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第三章-人口与资源(精简版)
第三章人口与资源¤第一节世界人口发展情况¤第二节中国人口发展状况¤第三节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第一节世界人口发展情况•一.人口与人口过程•二.世界人口发展状况一.人口与人口过程•1.人口.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2.人口过程人口过程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3.反映人口过程的自然变动指标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2)倍增期Td=0.7/r其中,Td:倍增期r:人口年增长率根据上式,若人口增长率为r=1%,则70年后,人口增长1倍;若r=2%,则35年后,人口增长1倍;r=7%,10年后人口增长1倍;r=10%,7年后人口增长1倍。二.世界人口发展状况•(一)发展趋势•1.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2.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阶段•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二)增长特点•1.随经济的发展而有所不同•2.年龄结构两极分化•3.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三)世界人口预测•按目前的年龄结构和增长率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超过80亿,并继续增长。直到22世纪初世界人口才能达到稳定值。第二节中国人口发展状况•一.中国人口发展特点•二.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一.中国人口发展特点•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特点•(一)人口增长速度快•纠正一些人关于我国人口政策的扭曲认识•1.战后的生育高峰,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国家并有的现象。babyboom,spikeinburthrate,peakintheburthrate等,就是指西方国家从战后直到60年代的生育高峰(也可泛指)。在日本,这个高生育率和人口高速增长的时代叫做“团块世代”。•2.毛主席在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几段话“过去有些人批评我们提倡节育,但是现在赞成的人多起来了。夫妇之间应该订出一个家庭计划,规定一辈子生多少孩子。……目前中国的人口每年净增1200万到1500万。社会的生产已经计划化了,而人类本身的生产还是处在一种无政府和无计划的状态中。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对人类本身的生产也实行计划化呢?我想是可以的。我们有一位民主人士叫邵力子,他就提倡节育。”(1956年10月12日同南斯拉夫妇女代表团的谈话)“我们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人,这是世界上各国都没有的。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我看人类是最不会管理自己了。工厂生产布匹、桌椅板凳、钢铁有计划,而人类对于生产人类自己就没有计划了,这是无政府主义,无组织无纪律。这样下去,我看人类是要提前毁掉的。中国六亿人口,增加十倍是多少?六十亿,那时候就快要接近灭亡了。我今天不着重谈节育问题,因为我们邵力子先生是个专门的名家,他是大学专科毕业的,比我高明。还有我们李德全部长,也很注意这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政府可能要设一个部门,或者设一个节育委员会,作为政府的机关。人民团体也可以组织一个。因为要解决技术问题,设一个部门,要有经费,要想办法,要宣传。”(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人口控制在六亿,一个也不多啦?这是一种假设……现在我国人口每年增长一千多万。你要他不增长,很难,因为现在是无政府主义状态,必然王国还没有变成自由王国。在这方面,人类还完全不自觉,没有想出办法来。我们可以研究也应该研究这个问题。政府应该设立一个部门或一个委员会,人民团体可以广泛地研究这个问题,是可以想出办法来的。总而言之,人类要自己控制自己,有时候使他能够增加一点,有时候使他能够停顿一下,有时候减少一点,波浪式前进,实现有计划的生育。这一条马寅老今天讲得很好,我跟他是同志。从前他的意见没有放出来,有人反对,今天算是畅所欲言了。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政府应该设机关,还要有一些办法。”(1957年3月1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六五年一月九日,在和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谈话时,当斯诺问到:“主席对中国计划生育的进程感到满意吗?”毛主席明确表示:“不满意。在农村还没有推广。最好能制造一种简便的口服避孕药品。”1965年8月20日,毛主席在接见卫生部负责人时的谈话中指出:“天津计划生育不要钱,看来国家出了钱,实际是划得来的,国家出点钱保护生产力是合算的。药钱拿不起也可以不拿。你们开展农村卫生工作后,要搞节制生育。”1972年7月24日,在同几个同志的谈话时表示:“关于避孕工作,我看要送上门去,避孕药物、器械这些东西,免费提供,挨家送,因为人家不好意思来领嘛。人体的八大系统都要研究,包括男女关系这种事情。要编成小册子,挨家送。不然,人家不好意思啊。”•3.毛泽东时代后期,中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人口出生率由1968年的35.59‰逐年持续快速下降。1969年为34.11‰,1970年为33.42‰,1971年为30.65‰,1972年为29.77‰,1973年为千分之27.93‰,1974年24.82‰,1975年为23.01‰,1976年为19.91‰,远远低于1987年的23.33‰。2002年以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始终稳定在千分之十二的超低水平。•4.中国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死亡率的降低•1949年,中国人平均死亡率大约是20‰,1957年,这一数字降到10.8‰,进入70年代,中国已是世界上少有的低死亡率国家之一,1979年降到6.21‰,为历史最低水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婴儿死亡率平均在200‰以上(1958年80.8‰,1981年34.7‰)。在40年代,印度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略高于中国,人口死亡率则大致同中国处在一个水平线上,但到70年代,印度的死亡率只下降了大约10个千分点,中国则下降了20个千分点。尽管中国的人口总数大大超过印度,但从50年代中期起,除1960年外,中国每年的死亡人数均远远低于印度。1949年,预期寿命是35岁,世界平均是47岁。1975年,中国人预期寿命提高到65岁。1980年,中国人预期寿命达到68岁,世界平均是58岁。这才是中国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1980-2005年中国人预期寿命增加4岁,世界同期增加7岁。1947年,印度预期寿命41岁,1975年提高到54岁,1981年以来,印度的预期寿命增长了10岁。1980年,韩国人预期寿命为67岁,2001年增加到75岁,中国人预期寿命是71岁。