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深沉凝重的历史,浩若星辰的灿烂文化。但是,当我们具体谈论时,脑海中似乎只存留一些简单的历史纪年事件和干涩的历史人物故事。这本书以散文和故事形式讲文化、说历史,使我们得以纵向系统地认知中国的厚重文化底蕴和人文魅力,感悟我们伟大的中国文化!本书以中国文字起源作文采,讲述中国文化进程,再以笔墨历史阐述历史变迁,美丽的神话传说,智慧的东方哲学思想……,历史与现实相沟通,文理与形象相交融,从中我们可以全方位地解读了中国文化及历史的演化过程。•魏晋绝响•田园何处•走向大唐•佛教的事•仰望长安•唐诗几男子•乱麻蕴藏•陌生人•断·裂•六百年郁闷•十万进士•大地小人•中国文脉•笔墨历史•猜测黄帝•感悟神话•发现殷墟•老子和孔子•黑色光亮•稷下学宫•第一诗人《离骚》今译•历史母本•那一家乱麻蕴藏远远看去,宋代就像一团乱麻。乱到什么程度?我想用一句俏皮话来表述:乱到连最不怕乱的历史学家也越讲越乱,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讲乱,更不知道如何来摆脱乱《发现殷墟》涉及的是甲骨文。在甲骨文发现之前,外国及部分国内学者认为,汉文化属舶来品,此种观点使得伟大的汉文化陷入无根无源状态。而殷墟旧址中发现的甲骨文,开启了中国文字载体的新纪元,同时也发现了中华文化之根。非常玄机的是,甲骨文是在中华民族最为危难之际,戏剧化的被发现而得以横空出世,向世界昭示中华文化的久远历史和强大的生命力。如同作者在书中所写的:我想,一定是华夏先人强烈地感知到了,他们的后代正面临着万劫不复的危难。他们显然有点生气,掷出甲骨提醒后代:这是多少年的家业了,怎么会让外人糟蹋成这样呢?他们甚至恼怒了,掷出甲骨斥责后代:为何这么垂头丧气,甚至也要问卜几次,最后探询一下凶吉!甲骨文是远古时期巫师们的占卜用具,因此就出现了一个诡异现象,当时研究甲骨文的几位学者,不是自杀就是非正常死亡,不知我们的祖先在向我们昭告着什么?《稷下学宫》•讲的是春秋战国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等学派,带领自己的学术团队论辩、讲学和交流,不受制于政治的学术独立、学术平等,孕育出伟大的东方思想、东方哲学,那时墨家宣扬的兼爱思想,与现如今西方的博爱有异曲同工之处。•《那一家》•说的是后汉时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颇受争议的曹操的身份应是文学家在前,军事家排后,很多成语如老骥伏枥等都出自曹操的诗词,曹丕、曹植也都是文学大家,曹植有著名的《洛神赋》,曹丕被誉为仅次于后主李煜的第二个帝王文人,只是曹丕的政治身份盖过了文学身份。那个时期的英雄人物和事件也是非常庞杂的,很多文学影视作品对该时段的风云变幻均有演绎和反映,比如前期热播的《甄嬛传》中的甄嬛原型则为三曹时期的甄宓。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余机到丘垄?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这就是我很不喜欢的中国文人——根据一个传说,立即表示“我不疑”,而且一开头就上升到政治的宣判,断言曹操之罪是绝了“汉统”。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仅凭曹操的那些诗,就足以说明他是汉文化的合格继承者,他们所说的“汉统”,大概是指汉朝的皇族血统吧。如果是,那么,汉朝本身又曾经绝了什么朝、什么统?再以前呢?再以后呢?比曹操晚生九百年而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却还在追求汉朝血统,这样的文人真是可气。更可气的是,这个写诗的人不知怎么突然自我膨胀,居然以第二人称与曹操对话起来,说自己想出了一个绝招可以使曹操的“疑冢阴谋”彻底破败,那就是把七十二冢全挖了。我不知道读者听了他的这个绝招作何感想,我觉得他实在是像其他很多中国文人,把愚蠢当做了聪明,也不怕别人牙酸了。就凭这样的智力、这样的文笔,也敢与曹操对话?我想,即便把这样的低智族群除开,曹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找不到对话者的。以前曾经有过一些,却都在那次瘟疫中死了。因此,他们也只能消失在大地深处。除了上述内容外,我认为本书总序中的《中国文脉》部分酣畅地通论了三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和美学主脉,让我们对中国文化震撼和感悟的同时,也会强烈萌生守护和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总序中的《笔墨历史》通论了作为文脉载体的三千年中国书法史,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和论辩,使我们想到东方文明能源远流长,自有其存在延续的土壤,也定有超越西方文明的魅力之处。伟大的中华文化既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也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动力。读这本书,使我清晰而震撼的感受到中国的历史、人物:不媚不俗有尊严,坦坦然然而安定,本本色色而有人性,忠忠诚诚而有品性,勤勤恳恳而有学性,真真实实而有个性。各位,读好书,好读书,革命尚未成功,吾辈仍需努力,大家为自己的目标好好奋斗吧!
本文标题:中国文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116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