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一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章名称第一章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本章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商品→商品经济→市场→市场经济联系、区别。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联系和区别难点:商品经济—市场—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联系本章能力素质训练目标及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理论上分析清楚商品经济—市场—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内容本章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章教学方式采用讲授和课外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学生掌握实际情况,适当把握讲授内容的详略程度。除课堂讲授之外还辅以课堂热点问题讨论等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上鼓励学生不拘形式、随时提问,进行灵活的师生对话,并根据学生的问题,相应增加讲授内容,特别是增加与现时经济发展有关的内容。并向学生提供与本章相关的参考与阅读书目,以及需要查阅有关的课外资料。本章知识及能力训练题目本章知识掌握: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联系和区别熟悉:市场机制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功能了解:市场机制及其基本要求训练题目:1、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2、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和联系教案正业第一章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第一节市场与市场经济一﹑市场(一)市场1、所谓市场,就是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场所。市场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2、市场主体市场的参与者称为市场主体,包括自然人﹑家庭﹑企业政府等。3、市场客体市场客体指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的交易对象,它包括商品﹑技术﹑劳动力﹑工资﹑信息等。(二)市场运行及其条件在不考虑政府作用的条件下市场经济体系中有两个部门,一个是公众(居民),一个是厂商(企业)。公众为了从消费中取得最大的效用,在产品市场上购买消费品,而供给这些物品的是厂商,其目的是为了取得最大利润。所以在产品市场上形成了两条曲线: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为了进行生产,厂商必须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进行购买,而为了取得收入,公众也必须在要素市场上出卖生产要素。在要素市场上,又会形成两条曲线: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市场运行的三大条件1、市场选择和分散化决策2、自愿交换和自愿合作3、自利与互利的兼容市场经济和经济中的四大基本问题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济组织的四大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由谁决策?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一)商品经济及其发展商品经济只有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结合,推动社会分工多样化,生产力较快发展,才逐渐孕育和助长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较高发展程度的显著标志。因此,并非人类任何社会形态和发展阶段都存在着市场经济,只有发展到较高程度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市场经济才得以适时产生,并凸显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其基本功能。商品经济之所以发展成为市场经济,并不是商品经济的简单翻版,而有其主要条件:即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关系的普遍化、社会化,突破地域分工限制,促进了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的生成和经济体活力的增强;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手段,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利率、汇率等市场机制,使自然资源、生产品、服务品和智力等要素在社会范围内自由流动,把物质的和虚拟的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绩效高的行业或部门中去,推动了商品经济较高程度的发展。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形式。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为本质特性和运动规律是一致的,不过考察的角度、重点有所不同。“商品经济着重考察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市场经济着重考察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市场经济必定是商品羟济,但商品经济不一定是市场经济。”中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发达的、社会化的商品经济,而不是简单原始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比商品经济更能准确地反映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依据邓小平理论,就社会形态而言,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优越,但同样要通过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关系的社会化、市场化长期发展过程,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必须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现代商品经济,必然要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市场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1、市场经济的内涵就市场经济的共性而言,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调节为基础的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是社会化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式;是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基本经济体系。比较市场经济的发展经验,在社会化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市场机制调节为基础的市场配置方式;另一种是以计划机制统筹为基础的计划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属于前者配置方式,它比计划配置方式具有更多优点和合理性,但市场经济并不排斥计划配置的作用、功能。注重对市场配置和计划配置的比较研究,选择市场配置和计划配置的优点,加大对市场配置的深度研究,使两种配置方式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逻辑基础和出发点。.市场经济突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古典经济学把市场机制视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它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它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它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它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①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是客观的、自发的,不是关于个别部门或行业的资源配置,而是关于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始终突出资源配置方式这个核心问题,强调社会范围的资源配置方式、方法。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功能结构问题,例如,市场价格、供求和竞争等互动关系,是市场经济的“显性”结构。