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之炼字篇一字之师是什么样的老师?唐朝有个和尚,法号叫作齐己。齐己和尚很喜欢写诗,写的也很好,可算是所谓诗僧。他有个好友郑谷,也是当时的诗人。有一次,齐己写了一首诗,叫《早梅》,其中有这么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过了几天,郑谷来串门。齐己和尚对他说:“我写了一首诗,你看看怎么样?”郑谷看了半天,说:“写得好,意境很好,情致也很高。但有一点,你写的是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早梅就是早开的梅花,一般不会数枝开,数枝就是开了一片,我觉得应该把数枝改成一枝。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就显得这梅花是早开的梅花。齐己和尚一听,恭恭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说:“改得好!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啊。”因为郑谷只提出一个字的修改意见,但却堪称老师,所以叫一字之师。【成语】一字之师【解释】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袁枚: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学习目标:1、学会判断诗歌中的关键字词2、掌握诗歌炼字题型的答题技巧学习重点、难点:掌握诗歌炼字题型的答题技巧题型分析回忆设题形式:1、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果2、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3、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4、诗中(某一联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简要分析5、某诗的诗眼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思考:古代诗人一般都注重在哪些字上下功夫呢?也就是说诗人炼字,大多锤炼哪一类的词语?这里动词“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一、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分析归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登岳阳楼》杜甫“蒸”“撼”具有夸张色彩,写出了洞庭湖波涌浩瀚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细”字细密缠绵,贴切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和诗人喜悦的心情。二、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未必只望一眼,愁又怎能以“万里”计。但对比中有夸张,增添了表现力,把思乡之愁写得极富感染力。这首诗中,“一”原作“数”,郑谷将“数”改为“一”,与题目“早梅”契合。三、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西楼晚眺》许诨)*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ⅰ叠韵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者起强调作用。四、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主要是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形容词或副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模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ⅲ表颜色的词一般用颜色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ⅱ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罄音。(《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山水美好而使鸟儿感到愉悦,潭影幽深而使心性感到空灵。“悦”和“空”均使用了使动用法。*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周邦彦一“老”一“肥”,形容词使动,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长满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决非一日之光,却只用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梅子几经风雨,直至丰肥。“肥”字写出了动态,梅子成熟的过程;写出了形态,梅子黄黄肥肥的圆甜,黄中晕红的丰润五、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而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键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关于“诗眼”(题型:某诗的诗眼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具体阐释如下:1、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这类词一般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2、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这一般指动词,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其“绿”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其高度的概括性,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道,难怪王安石不厌其烦,易“十许字,始定为绿”。•又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王国维赞之“一闹字而境界全出”。•3、能笼罩或点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阅读戴叔伦的《题三闾大夫庙》,完成诗后练习。题三闾大夫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问:“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字或词,你认为,本诗诗眼是什幺?•参考答案:本诗诗眼是“怨”。•阅读柳宗元的《江雪》,指出诗中的诗眼并结合全诗简析。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参考答案:本诗诗眼应为“独”字。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答案】“穿”在文中有“穿行”之意,“数”即“数数”。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穿”字形象的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真题示例[2007广东卷]•2009年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题•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登快哉亭陈师道•城与清江曲,采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1)第二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答:“隐”“依”。(1分,只答出一个不给分)“隐”“依”二字在这里运用的是拟人(或“比拟”)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霭便依傍着山峦升起的景象,富有情趣。(2分)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释含义、明手法)•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效果)这样写答案•格式:•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情形,{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或烘托了……的意境{说效果}。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答案:闲。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一个“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巩固练习(《创新设计》197页第五题)一、炼字类型: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及所用手法。——释含义、明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摹情态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看表达技巧的作用。——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三、答题步骤课堂小结动词、形容词、数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活用词二、诗眼
本文标题:诗歌鉴赏之语言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26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