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考研笔记-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脉络-复习思路-考研重点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第九讲两大阵营的形成与激烈对抗二战结束后,由于战略目标以及其他方面的对立,美苏在战时的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杜鲁门政府的对苏遏制战略逐步形成。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爆发。同一时期中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获得迅速发展,它们在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取得可喜的成就。在共同的斗争中亚非国家加强了团结合作,成功的召开了万隆会议,它预示着不结盟运动的出现和第三世界的兴起。1美苏矛盾迅速发展背景:(1)二战结束后,美苏共同威胁的迅速削弱,战时形成的政治同盟动摇;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使得两国所追求的战略目标严重冲突;两国存在着难以调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矛盾。(2)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等实力空前强大,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为其推行世界霸权政策提供了物质基础;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相对衰弱,国内垄断资产阶级等推动杜鲁门政府推行扩张政策;(3)欧洲传统强国,英法德等普遍衰落,苏联实力虽受到战争严重损害,但其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成为战后欧亚大陆的政治军事超级大国。苏联为保障国家安全极力谋求扩展势力范围,狭隘民主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愈加显露。矛盾迅速发展:特点:(1)从空间上看,主要集中在苏联周围地区,主要是由当时苏联所拥有的有限实力和目标所决定的:波兰等东欧国家政府组成问题,苏联支持的政党掌握政权,引起美国的不满;德国问题,苏联和西方国家在德国分别实行不同的政策,加剧了美苏在德国问题上的对抗;远东问题:日本,美国单独占领日本;近东问题:希腊、土耳其等。以上表明:美苏战时的同盟关系迅速为一种对抗性的关系所取代。杜鲁门主义的形成:(1)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后,美国政府对苏联的政策发生明显的变化:原因:杜鲁门政府认为,很难通过一些政治上的让步和经济援助,将苏联纳入其战略轨道美苏难以实现合作;美国掌握原子弹技术,拥有强大的威慑力;二战即将结束,美苏战时合作基础动摇。(2)1947年3月美国的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正式出台,遏制战略是杜鲁门主义的核心。育明教育官方网址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A凯南遏制战略:1946年2月。八千字电报:解释苏联行为的根源。B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1946年3月,美国利用丘吉尔演说制造冷战舆论。C克利福德报告:《美国与苏联的关系》:全面分析美苏关系,系统的阐述了对苏方针。全面勾画了美国在以后一段时期将推行的以军事抑制为主的遏制战略。(3)杜鲁门主义的内涵:1947年3月。背景:1964年秋,希腊、土耳其国内共产党对现政府掀起武装斗争,希腊和土耳其政府处境恶化;作为希腊的保护国英国无力救援,转而求助美国。杜鲁门政府认为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不仅为美国取代英国夺取东地中海控制权的可能,而且为其抛出冷战政策提供了契机。内容: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中发表咨文,后被称为杜鲁门主义。(1)对希腊和土耳其进行经济和军事援助;(2)对当今形势和估计和准备采取的对策:宣扬苏联对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和平以及美国的威胁,声称以经济财政甚至军事手段援助各国人民抵抗苏联的扩张。核心:是遏制战略。影响:首先是美国在谋求世界霸权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其次,标志着美国对苏政策的重要转变,美国放弃罗斯福拉拢和整合苏联的政策,采取遏制战略;再次,标志着美苏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全面展开;最后深刻影响着国际关系,在美苏对立的基础上形成东西方对立的两大阵营,这种两极型的国际关系格局将在很长时期内构成战后世界的基本特征。两大阵营的形成1大西洋联盟的形成:形成基础:为实现对苏遏制,美国竭力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将西欧至于自己全面控制之下;战后初期的西欧国家出于克服经济、政治危机的需要和对苏联的畏惧,也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和援助。这种相互需求成为以美为首的大西洋联盟的基础。(1)经济方面:马歇尔计划的提出。背景:经济上,西欧国家经济困难,需要外援,美国商品过剩急需扩展国际市场,保持美国经济繁荣;政治上,美苏关系破裂,杜鲁门主义提出,为美国确定复兴西欧的方针提供新的动力;战略上看,美国认为复兴西欧经济有助于提升西欧整体防务能力,抵御苏联扩张。内容:A1947年,美国国务卿在哈佛大学演讲提出美国援欧计划,史称马歇尔计划。他提育明教育官方网址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出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制定一份援助计划,美国则据此计划提供可能的援助。B7月在英法的倡导下,欧洲16国在巴黎展开经济专家会议,讨论向美提交申请援助报告的问题。苏联等东欧国家由于在援助问题存在分歧未参会。会议通过16国组成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的决定,提出欧洲复兴报告。C12月美国国会通过支持和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决议。D1948年4月16国签署《欧洲经济合作公约》建立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制定和推动各成员国执行共同复兴的计划,逐步加强经济合作。E1952年6月底马歇尔计划正式完成,美国国会拨款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影响:该计划是美国在特定条件下为加强西欧遏制苏联而采取的做法,从根本上讲,它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首先,它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复兴;政治安全上,推动西欧国家的合作;通过援助进一步打开了西欧及其殖民地的市场。(2)安全方面:北约建立。(北约建立和发展过程)背景:美国在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同时在军事推动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军事组织;英国战后初期,为维护其世界大国地位,积极推动欧洲联合;法国为防止德国崛起,试图与英国等国签订军事条约维护自身安全。