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9-12岁儿童受众分析
9~12岁儿童生理、心理、心智、行为特征调研报告摘要:9~12岁儿童基本处于小学四至六年级阶段,处于各项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本文从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心智发展、行为特征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并总结了相关研究。关键词:9~12岁生理心理心智行为一、生理特点1.外科指标儿童在9~12岁这个年龄阶段会进入婴儿之后的第二次身体发育高速期,被称为第二发展期。此时,他们身高体重明显增长,肌肉骨骼力量也在迅速增强。资料显示,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自10岁开始突增,12岁达到高峰;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12岁达到高峰,因此五六年级是一般儿童身体发育的最高峰时期[1]。随着身体机能的提高,速度、腰腹力量大大增加,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各项体育项目指标也会显著提高。根据北京市小学生身体素质测试评分标准[2],一至三年级学生50米跑的优秀标准在9~10s之间,四年级之后优秀标准已经提高到9s内。在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内,加强速度、力量和耐力训练,可以使各项身体素质得到更大限度的提高,并提高心肺机能,使少年儿童受益终身。有许多学者都对不同体育项目对该年龄段儿童身体素质的提高进行了研究,如罗颖[3]研究了跆拳道训练对儿童健康体适能的影响,表明跆拳道训练可以增加9~12岁儿童的肌肉势能和肌肉含量并提高身高增长幅度。有研究表明,该年龄段儿童身体的柔韧性会有下降趋势,年龄越小柔韧性越好,因此在进行力量训练使也要配合一定的柔韧性练习[4]。罗颖的研究还表明跆拳道训练可以阻止柔韧素质的下降[3]。男女生的身体发育有一定差异,整体来看女生的发育早于男生,五六年级的女生身高体重增长更快,12岁之后,男生的增长更为迅速,并拉大男女生体型的差距。在身体素质上,男生优于女生,50米跑、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男生的平均成绩皆高于女生,但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女生的肌肉和韧带结构使得力度和速度较弱,柔韧性更好[5]。2.内科指标此年龄段儿童心肺功能增强,接近中学青春期的特点,脉搏频率、血压、肺活量在10岁之后都有显著增加,12岁之后男女生的差距会加大[1]。研究表明,10岁左右大脑前额皮层发育完善,12岁学生脑的重量已接近成年人水平,大脑活动机能显著提高,兴奋机能增强,睡眠时间缩短。此阶段儿童的理性思维逐渐增强,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记忆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不断增强[1]。五六年级的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初期,性激素分泌,研究发现,男孩的睾丸酮水平增加18倍,女孩雌二醇水平增加8倍[6]。发育早的孩子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女生发生月经初潮,胸部发育,阴毛、腋毛生长,皮肤出油长粉刺,男生阴茎生长,阴毛、胡须生长,发生遗精。二、心理特点1.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主观评价、体验和调控,反映了人在实践中自己对自己、自己对自然、自己对他人、自己对社会等关系的意识活动[7]。从这个年龄段到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变化的急骤阶段,按照精神分析理论,本我与超我之间公开宣战,儿童想要获得一种“积极的自我认同感”[8],会非常看重自我的形象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积极表现自己从而获得他人的肯定评价,具体表现为喜欢打扮自己、看重荣誉感,不愿意违反规则,十分重视约定事项,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是非观。在某种程度上,自我倾向比较明显,喜欢摆理由讲道理,会对老师和家长不公正的处理表现出不满,提出反对意见。同时这个年龄的儿童会开始进行自我反思,评估自己拥有什么、欠缺什么,思考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变成什么样的[9]。会和同龄人产生攀比、竞争的意识。会对自己的伙伴进行挑选,从低年级的大群体圈专项小群体圈,确定准确朋友关系的倾向更加浓厚。有许多研究表明受外界影响对自我认知产生变化的心理是起伏变化的,从小学到初中逐年下降,青春期后显著上升,大学毕业后又开始下降,到中年又再次回升,然后随年龄增长而平缓下降[10]。许多学者都研究了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杨帆[11]发现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可以促进自我意识的增强,父母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会使儿童的自我意识感下降;曽贞分别从教师、家庭、人际交往、学业成就等方面分析了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家长、同学、老师对自己的表扬或批评会逐步影响儿童对自我的思考,阻碍较高自我概念的形成。学业水平低也会使孩子对自己抱有消极态度。这种负面的影响会让儿童产生焦虑感、压力感,情绪起伏大,产生心理问题。2.叛逆心理这个年龄段儿童随着生理上的发育,大脑机能增强,思维方式、思维广度逐步增多、增广,加上学识的增长、对社会外界的关注,会让他们产生一定程度的“成人感”,他们会觉得自己可以像大人一样思考世界,于是就渴望自由独立,想自己决定一切,对于阻碍自我意识发展、自我行为发生的一切外界因素,如老师的劝说、批评和家长的提醒、督促,认为是一种约束,一种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甚至反抗情绪。从此年龄段到青春期,儿童与父母的交流逐渐减少,有了很多自己的小秘密,很多事情不愿意和家长说,而更愿意向同伴倾诉[12-13]。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六年级的学生叛逆心理最为显著,加上毕业班面临的升学压力,情绪波动大,在学校里会表现出一种莫名的躁动:不听老师的话,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在家里容易因为小矛盾与家长争吵,对父母的唠叨感到厌烦。或是对外界表现出一种消极态度,课堂上沉默寡言,作业敷衍了事,喜欢一个人独处,不愿意敞开心扉[12]。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成熟越来越早,现在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3.性别意识由于生理上的发育,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出现第二性征,此年龄段的儿童开始建立起比较显著的性别差异意识。男女生不会再向像年级那样抱团玩耍,开始有一定的距离意识,避免亲密的身体接触。此外,此年龄段儿童对于生理知识的认知还不够深入,会对自己的一些生理行为感到害羞、紧张、焦虑,不像让异性了解这方面信息。如女生月经期间,不像让男生看见卫生巾等用品。此时男女生虽然会减少与异性的接触,但会对异性产生很大的好奇心,背后偷偷议论、观察对方。如男生可能会对女生的身体发育和生理期产生很大好奇。双方会非常注意自己在对方眼中的形象,吸引异性的注意,如女生会注意打扮自己,在男生面前表现的比较矜持;男生会希望通过体育运动或轻微的欺负行为博得女生的好感。