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上海建行住房金融业务的发展战略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建行住房金融业务的发展战略姓名:周宁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胡海鸥20030112上海建行住房金融业务的发展战略作者:周宁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参考文献(17条)1.殷红.张卫东房地产金融20022.戴荣我国房地产市场周期研究综述2002(10)3.谭刚房地产周期波动一理论、实证与政策分析20014.汤勇康上海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特征和走势2002(04)5.13年,人均住房翻番20026.谢贤程香港房地产市场19927.郁文达住房金融:国际比较与中国的选择20018.常永胜中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研究20019.迈克尔波特.陈小悦竞争战略199710.汪丽娜美国住宅金融体制研究199911.住房金融业务:化传统优势为现实竞争力,建行总行房地产信贷部总经理刘铁民答记者问12.殷红.张卫东房地产金融200213.彭涛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及应对措施1999(05)14.常永胜中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研究200115.寇日明.陈雨露.孙永红风险管理实务200016.王洪卫中国住房金融:资金筹措与风险防范机制200117.李乘祥.孙鸿飞.钱勇房地产金融与投资2000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何勇.HEYong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快速扩张风险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8(6)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快速扩张的势头强劲.目前,支撑房地产高速增长的前提条件正在逐渐消失,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快速扩张所依托的客观基础已不存在;与变化的市场环境相适应,商业银行在经济上行周期房地产信贷业务的快速扩张应该而且必须慢下来.要将高度的风险控制意识贯穿于房地产信贷业务的全过程,2.学位论文李睿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2006本人运用了博士阶段学习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在商业银行的工作经验,在深入研读《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基础上,通过对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相关理论的梳理,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的实践,积极探索如何建立符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精神的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所以,本文的选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七章,按照逻辑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部分,即第一章导论,主要阐明了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基本创新点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为分析问题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和核心,主要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这一部分主要从基础理论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信用风险及其测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二章,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的基本要素。第三章,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的理论分析。本章按照《新巴塞尔协议》的分析框架,从公司暴露和零售暴露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违约行为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特别是对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贷前阶段、贷后阶段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博弈分析。第四章,《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测度方法。本章在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新巴塞尔协议》出发对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的现代测度方法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测度的规定以及其对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本章的结论是:《新巴塞尔协议》对于高波动性商业房地产以及银行抵押品采取的保守态度,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挑战。第五章,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本章将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贷协会危机、日本住专事件以及东南亚各国房地产贷款信用扩张事件的分析,进行世界各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国际比较,为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第六章,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现状。本章主要对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不断加剧的现状、房地产贷款中的误区、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章的结论是:中国目前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正不断加剧,而且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分布是不平衡的,相对于房地产零售贷款而言,房地产公司贷款表现出来的信用风险比较突出,在地区分布上也表现出不平衡。第三部分为解决问题部分,主要包括第七章,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策略。本章围绕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问题,提出了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改革的基本策略。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从《新巴塞尔协议》的角度出发,以转轨时期的中国市场经济制度为背景,对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管理这一问题展开了系统性研究。2、本文在研究《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测度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房地产公司贷款信用风险、零售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作了系统的梳理。3、本文提出的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改革的阶段性推进策略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本文提出的建立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全程风险控制体系、房地产贷款风险预警体系以及逐步利用贷款转让、贷款证券化、信用违约互换等产品转移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的策略对中国商业银行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能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3.期刊论文钟长洪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风险管理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0,(9)房地产投资回报率高,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因此,对于追求利润的商业银行而言,房地产信贷业务无疑是其信贷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我国刚刚进入发展迅速期的房地产信贷业务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随着我国住房消费市场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并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然而这种偏离正常发展速度的扩张所带来的风险隐患已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因此,加强对这部分风险的分析与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控制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不良率,提高其资产质量有重要意义.4.