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6届二轮复习--近代史通史整合-课件
近代史通史整合板块大综合(二)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东西方世界宏观大视野下的中国和世界通史阶段特征与重要史实定位通史问题考向例析宏观大视野下的中国和世界近代中国近代西方时间跨度1840年至1949年14世纪至1917年基本特征从沉沦到抗争、探索、缓慢走向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精神文明发展表现政治1.1840年至1900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一步步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虽然进行了诸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艰苦的抗争与探索,但最终未能阻挡住沉沦的脚步1.17至19世纪,英、美、德、法等国先后通过革命或改革的方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确立起代议制度2.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兴起,1871年法国爆发巴黎公社起义,建立起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表现政治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先后进行了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表现经济1.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1.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表现经济2.民国时期资本主义经历了曲折艰难的发展过程,既有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也经历了抗战时期的“秋天”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冬天”3.近代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巨大变化3.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并推动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表现思想文化1.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开始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2.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思想,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逐渐冲破了神学的枷锁,近代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2.启蒙运动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表现思想文化3.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毛泽东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毛泽东思想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近代自然科学与文学艺术产生并发展一、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1840~1895年)二、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1895~1919年)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四、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14~18世纪)五、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18世纪后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史阶段特征与重要史实定位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的传入,加速了中国社会落后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解体,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明显。一、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1840~1895年)特征概述史实定位阶段时间政治经济文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中后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自然经济解体;商品输出;民用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式服装、餐饮、住宅传入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觉醒、探索构成了这一时期的主旋律。这一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的加深,半殖民地化的沉沦,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二、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1895~1919年)特征概述史实定位阶段时间政治经济文化选修中国半殖民地化半封建化大大加深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反割台斗争;瓜分中国狂潮、维新变法资本输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实业救国兴起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近代报刊兴起;上海首映电影(1896);电话传入(1882);科举制度废除(1905)戊戌变法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列强“以华治华”门户开放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近代报刊兴起;上海首映电影(1896);电话传入(1882);科举制度废除(1905)中华民国与北洋军阀统治20世纪初到1919年同盟会、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五四运动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中山装、剪辫;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孙中山中国革命确立了新的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最终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胜利。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特征概述史实定位阶段时间政治经济文化选修中华民国与北洋军阀统治1919~1924年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二大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中山装、剪辫;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孙中山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民党一大、三大政策、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失败新三民主义十年对峙1927~1937年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工农武装割据”、长征、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抗日战争1937~1945年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两个战场、四大会战、中共七大、南京大屠杀、抗战胜利日军对沦陷区的疯狂掠夺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1945~1949年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七届二中全会民族资本主义的萎缩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毛泽东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推动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发展。四、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14~18世纪)特征概述史实定位时间政治经济文化选修14~18世纪英美率先确立民主政治制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1832年议会改革;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政府建立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三角贸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圈地运动、重商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文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初步确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善。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五、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18世纪后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征概述史实定位时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选修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德国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和1875年宪法、巴黎公社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蒸汽机、火车、轮船马克思主义诞生、达尔文进化论、经典力学、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华盛顿、拿破仑、马克思、恩格斯、牛顿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布尔什维克党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世界市场完全形成、汽车列宁主义诞生、量子力学、相对论、印象主义画派、现代立体画派、电影甘地、列宁、爱因斯坦考向一模块贯通类问题考向二中外融合类问题通史问题考向例析考向一模块贯通类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一书中说:“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等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法国学者埃狄纳称宋朝为“现代的拂晓时辰”。押题1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请回答:(1)请你以同意“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和宋代处于“现代的拂晓时辰”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给出合理论据。解析考查宋代中国近代化的表现,可以从经济、文化、对外关系三个角度分析,经济上主要把握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市镇的兴起、纸币的出现、商业税收成为重要财政来源、对外贸易的发展;文化上主要把握四大发明的成熟和外传、世俗文化的出现及发展;对外关系则主要把握对外贸易的发展即可。答案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商业活动彻底打破时间、地域的界限;商业市镇的兴起;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市民生活丰富多彩(或瓦肆的出现),商业税超过农业税;三大发明成熟并外传,这是近代科学发展的先声;社会文化与生活日益世俗化(或平民化、大众化);对外贸易繁荣且范围广阔。(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化”的含义是什么?试结合近代西方的有关史实简要予以说明。解析把握材料二中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从政治民主化,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经济工业化,工业革命;思想文化理性化,启蒙运动等回答即可。答案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如欧美代议制的确立;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城市化),如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开展;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提出人性和理性。(3)从现代化的特征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1919年)是近代中国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时期。试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化的主要表现。解析把握时间信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分析即可。答案经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政治:民主政治的探索,从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到革命派的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押题2文明的交流贯穿了人类历史,对人类文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摘自《全球通史》材料二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到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请用史实说明明清时期“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解析该题要求分析的是明清时期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因素,结合明清时期的相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以及科技等角度回答即可。答案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阻碍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小农经济的发达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儒家思想(理学)的僵化阻碍了思想解放;古代科技的发达并没有催生近代自然科学。(2)请列举“他们(西方)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并说
本文标题:2016届二轮复习--近代史通史整合-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8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