国家和地区人均预期寿命(岁)婴儿死亡率(‰)人均预期寿命变化(岁)婴儿死亡率变化(‰)1980199819801998中国687042312-11澳大利亚74791155-6香港74791135-8日本7681845-4韩国67732696-17马来西亚67723085-22新西兰73771354-8新加坡71771246-8斯里兰卡687334165-18低收入国家5155108793-29中等收入国家646953305-23高收入国家73771564-9世界平均616567444-23建国以来,我国的卫生事业得到空前发展,许多传染病得以控制,性病被根绝,人均寿命、婴幼儿死亡率等指标都有了明显改善,曾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银行等机构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赞誉中国只用了世界上1%的卫生资源,解决了占世界人口22%的卫生保健问题•如今,中国的医药卫生总体水平被WHO排在第144位,卫生公平性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数第4位)。•(二)农村人口比重大2009年我国农业人口数为71288万人,占全国人口53.4%,占世界农业人口40%。二百年前世界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0%以上,而今天美国农业人口只占全人口1%到2%。•(三)人口城市化加快•人口城市化是指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或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由农村居住变为城市居住的人口分布变动的过程。1980年以前,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程度处于较低水平。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繁荣,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大量剩余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我国1965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8.2%,而2009年我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46.6%。•(四)人口老龄化199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5.1%。2000年,占6.7%。2009年末,0-14岁占18.5%,15-59岁占69.0%,60岁及以上占12.5%,其中65岁及以上8.5%。•(五)男女性别比偏高1953年我国男女性别比为104.881964年为103.881982年为107.151989年男女婴儿比已达到114∶100。2009年末,男性占51.4%,女性占48.6%。全年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9.45:100。•(六)人口分布不均我国人口分布格局,从黑龙江省的瑷珲,到云南省的腾冲划一条直线,该线的西北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但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而该线的东南,占总面积36%的土地上生活着96%的人口。(六)人口分布不均•(七)人口素质亟待提高•我国人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09年的73岁,人口死亡率由1949年的20‰降至2009年的7.08‰(1979年为6.21‰);2006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每万人大学生数由1952年的3.3人增加到现在的120(,美国为520人,加拿大为580人,韩国为571人,朝鲜为75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8.4%;1987年中国的人文发展指数达到0.716,2010年达到0.663。二.中国人口发展趋势经有关专家预测,中国人口发展有以下趋势:•1.目前生育率经过近二十年的控制已达到较低水平,自然增长率已由1974年的2.22%下降到1983年的1.15%,几乎降低了一半,这是世界人口史上罕见的,但生育率继续下降的余地已经不大了。•二、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2.由于20世纪60--70年代剩余高潮形成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在1995年前后形成一个生育高峰,平均每年进入婚育年龄的人数在1100万对以上,生育率的降低较为困难。•3.中国目前人口死亡率在世界上属于较低的,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死亡率继续下降是有可能的。•4.人口城乡结构比较落后,乡村人口比重依然很大,且在相当长时间里降低乡村的人口生育率仍然较为困难。•据人口学家估计,到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中国人口的极限,即中国土地可负荷和供养的最大人口数。有限度松绑的好处•现在情况是:中国需要平均每个妇女生育2.3个以上孩子才能保持人口世代更替,社会、经济也才能持续发展。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发现已经降低到极其危险的1.22,年度人口抽样调查以及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也证实了生育率只有1.3左右。据统计,每1000个出生婴儿中约有5.4%的人在25岁之前死亡,12.1%的人在55岁之前死亡。中国15岁以下儿童每年死亡有40万~50万人,还有大量因伤致残儿童。意外伤害是悬在独生子女头上的一把剑。•1.缓解新生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现象。1980年之前中国出生性别比保持正常,为105左右。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出生性别比不断攀升,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0~4岁人口性别比高达1.23,加上一些单身女性,意味着今后将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男人打光棍。而山西翼城、甘肃酒泉、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800多万人口试点二胎的地区出生性别比都正常,这说明全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确实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生一子一女,是大多数家庭的愿望,但在一胎化限制下,由于现实所迫,许多人只能选择男孩.独生子女政策,使重男轻女,变成重男弃女.•2.有利于提高人口总体素质.独生子女素质问题,是困扰家庭和国家的大问题。从统计学角度,一些先天缺陷在计划生育条件下的概率会升高。城乡不平等生育权,又导致人口素质逆淘汰.有些地方的人,为了规避超生罚款,滥用多胞胎激素药,引起许多婴儿不良后果.•3.减少独生子女风险家庭.大量风险家庭的存
本文标题:第三章-人口与资源(精简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124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