同时,市场经济还有制度结构,制度结构是在功能结构背后起作用的一种“隐性”结构,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甚至“新古典经济学也把市场经济的制度结构作为外生变量从研究中抽象掉”。市场经济又是社会化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式。社会化商品经济运行是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实现的,市场机制调节表现为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属性,越是规模化和高水平的商品经济运行形式,越是凸显市场机制调节的作用、功能。就此而言,市场经济也是一种责任制度,利润是一种考核方式。市场经济通过企业这一组织形态划分核算单位,通过利润追溯责任,让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真实反映“竞争为他人创造价值”和“陌生人之间的分工合作”的运行特征。市场经济也是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基本经济体系。作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就其运行机制而言,不存在社会性质的区别。“市场经济是方法和手段,而不是不同社会制度的标志。”④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基本经济体系集中体现为市场机制配置方式和基本运行形式,主要包括:一以市场机制调节为基础的微观经济体系;以宏观调控为手段的宏观经济体系;确保基本经济体系运行的市场体系和内外环境等,构成基本经济体系的主要因素,从而决定特定社会的经济结构形式、运行机理和发展方式。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市场主体是微观经济的基本组成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必须是名副其实的、拥有充分自主权的市场主体,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具体而言,就是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自主决定生产经营项目、范围和方向,从市场购买生产经营所需的商品或要素,又通过市场销售其商品或要素,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实现商品或要素的价值。自主性的根本标志,是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具有独立的财产权、知识产权、其他无形产权等。只有拥有独立的产权,才能真正确立市场主体的法人实体地位或经济实体地位。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即是实现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明晰化、独立化,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自主参与市场活动及其市场竞争。(2)市场关系的平等性。市场关系的平等性,是指市场活动的所有生产者、经营者、服务者和消费者,在身份上是平等的,没有等级、特权,即交易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相互平等,表现为市场交换关系、交易行为的等价性,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交易双方或多方各自所得和所付在价值上大体相等,任何当事人不得利用非经济手段、方法占有他人的财产、劳动成果,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要求商品或要素获得的市场平等和价值实现的市场平等。同时,还要求为所有市场主体创造平等参与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特别是创造平等参与和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使之市场机会均等。(3)市场活动的竞争性。市场活动的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固有产物,表现为竞争压力和竞争动力的统一,促使各类市场主体认真研究市场情况,分析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化解市场风险,适应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尤其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活动的竞争性不仅依靠物美价廉的商品,更要依靠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不仅依靠有形的硬实力,如经济规模、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等,还要依靠无形的软实力,如治理结构、管理技术、知识产权、组织文化等。竞争性决不是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部分竞争或某个阶段的竞争,而是从产品研发到服务和消费领域的全过程竞争,是从经营理念到制度文化的全方位竞争,必须始终保持以质取胜、以优取胜的竞争战略态势。(4)市场运行的法制性。市场运行的法制性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法制性是指建立和完善市场活动正常秩序的法律体系,包括市场立法和执法两大方面,核心是依法保证市场运行过程的公平交易秩序。市场经济要求多种市场活动行为有法可依,实现市场运行的合规化、规范化、契约化。要求多种市场活动过程法制化、规则化、制度化,依法监督市场活动过程,规范市场参与者自觉遵法、守法。要求市场活动的外部环境法制化、协调化、生态化,形成公平交易、平等竞争、信息透明的市场外部环境,并对各类市场主体均具有约束力。(5)产权的确定性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使用权、收入的独享权和转让权。这三点是当代经济学对私有产权的定义。所谓的明晰产权,就是要把这“三权”落实到个人。我们说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明晰,就是指这“三权”没有落实到个人。“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归国家(全民)所有”,这样界定清晰吗?从语文的角度看,清晰得很;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却模糊得很。如果最终没有人能够在法律的保护下放心大胆地行使财产的“三权”(使用权、收入的独享权和转让权),那么这份财产的产权就不能说是明晰的。目前有很多经济学者提出这样那样的国有资产营运模式,设计这样那样的“代理机制”,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三权”的落实,使得他们努力的成就仅仅停留在语文的层次上。3、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1)利益引领功能。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市场主体都按盈利最大化原则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争取较佳投入,获取较大产出和盈利。在最大化盈利功能的引领下,如果原有的投入产出结构或营销结构满足不了盈利最大化的需要,市场主体就会改变原有的投入产出结构或营销结构,构建新的投入产出结构或营销结构,争取最大经济效益。同样,每个消费者也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安排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以货币支出最少、效用最大的消费结构满足个人或家庭的消费需求。在最大化效用的引领下,如果原有的消费结构满足不了个人或家庭效用最大化需要,消费者就必然要调整、变更原有的消费结构,选择新的消费结构,获得最大化效用。市场经济把市场主体的盈利动机、消费者的效用动机与价值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引领和刺激所有参与市场活动的经济组织或个人,加强风险控制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或服务效率,走盈利最大化之路。引领和刺激所有进入市场交易活动的消费者有效运用可支配收入,适时调整消费结构,选择相应的交易及消费方式,提高可支配收入的效用率,走效用最大化之路。(2)信息传递功能。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信息,既对市场主体的分散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也对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及其重大决策产生重要作用。信息传递功能把政府、企业、家庭或个人联系起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经济调控方式;企业资源配置方式;家场信息,依据各层次市场信息,制定、调控战略策略、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并贯彻到经济运行中去,通过市场信息的多层次、多层面传递及整合,实现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目的。企业、家庭或个人则面向市场,依托市场
本文标题:一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