过程:1947年英法签订敦刻尔克同盟条约,结成军事同盟(表面针对德国);1948年英法比荷卢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建立以军事合作为中心,涉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同盟,根据这一条约五国建立了外长协商委员会和防务委员会。名义上应对德国,实际上是针对德国。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范登堡决议》:规定美国在持续有效地自助和互援的基础上,以及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情况下,美国可以通过宪法程序,参与区域性的或其他集体防务协定。这一决议为美参加区域性的或其他集体防务协定扫除了法律障碍。1949年4月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规定集体武装防卫、协商共同行动和育明教育官方网址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协助受攻击缔约国内容为主:规定缔约国应以不断而有效的自主及互助方法,维持并发展其单独及集体抵抗武装攻击的能力;缔约国中任何一国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攻击之时,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采取必要的行动,包括使用武力,以维护该国和大西洋区域安全。北约下设以下机构:理事会,北约最高权力机构,由各国外长组成;防务委员会,由各国国防部长组成;军事委员会,隶属于防务委员会等机构。影响:标志着战后长期对峙的两大集团之一西方集团的核心的形成,加深了东西方之间的对立,加速美苏之间的冷战;为美国提供了遏制苏联的工具,加强了美国在欧洲的战略地位;北约和北约组织奠定了战后美欧关系的基础:一方面,相互依赖,长期合作;但又存在控制与反控制权利和义务的矛盾。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背景:波兰、南斯拉夫等国先后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巩固;美苏冷战全面展开,大西洋联盟迅速形成;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加强与东欧国家的联系。过程:1947年建立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苏联同东欧国家签订贸易协议,即莫洛托夫计划,密切经贸关系,克服经济困难和发展经济;1949年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加强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合作;40年代末在苏联的推动下,苏东国家间建立了复杂的军事同盟体系。苏联和东欧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合作,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影响: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符合苏联的战略目标,也符合苏联对抗美国的遏制战略的需要。积极,有助于东欧各国巩固二战后的胜利成果,维护人民民主政权;消极,但是苏联没有遵守平等合作原则,表现出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这破坏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最终导致阵营的解体。柏林危机和德国的分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后,德国问题日益突出和尖锐化。因为,它不仅是东西方对抗的一个主要场所,也是美苏在建立和发展各自的同盟体系时所竭力争夺的主要力量。这种对抗和争夺的结果之一是,是德国分裂状态不断加深。育明教育官方网址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1948年,美英法等国在伦敦召开会议商讨成立单独的西德政府问题,并签署《伦敦协定书》。根据这一文件,美英法在德战区实行货币改革。针对西方的行动,苏联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宣布推出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并对西柏林交通实施管制以获得西方在德国问题上的让步。美英法在次问题上并不退让,对西柏林实施空运,以维持西柏林物资的供应。东西方之间出现冷战以来的第一个高潮,国际形势骤然紧张。面对此种形势,苏联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逐渐改变策略,取消了对西柏林的封锁。四大国在巴黎召开外长会议。但同时,西方和苏联在各自的占领区加紧成立独立政府,于是谈判未能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结果,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民主德国成立,标志着德国正式分裂。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初步胜利背景:二战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变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人民思想觉悟和组织程度提高;殖民主义势力削弱,且在殖民问题上矛盾重重;苏联崛起和东欧各国人民民主国家诞生,鼓舞了亚非拉美国家的人民。二战后,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主要有以下特征:斗争遍及亚非拉美大陆,以东亚和南亚为中心;由于环境不同,各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在具体的斗争目标和方法以及领导问题上呈现多样性;由于多种原因,运动并非一帆风顺,经历各种挫折。西方国家的对策:二战严重削弱了英法等老殖民地国家的实力,战后英法等国为恢复经济增长,重建大国地位,竭力恢复旧的殖民统治。但由于其本身实力的下降,以及殖民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迅猛发展,传统的殖民统治方式难以维系。面对此种形式,英国的非殖民地化政策:在承认殖民地形式上独立的同时,通过各种手段使它们在政治,军事特别是在经济上紧紧依赖宗主国。育明教育官方网址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美国:在亚非拉美最求的目标是由它的全球战略决定的,为了建立对世界的支配,它在积极谋求控制欧洲的同时,不遗余力的向拉美等地区推进,力图将这些地区置于美国的影响之下。为此美国既要排挤英法等国的势力;又要阻止苏联影响的扩大;还要压制当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美国的政策:在反对共产主义威胁和反对殖民主义的旗号下,进行渗透扩张;以经济援助为扩张的重要杠杆,1949年“第四点行动原则”,对不发达国家实施资本、技术援助,以掌控受援国家的经济命脉,为美国资本输出、商品倾销和原材料掠夺开辟道路;通过签订各种条约和协定,将部分亚非拉美国家纳入美国主导的同盟体系;扶持亲美政权。两大阵营的激烈对抗朝鲜战争1950-1952年印度支那抗法战争和美国的干涉1953年,美支持法在越南战争。日内瓦会议:美英法苏中审查和解决国际紧张局势的问题,包括朝鲜问题和印支问题。育明教育官方网址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本文标题:考研笔记-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脉络-复习思路-考研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23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