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强夯地基处理施工作业指导书
-1-强夯地基处理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2-1.编制目的明确强夯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路基地基处理施工。2.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新建铁路兰新第二双线工程施工图》3.适用范围适用于兰新第二双线铁路LXTJ5标段路基地基处理,处理深度<8.0m。4.作业准备4.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4.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5.技术要求5.1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5.2在大面积施工前,在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试夯,确定夯锤质量、落距、夯击次数、夯击顺序等夯击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6.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3-6.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施工试验段→确定工艺→夯击计划→测量放样→夯击施工→质量检验6.2工艺流程7.施工要求7.1施工准备⑴场地平整,路堤地段原地面清表0.3m,然后用推土机平整场地,并以此确定夯前地面高程;路堑地段开挖至基床底层换填底面以上1.0m时作为夯前地面高程。施工区周边作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准备试验性施工测试确定施工参数夯击计划夯击测试夯击面管理质量检验加固效果评价强夯设计施工记录-4-⑵查明强夯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和管线的位置及标高,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损坏。⑶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标出夯点位置,并在不受强夯影响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⑷施工前应按设计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工艺性试夯试验。通过强夯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有关工艺参数。7.2施工工艺7.2.1确定工艺参数⑴机械设备的确定强夯施工采用20t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备。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夯锤锤重及夯锤底面面积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单击夯击能确定。夯锤底面采用圆形,直径2.6m。夯锤底面对称设置若干个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250~300mm。自动脱钩采用开钩法或用付卷筒开钩。⑵单击夯击能量夯击能根据处理深度确定,点夯2000~4000kN•m,满夯1000kN•m。落距10~15m,锤底静接地压力值25~40kPa,对于细粒土宜取小值。⑶夯击遍数的确定(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夯击遍数设计为5遍。第一、第二、第三遍为点夯,第四、第五遍为满夯。⑷夯击次数确定点夯一般8~15击,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同时满足: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且以使土体竖向压缩最大-5-而侧向位移最小为原则。每个夯击点安排专人检查和记录击数,保证强夯质量。满夯为3击。⑸夯击点的布置点夯4.0m,正方形布点;满夯四点中心搭夯一点。具体夯点平面布置图参见路基通用图。⑹夯击遍数间隔时间确定黏性土地基每两遍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少于3~4周,砂类土、碎石土地基每两遍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少于5天,具体间隔时间可根据工艺性试夯确定。施工时首先保证夯击遍数间隔时间,并做详细记录,其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流水顺序,安排合理的流水节拍,力争使各区段间达到连续夯击。杜绝间隔时间未到就强行施工现象,确保强夯质量。⑺处理范围路堤地段为两侧坡脚外4m之间的范围,路堑地段应至侧沟平台外缘。7.2.2强夯施工对夯击点依次夯击完成为第一遍强夯施工。在第一遍强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场地推平,压路机碾压两遍后进行测量布置夯击点位置及水准测量。第二次按设计选用已夯点间隙中间,依次补点夯击为第二遍,以下各遍均按设计在中间补点,最后一遍锤印彼此搭接,表面平整。强夯施工按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以单夯夯击能、夯击遍数和各个夯点的夯击次数为施工控制数值,并采用试夯确定的地表平均沉降量控制。对渗透性较差的细粒土,必要时应增加夯击遍数,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锤多次夯击,锤印搭接不小于1/4夯锤的直径。8.劳动组织8.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8.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6-序号工种人数(个)备注1振动压路机司机1每一个工作面2强夯机司机2每一个工作面3推土机司机1每3~4个工作面4平地机司机1每3~4个工作面5自卸式汽车2每一个工作面6挖掘机1每一个工作面7洒水车司机2每3~4个工作面8领工员1每一个工作面9记录人员1每一个工作面10试验员1每一个工作面11工班长1每一个工作面12技术员1每一个工作面13普工4每一个工作面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9.设备机具配置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说明1强夯机1每一个工作面2振动压路机1每一个工作面3推土机,T220A1每3~4个工作面4平地机PY19015洒水车EQ1130F16自卸式汽车2每一个工作面7装载机1每一个工作面8挖掘机1每一个工作面10.质量控制及检验10.1质量控制⑴按设计要求确定夯击路线,无规定时使相邻轴线的夯击间隔时间尽量拉长,特别是当土的含水量较高时。⑵夯击时夯锤的气孔要畅通,夯锤落地时应基本水平。-7-⑶各夯点应放线定位,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漏夯应及时纠正。强夯施工时应对每一夯击点的单夯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等进行详细记录。⑷强夯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⑸强夯过程的记录及数据整理①每个夯点的夯坑深度、夯坑体积、夯坑四周隆起高度都须记录、整理。②场地隆起和下沉记录,特别是邻近有建构筑物时。③每遍夯击后场地的夯沉量、外部补充填料量的记录。④附近建筑物的变形监测。⑤满夯前应根据设计基底标高,考虑夯沉预留量并整平场地,使满夯后接近设计标高。⑥记录最后2击的贯入度,看是否满足设计或试夯要求值。10.2检验⑴强夯处理夯击点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尺量。⑵低能量满夯的搭接不得小于四分之一夯锤直径。检验数量: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尺量。⑶强夯加固地基的承载力和有效加固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①检验数量:竣工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对于砂类土或碎石土地基,其间隔时间取14天;粉土或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取28-8-天。每一工点每3000m2抽样检验12点,其中:动力触探试验或标准贯入试验6点,静力触探试验3点,荷载试验3点。标准贯入和静力触探的检验标准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按设计规定的检验时间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荷载试验。②在每500~1000m2面积内的各夯点之间任选一处,在有效加固深度内,每隔1m取1组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土的干密度、压缩模量和湿陷系数,满足设计要求。⑷强夯夯坑中心偏移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0.1D(D为夯锤直径)。检验数量:检验总夯击点的10%。检验方法:测量检查。⑸强夯地基处理范围、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强夯地基处理范围、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处理范围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量2横坡±0.5%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坡度尺量11.安全及环保要求11.1安全要求11.1.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11.1.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11.1.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9-11.1.4强夯前应对起重机、滑轮组及脱钩器等全面检查,并进行试吊、试夯,一切正常方可强夯。11.1.5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震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减震措施。一般即有建筑50m范围内不宜采用强夯措施。当桥台附近,涵洞附近需进行强夯时,可先进行路基范围的强夯后,再施工桥台、涵洞。11.1.6起吊夯锤保持匀速,不得高空长时间停留,严禁急升猛降防锤脱落。停止作业时,将夯锤落至地面。夯锤起吊后,臂杆和夯锤下及附近15m范围内严禁站人。11.1.7有建筑50m范围内不宜采用强夯措施。11.1.8当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强夯作业,以防机械倾倒,保证安全。11.2环保要求11.2.1强夯施工中,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干燥天气进行强夯时宜洒水降尘。11.2.2强夯施工产生的噪声不应大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界限》(GB12523)的规定,强夯场地与建筑物间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振或防振措施。11.2.3按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
本文标题:强夯地基处理施工作业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64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