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湖州市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湖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提高我市物流服务水平,增强湖州市综合竞争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42号)、《浙江省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供给侧改革与“一带一路”战略,编制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一)发展回顾“十二五”是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物流业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备,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快递服务发展尤为迅速。1、铁公水联运基础网络不断完善物流通道网络基本形成。公路通道方面,“十二五”期间,我市基本建立以“三纵两横”高速公路网为主干的现代化公路网络,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666公里。内河航运方面,我市建设“五干五支一港六区”的水路运输网,航道总里程达到1179.5公里,高等级航道的通航里程和占比均位居-2-全省前列,四级以上航道占比位列全省第一,内河航道接驳能力较为显著。铁路运输方面,全市共完成新、改建铁路77.5公里,打造完成“五一枢纽”的铁路网络。物流网络节点建设加快。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完成规划的物流网主干节点5个,德清临杭物流园和长兴综合物流园被评为全国优秀物流园和全省物流示范园区,长兴综合物流园同时也是全国六家物流示范基地之一。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我市成立了湖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现代物流业的监管力度,出台了《湖州市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进一步优化了物流业发展环境。全市推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初见成效,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新技术开始推广应用,标准化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2、物流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经过五年的发展,我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带动物流业由大宗资源服务型向产业服务与民生服务型转变。货运结构不断调整。“十二五”期间,我市交通运输业增加值累计达到336.12亿元,约占服务业产值比重的9%,-3-交通投资累计超过300亿元,公路和水路货运量共达8.3亿吨,公路和内河货物周转量共计954.56亿吨公里,集装箱吞吐量总计49.8万标箱。其中,内河周转方式占到七成以上,“水运大市”的优势逐渐突显。市场主体成长迅速。“十二五”期间,我市物流企业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2015年,全市物流企业收入达445.78亿元,全市2A级以上物流企业36家,从业人员达到8.77万人,6家水运企业的运力达到万吨级。我市现有10家单位被列入首批《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名录》,织里童装、南浔地板、安吉竹制品等块状经济带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带动电商物流迅猛增长,电商物流“内生性、自发型”的发展特点较为明显。快递物流业务倍增。“十二五”期间,我市邮政快递业务增速明显,2015年,全年快递量达到11807.2万件,同比增长57.6%,占据全国地市级邮政快递业排名的第34位。“十二五”我市物流业发展主要指标表指标名称2011年2015年年均增长(%)物流业增加值(亿元)58.173.66物流业从业人员(万人)7.288.775-4-2A级以上物流企业(家)83646指标名称2011年2015年年均增长(%)二级以上公路占比(%)3.317.652四级以上航道占比(%)14.926.816集装箱吞吐能力(万标箱)418.547货运量(万吨)2010313656-9周转量(亿吨)248.65146.7-12快递业务量(万件)137511807.271总体上看,经过“十二五”的不断建设完善,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畅达的物流集疏运网络,物流企业发展迅速,物流业增加值增长平稳,快递业年均超70%的发展速度是我市物流业发展的新动力。但受大宗货运需求减弱的影响,从2012年至2015年间,我市货运总量和货运周转量出现了结构性的下降。(二)机遇和挑战1、新战略带来的外部机遇长三角经济区的产业转型,为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超车道”。以上海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正开展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转移,这将是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5-力支撑。我市南太湖产业集聚区、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渐成形,为承接长三角经济区“产业溢出”效应奠定了基础,为我市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筑网搭桥”。我市是长三角经济区与长江经济带腹地交汇的“门户”,与上海、苏州、南京、无锡、嘉兴等市能够实现“两小时交通圈”的良好对接,从空间和时间上具备了成为“一带一路”重要物流中心的先决条件。2、产业调整产生的内部挑战我市物流业信息化、整装化水平较为滞后。我市现代物流业信息化发展起步较晚,面对小批量、多批次、高频率的物流服务需求,在智能化交通、移动信息服务、物流载体跟踪等新技术上的应用还有待推广,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专用物流装备有待补充,货物托盘、集装箱等标准化建设有待完善。资源要素日益紧张,转型升级形势严峻。当前我市土地、资金、人才方面的限制日趋常态化,而转型升级中遇到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高端专业人才匮乏、园区业务同质化较为严重、物流统计不健全等问题一直制约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从整体上来看,受宏观经济影响,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发-6-展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加快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发展为主线,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等国家战略与省“5411”工程实施的机遇,按照我市国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部署,提高我市现代物流业对新兴制造与民生保障的服务水平。