有些孩子会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但示好的方式会比较孩子化、不够成熟。三、心智发展1.逻辑思维能力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9~12岁的儿童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仍习惯于模仿实际动作。加强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类比推理能力[14]。有研究表明女生大脑发育成熟早,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在学习上注意力更为集中,表现出比男生更好的学习成绩[1]。曾林[15]研究发现男生逻辑思维占优势,女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女生倾向于模仿,处理问题注意部分和细节,但对整体的把握能力较差,而男生倾向于独立思考,分析和综合能力较强。所以在小学阶段对知识灵活运用能力考察不多、比较关注细节时,女生具有一定优势。但也有研究发现小学阶段男女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接近,在升入初中之后男女生之间才拉开了较大差距[16]。杨玲[17]等人对不同地区同年龄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发现语言、实践活动、接受信息的渠道都会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一些地区的儿童出现了思维发展的滞后现象。整体看来,该年龄段儿童在逻辑思维能力、注意力方面都有所提高,但仍与成人有较大的差距。尤其在注意力集中方面,保持的时间仍然不长,更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走。2.读写能力在语言能力发展上,有国内学者研究发现9岁是发展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之后语文阅读能力会迅速的发展,但11到12岁之间的发展相对缓慢[18]。且许多研究都表明阅读能力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优于男生,女生在语言能力上的优势开始于小学四年级,且随年龄增长差异逐渐增大[15]。也有研究发现小学阶段男生的语言能力高于女生,升入初中之后女生才体现出优势[16]。在此时期应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3.信息技术终端使用能力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度在小学生群体中也逐渐升高。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中丰富内容和新鲜度非常容易吸引该年龄段儿童的注意力,引发他们主动的学习和探究,并且开始倾向于用数字化的手段记录和储存数据。顾海根[19]调查了12个国家小学四年级学生计算机活动使用情况,发现具有的共性包括:在中国和其他7个发达国家中,超过95%的小学生课上和课后都会使用计算机,每天平均使用时间为65分钟。但他们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主要目的是玩游戏和看视频,很少用于学习,且男生的频率高于女生。提早接触网络的一大弊端就是青少年网瘾现象提前产生,有认知科学学者认为小学生的网瘾情况主要与认知控制系统和社会情感系统有关,前测受前额叶皮层发育程度影响,后者受社会关系影响[20]。同时电子设备的普及也改变了当今小学生的一些生活学习习惯,如开始阅读电子书,把面对面的交流转移到社交软件上[21],这回对其提高语文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有一定帮助,但也会削弱起社交能力。四、行为特征1.体育活动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肌肉力量增强,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增强,开始追求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并且增大了活动量[22]。且心智的发展,增大了他们不在老师和家长的看管下独自行动的机会。男女生的活动类型有所差别,也不经常在一起活动。陶国泰[23]研究发现男孩的行为从3岁到12岁都保持同一模式,而女孩在学龄前期内向行为较多,到了学龄初期外向行为较多,学龄中期外向性行为又有所减少。2.社会行为高年级学生相较低年级学生有了更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更加懂得在不同场合表现出不同行为,收敛和约束自己,女生在此方面的能力更强一些。有学者对该年龄段儿童的合作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四年级至五年级,儿童的合作行为没有上升,甚至有少许下降;而从五年级至六年级,儿童的合作行为则迅速发展增多。由此可以推测,五年级到六年级期间是儿童合作行为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同时发现女生的合作行为多于男生,这可能是女孩觉得以团体方式生存更有安全感[24]。“成人感”的产生会使高年级儿童具有更强的责任感,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姚峰[25]等人对六年级小学生进行了亲社会行为的初步研究,发现六年级学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依次是帮助行为、交往行为、安慰行为、公益行为、礼貌行为和遵规行为,并且学生更关注发生在自己群体中的行为,而不太关注发生在成人群体中的行为。3.不良行为逐渐增多的小学生心理问题以及各种外界环境的诱因,使得小学生群体中的不良行为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如校园暴力等。有很多学者研究了对各种外界因素对小学高年级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周利娜[26]认为高年级儿童的不良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有较大影响,发现家庭教养方式专制性强、惩罚性多会更加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变低。并且家庭教养方式对于男孩行为的影响大于女生,父亲的形象程度高于母亲。四、总结9~12岁是儿童步入青春期的过渡和衔接阶段,在生理、心理上都会发生很大程度的改变,逐渐向成熟化发展。这个时期的儿童变得非常敏感,对于外界和自我的感知能力增强,也非常容易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需要老师和家长与孩子加强正向的沟通和引导,同时留有一定空间,进行一定程度的教养方式调整,使孩子的身心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儿童各方面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对于能力的培养要有所加强。参考文献:[1]陈若华.小学生健康指南[M].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3.[2]田华.对北京市十八所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3]罗颖.跆拳道训练对儿童健康体适能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4]宋文民.实用身体素质练习与评价[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本文标题:9-12岁儿童受众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44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