护形式相同,交叉处打2根封口锚索;错车硐室加打一排锚杆。围岩变化时,制定临时支护措施。6、临时支护临时支护采用矩形吊环8#槽钢做临时支护,槽钢长4.0米,其前部顶紧刹顶木,尾部穿于吊环内,临时支护的数量为二道,并及时前移。或者采用四根临时液压单体支柱托两根半圆木进行临时支护。7、控顶距顶板完整的情况下可以一掘四排,但必须使用好临时支护,最大控顶距4.5米;顶板破碎或不完整的情况下或过断层带必须严格执行一掘一锚制度,最大控顶距1.5米。8、锚杆、锚索质量要求1)顶部锚杆垂直于顶板,严禁钻机在同一钻位打两根锚杆眼。顶锚杆的锚固力≥5吨,帮毛感冒鼓力≥3吨。安装锚杆锚索时,树脂药卷要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20~30秒,要一气呵成,严禁二次重复搅拌。搅拌终止后要继续保持锚杆机推力约1分钟。围岩稳定时,护帮滞后迎头距离不大于20米,围岩不稳定时,随掘即对巷帮进行护帮。2)锚索必须锚索紧跟迎头:当班掘当班锚好、紧好。锚索预紧力8~10T。张拉发现不合格的锚索必须重新打眼安装。当张拉锚索时张拉千斤顶带上劲后操作人员必须远离千斤顶,而后方可进行预紧张拉。B900主运巷支护布置图(1:50)B900主运巷前探梁支护图支护说明巷道中线正中线巷道宽(米)巷道高巷道坡度跟底、实测5.2(毛)5.0(净)3.3(毛)3.2(净)支护锚索锚杆间距排距外露长度最大控顶距锚网(索)中间一排间距3米顶0.9米帮1.2米1米3~5cm4.5米铺网规格及质量三面铺金属网,网搭接不小于100mm,每300mm,双股12#扎丝扎牢固第四章生产系统A、运输系统1)运煤系统工作面综掘机铲板→机组小溜子→SSJ800皮带机→B900回风联巷40T刮板机3部→主斜井主皮带→地面。2)运料系统地面→副斜井→B900辅运联巷→B900主运巷→掘进工作面(附图:生产系统图)B、通风系统1、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选择与决定1)通风方式: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2)进风系统局扇安设B901回风联巷风门外20米进风侧。地面→副斜井→中央辅运大巷→局扇→B901回风联巷→B900主运巷→掘进工作面3)回风系统掘进工作面→B901回风巷→回风斜井→地面(附图:通风系统图)4)风量计算计算方式数量风量按人数15个Q=4KN=4×1.2×15=72m3/min按风速0.25米/秒Q=0.2×60×S=0.25×60×5.2×3.3=257.4m3/min按瓦斯涌出量据有关部门提供瓦斯储量很小,此处不予计算局扇额定风量250-500m3/min出口风量400m3/min风量验算V=Q/S=400/17.16*60=0.39m/s,满足0.25<V<4m/s安全规程要求5)风机、风筒的选择及设置选用2BKJ—NO6.0/2×18.5KW型对旋式局部扇风机1台,给工作面供风,额定风量为250-500m3/min。风筒选用柔性胶布风筒(抗静电阻燃风筒)直径为800mm,长度为10m/节。风筒口最大扩散距离计算:根据公式l(4-5)√s=(4-5)×√17.16=16.73~20.92m适中S为巷道净断面面积结合有关规定取L=15m,即风筒口距工作面最大距离不超过15m。C、消防供水系统由地面消防洒水池→回风斜井→B900主运巷→掘进工作面各用水点。D、排水系统工作面中若有积水,则在4寸管下方吊挂一趟2寸水管,将水排至主排水系统中。E、供电系统附:工作面供电系统图F、安全监控、通讯系统工作面实现瓦电闭锁和风电闭锁,迎头安装瓦斯断电仪,工作面可实现断电和声光报警,井上调度室可实现数据实时监控。井下工作面及各部运输机转载点处分别按设一部矿用防爆电话,与矿调度室及井口值班室直接联系,随时汇报井下的生产情况。工作面电话距工作面迎头不大于30米。附:B900主运巷安全监控系统图第五章循环组织工作1、施工组织B900主运巷采用“三八制”作业,早班检修、生产,中班、夜班为生产班,每个生产班配备一名机修工,以便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机电故障,检修班必须完成正常的检修工作量及临时安排的检修工作。每班设班长两人,跟班队长负责全面工作,班长负责迎头工作。2、劳动组织图表(见下图)劳动组织图表:人班数次工种早班中班夜班合计掘进机司机2226锚网工68822运输机司机1337风筒工1001检修工3003运料工3003文明生产工2002机修工4116班长2226跟班队长1113合计25171759注:1、风水管由早班人员配合机修工接好,由机修工负责。2、早班主要检修掘进机、电磁开关信号及运输设备并试生产。3、生产班风筒距迎头超过规定距离时,由当班班长负责延风筒,所延风筒由早班风筒工备好。第二节正规循环组织图表附:三八制正规循环图表第六章施工工艺及要求1、切割:(1)掏窝槽:A、做好准备工作,使整个系统处于待命状态。B、依次启动油泵、转载机、刮板机、喷雾泵。C、空负载情况下启动切割系统。D、启动行走系统,使掘进机向前移动,空转着的切割头接触煤壁后,同时左右摆动切割头,摆动量约为300-400mm。E、掘进机的截割头进入煤壁的深度达到规定要求,即完成掏槽作业。(2)横向切割:A、关闭行走电机,落下后稳定器、撑紧,增强机器的稳定性。B、驱动切割头,沿断面宽度水平摆动,开掘横槽。(3)跨距切割:A、横槽到位后,抬高(或下落)切割头,同时左右摆动切割头,每次抬高量不应超过150mm。B、重复抬高(或下落)切割头,使切割头的升高(或下降)达到规定距离,即完成跨距切割。(
本文标题:掘进作业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92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