深化物流供给侧改革,突出“水运大市”特点,优化铁公水联运的网络布局,调整运输结构,引导共同配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等特色物流服务的开展,推进智慧物流平台、物流智能装备在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应用,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我市整体经济水平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二)基本原则1、明确定位、联动共享我市地处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的规划区域内,必须把握机遇,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产业分工,实现协同发展。充分利用长三角经济区的智力资源优势,推动我市绿色物流技术、经营模式、智能装备的应用与推广;引入长三角经济区的资源要素,拉动我市物流业协调发展。-7-2、突出优势、错位发展结合我市水运优势和重点产业的需求,形成较为完善的铁公水联运网络布局。进一步提高我市物流辐射区的交通可达性和货物转运比重,以战略支点带动全市各区县物流水平的提升,明确区域优势,推动同质化物流园区的错位发展。3、满足需求、合理布局以满足我市制造业、商贸、居民生活对物流的需求为基础,统筹安排大型物流项目建设,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加速城市物流系统建设,形成功能协调、布局合理的物流空间格局。(三)发展目标在“十三五”期间,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定位:发挥我市内河运输优势,完善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设施布局,打造辐射浙苏皖的省际区域性特色化物流节点枢纽,把我市建设成为连接长三角经济区与长江经济带腹地的重要物流中心城市。“十三五”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预期指标表指标名称2015年2020年年均增长(%)物流业增加值(亿元)73.6113.248物流业从业人员(万人)8.7712.187-8-具体实现在四个方面:——构建以内河水运为主体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辐射范围能力进一步提升,主要包含物流节点与通道网络建设两个方面。一是加快多式联运综合物流节点的建设,到2020年,完成以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区为代表的平台型综合物流节点1处,改扩建3处,同时完善产业驱动园区的建设,力争2020年末,实现产业驱动物流园区新建或改扩建6处,总体实现我市1.5万亩的物流园区建设任务。强化内河水运的集散能力,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增加完成2-4项内河航道节点建设工程,实现1400万吨以上的内河吞吐能力基数。二是完善物流通道工程建设,力争到2020年末,在市综合交通的总体部署下,完成7-10条重要公路建设及改扩建工内河集装箱泊位数(个)81513指标名称2015年2020年年均增长(%)集装箱吞吐能力(万标箱)18.58034货运量(万吨)13656151332周转量(亿吨)146.7204.66快递业务量(万件)11807.268456.0842-9-程、2-4条铁路和水运道路新建与改建工程,具备多式联运运输方式的物流节点3-5个,建设完善以铁公水联运为主要运输方式,联通南太湖、杭州、上海等地的物流通道。——物流企业有序健康发展,物流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在企业引导、组织机制、人才培养、安全管理和企业引进五个方面。一是对从事多式联运、共同配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保税物流、物流装备等领域的物流企业,给予大力扶持。推动物流企业参与等级评定,到2020年,全市国家2A级以上物流企业突破50家,重点领域的国家5A级企业2-3家。二是逐步建设起灵活有效的组织健全、制度完善,与我市物流发展相匹配的物流保障机制与服务体系。三是建立至少1处公共实训培训基地,实现物流企业高新技术、智慧物流等方面专项培训。四是涉及安全保障的特种危化品行业,建立严密的系统化监管和安全保障机制,力争“十三五”期间物流业不发生重大事故。五是以从事物流装备、智慧物流、大宗商品交易、高端医药、物流地产等领域的企业为重点招商引资对象,积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落户我市,力争到2020年,引入“大好高”-10-型企业3-5家,带动我市物流业的发展。——特色物流发展不断扩大,逐步完成特色专项物流服务体系,主要包含电子商务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共同配送四个方面。一是根据我市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在2020年末,至少建成满足跨境电商物流服务的电商示范功能区1处,继续深化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工业园区设有不少于300配送网点。二是继续加大与上海、杭州等地海关合作,促进“一关三检”复合通关功能完善,建成具有保税功能的物流园区1处以上。三是为满足食品、农产品、药品等冷链物流的需求,力争在2020年建成含有冷链物流功能的物流节点2-4处,保障产品安全。四是促进“便捷配送塔”模式的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建设,力争在2020年底,“便捷配送塔”型合作网点达到100个以上,培育1-2家运营规范、技术水平较高、管理有序的物流配送示范企业;试点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的网点数量增加20%以上。——物流信息化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智能装备和物流-11-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发展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智慧物流服务体系,主要包含物流共享信息平台、智慧物流园和标准化建设三个方面。一是加快城市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间、各园区间的互联互通为抓手,力争在未来五年内,打造政府物流公共信息平台1-2个,引导园区自建物流服务信息平台3-4个,促进湖州物流资源共享、可视化监管和智能化决策,初步实现我市“智慧物流”网格化发展。二是引导智慧物流装备研发和应用方面,推进建设全省智慧物流产业中心,争创省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扶持物流装备企业进入国家3A级别,支持现代物流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格为国家级。三是在大力推动物流配送标准化方面,指导物流企业实施商贸流通领域的物流标准,推行城市物流配送的标准化管理,探索开展物流业标准化试点。三、空间布局在我市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格局的基础上,按照“十三五”发展定位和具体目标,促进我市物流业的转型升级,构建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一)一核两带双组团的空间布局-12-在承接杭州、南太湖产业转移的基础上,沿宁杭通道双向延伸,形成“湖杭宁物流发展带”;依托宣杭铁路西线、申嘉湖、长湖申等通道打通承接上海的内河航运产业链,形成“湖皖沪物流发展带”;在两个发展带交汇处,形成我市物流网络的战略核心区;以西南、东南两个经济区的物流园组团,即“安吉产业群组团”与“京杭运河产业群组团”,最终构成我市“一核两带双组团”的空间布局。1、“一核”:市本级战略核心区“一核”是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核心区。涵盖湖州经济开发区、吴兴区两个地区,区域内公铁水多通道交汇,具备优良的物流发
本文标题:湖州市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47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