学位论文司艳春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风险分析2006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信贷已成为商业银行重点发展的业务。然而,在房地产信贷快速发展的背后,风险也正在逐渐暴露和显现。假按揭、银行违规放贷、开发商违规套贷等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对当前房地产信贷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与控制,那么,房地产信贷业务的快速扩张可能成为商业银行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源。我国的房地产信贷有什么特征,会有哪些风险?应该如何防范?这些问题的解决正是本文写作的目的所在。本文的写作思路是:首先对房地产的概念作出界定,在此基础上将房地产按用途分为住房和商业房地产两类,进而对这两类房地产的特点进行比较和总结。由于房地产开发具有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风险程度高等特征,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对金融支持的要求很高,靠房地产开发商的自有资金是无法满足的。那么,房地产开发的融资渠道有哪些?在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状况如何?顺着这个思路,本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几种融资渠道及发展现状,其中,银行信贷是目前我国房地产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信贷的特征:风险大且集中于商业银行、没有金融替代产品来转移和分散风险等。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出现不仅与房地产开发商、个人、商业银行等参与者有关,还与我国的经济社会法律环境有关。最后,依据对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全面分析提出几点防范风险的措施和对策。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房地产信贷的一般分析。房地产位置的固定性导致不同区域的房地产因周围的环境和设施的不同产生价格和价值的差异;房地产的经济效益比较可靠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房地产的投资规模大,开发周期长等特征使房地产成为一种独特的商品。房地产因用途的不同对以上特征的侧重程度也不同,本文针对其中的两种来分析。房地产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仅仅依靠房地产开发商的自有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融入所需的大量资金是保证房地产开发顺利进行的关键。目前我国房地产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有:自有资金、预售房款、银行贷款、施工单位垫资、发行股票及上市和信托融资等,而银行贷款依然是主要融资方式。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归纳出我国房地产信贷的特征是:风险大且风险集中于商业银行、缺乏转移和分散风险的金融替代产品有限,存贷款期限不匹配等。第二部分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风险。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商业银行在选择借款人时会出现逆向选择。在签订好合同之后,借款人会出现道德风险问题。无论是逆向选择还是道德风险,都会给银行带来风险。银行内部上下级之间可以看作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因为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给银行带来风险。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针对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剖析。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房地产信贷的风险主要是房地产商的信用风险、房地产商的经营风险、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和融资渠道有限导致风险集中于银行。1、房地产商的信用风险在我国,房地产商的信用风险实质上是欺诈风险。开发商通过流动资金贷款来顶替开发贷款、高估地产项目价值、隐瞒开发项目的用途、假按揭等方法来套取银行贷款。其中,假按揭贷款近几年使很多商业银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2、房地产商的经营风险房地产商的经营风险涉及到房地产开发的整个过程,从获得土地、前期开发、项目投标、投资、施工、验收到销售,涉及的环节多、周期长,期间的风险可来自筹资方式、地段选择、设计定位、项目组织、施工质量、材料及总体估算、行政干预等各个环节,而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风险,则整个项目就会产生连锁反应。项目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房地产开发的按期完工、房地产商的收益,给银行贷款的安全收回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3、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由于借款人还款能力的波动性、房地产贷款业务流程的不完备性以及抵押物估值和处置的不确定性,给银行房地产贷款的安全性、按时收回也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也是银行必须正视的风险。4、融资渠道有限导致风险过于集中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商业银行承担了房地产业几乎全部环节的风险后,又缺乏有效的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结果是集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法律法规风险于一身。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变动、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政府的宏观调控等都会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自然也会给银行带来影响。银行资金来源的短期性和房地产贷款的长期性使银行出现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匹配,容易引发银行流动性风险。第四部分针对前文对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风险分析,提出了几项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的措施和对策:1、积极试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分散房地产信贷风险证券化不仅能起到降低抵押贷款风险和提高流动性的作用,而且能够发展银行的表外业务,优化银行的资产结构以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并能变“死资产”为“活资产”,增加银行服务费收入,这些多方面的激励作用都促使银行成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目前,建行已经开始个人住房抵押证券化的试点工作。2、加强自我约束,严格信贷管理商业银行应该从严格贷款发放条件、严格限制贷款资金使用、切实加强贷后管理充分发挥利率杠杆对个人住房贷款需求的调节作用、抓紧研究和建立风险防范对策和应急措施、提高应变和快速反应能力及建立有效的风险化解机制等方面将风险和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3、健全信息传递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建立信用监控体系和预警体系、公共信息系统和客户信自、系统,并实现资源共享、健全信用调查和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等方面来降低信息不对称。4、建立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建立起由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审计部门在内的外部监管体系,还要建立起同业监督系统,这样可以加强监管的力度。纵观全文,本文的主要贡献与特色在于:1、紧扣我国房地产和金融发展的脉搏,在分析房地产信贷时,除了针对个人住房贷款来分析,还将商业房地产的特点、商业房地产信贷的特征融入到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分析当中,分析中可能会有欠妥之处,但也算是一种尝试。2、本文还加入案例分析,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文章的论述有理有据,更具说服力;同时,引用了大量事实和数据,使论述更加具体、贴切。3、本文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商业银
本文标题:上海建行住房金融业务的发展战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