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关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思考
关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思考摘要: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市转型,是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枣庄市为例分析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相关问题及枣庄实现城市转型的具体措施。希望枣庄能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率先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子。关键词:资源枯竭城市枣庄转型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reflectionsonresource-exhaustedcitiesintransformation——takezaozhuangcityintransformationasanexampleliuchang(shandongjianzhuuniversity,schoolof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jinan,250101)abstract:howtocarryoutindustrialrestructuringandurbantransformation,isanimportanttaskforresource-exhaustedcities.wetakezaozhuangcityasanexampletoanalyzeproblemsofresource-exhaustedcitiesintransformationandmeasuresoftransformationofzaozhuang.wehopethatzaozhuangwillbecomeasuccessfulmodelintheprocessoftransformation.keywords:resource-exhaustedcities,zaozhuang,transformation2009年3月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山东省枣庄市作为东部地区唯一的试点城市名列其中。由此,枣庄的城市转型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让我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个曾经是华东地区最大煤炭产地的鲁南煤城。一、资源枯竭城市的现状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约占全国城市的18%,总人口约1.54亿,其中有44个被列为了资源枯竭城市。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且经济部门普遍有着高耗能,高排放,低产出的特点。在提倡节能减排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资源型城市势必要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大功夫。而对于资源枯竭城市来说,形势则更为严峻。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传统产业逐渐衰退,城市竞争力不断下降,数以万计的工人面临失业。这不仅会阻碍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对当地的社会和谐稳定构成严重威胁。资源枯竭城市是接受“矿竭城衰”的后果还是利用转型乘势而上,这是摆在城市研究者和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早在2001年,辽宁省阜新市作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采取了产业上“退二进一”的做法,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河南省焦作市为摆脱对传统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打造了以“云台山景区”为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应该肯定,一些资源枯竭城市已经在城市转型这条道路上做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但仍需指出的是,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前景尚不明晰,未来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下面我们将以枣庄市为例,具体分析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问题。二、枣庄的现状及应对转型的策略山东省枣庄市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1878年在这里成立的中兴煤炭公司与抚顺、开滦并称为中国三大煤矿,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发行了中国第一张股票。计划经济时代,枣庄作为重要的工业城市和能源基地,累计输出原煤4亿吨,电力2000多亿度,化肥600多万吨,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辉煌历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过长期大规模开采,境内可采煤矿储量不足6亿吨,可采年限不足20年,煤炭资源濒临枯竭。在面对枣庄未来究竟何去何从这个问题上,人们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尽快找出一条路子,实现城市的转型发展。也有些人认为,在全国范围来看枣庄并不是转型最急迫的城市,依然可以利用煤炭价格上涨的利好因素进一步加大煤炭开采力度。此时此刻,枣庄走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字路口,究竟应该采取何种策略,枣庄的建设者们莫衷一是。2006年底,刚刚履新不久的枣庄市市长陈伟为枣庄的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陈伟表示,实现枣庄的城市转型是历史赋予枣庄市委市政府的使命和责任,希望枣庄通过不懈努力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率先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子。是什么原因让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枣庄坚定地走上了城市转型的道路呢?首先,随着国家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深化,枣庄以能源产业为代表的“高碳经济”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作出调整。其二,由于矿井的逐步关闭传统产业日趋萧条,枣庄有约14万下岗工人,随着煤炭产业的衰退,今后十年还会有10万人面临转岗,必须寻找新的替代产业来促民生保就业。其三,作为地处东部的老工业基地,与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相比,枣庄拥有区位交通、经济基础等诸多优势条件,完全有能力实现率先成功转型。最后,枣庄位于环渤海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间位置,是连接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内陆地区的重要节点,是淮海经济区和鲁南地区的核心城市,枣庄的发展对区域的协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枣庄来说,选择了城市转型就必须要直面转型带来的种种困难。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德国鲁尔地区是国际上转型比较成功的地区,经过了近30年的转型,其主要经济数据仍低于德国平均水平。城市转型究竟难在哪里,陈伟同志根据枣庄的实际总结了三句话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保”。解决好了这三个问题,就能为城市转型找到突破口。“钱从哪里来”就是城市转型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尽快寻找替代产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枣庄境内的煤炭资源濒临枯竭,但从周边地区和乃至全国的范围来看煤炭资源仍然相对充裕。因此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发展煤化工产业是产值高、污染小、符合当地实际的选择。通过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进而实现将高污染的燃料变为清洁能源和工业原料的根本性产业变革。按照这一理念,枣庄市在“十一五”期间淘汰水泥落后产能1654.8万吨,关闭小火电67.3万千瓦,腾出的耗能空间用来发展精细化工,连续三年引进了新奥、韩国sk、联想三个过百亿的煤化工项目,让枣庄成为了全国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煤化工基地。08年以来,枣庄年均万元gdp能耗降幅超过全国3.9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年均增幅超过20%。初步实现了工业的成功转型,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为实现城市的综合转型奠定了物质基础。“人往哪里去”就是如何安置因矿井关闭而下岗的煤炭工人,进而解决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据测算,一个过百亿的煤化工项目仅能安排就业人数约1000人,完全依靠煤化工来解决居民就业问题是不现实的。唯有发掘以旅游业为先导的第三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2008年,在台儿庄大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枣庄宣布启动台儿庄古城的重建,而这也为枣庄旅游业的发展找到了突破口。陈伟认为,发展文化旅游首先要抓住其自身的“文化基因”,一方面台儿庄古城有着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运河遗产文化,拥有保存最为完好的古运河;另一方面台儿庄古城有着作为“中华民族杨威不屈之地”的战地文化,保留着53处二战遗迹。目前,台儿庄古城古城通过了国家5a级景区评审,被确定为国家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首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台儿庄古城运营一年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40余万人,直接解决就业8万人,为群众带来的收入达到了30多亿元。2010年,枣庄市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居山东省第一位,三产投资增幅达到32.7%,是二产的2倍,高于全国7.1个百分点。不得不说,在发展文化旅游促进富民就业的道路上,枣庄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民生怎么保”就是如何在转型发展中着力保障民生。同许多资源枯竭城市一样,枣庄在城市建设上“历史欠账”很多,仍然有很多群众生活在简陋的棚户区内,住房及相关配套设施极不完善。枣庄市将棚户区改建和解决居民就业结合起来,不仅把“旧房”变“新房”,还把“旧区”变“新区”、“城市建设”变“城市经济”,注入楼宇经济、专业市场群、都市产业园等要素,规划建设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邻里中心。在让25万棚户区居民住上新房的同时,新增商业面积190万平方米,不仅让城市面貌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还创造了10万个就业岗位,从根本上解决了“民生怎么保”的问题。陈伟同志将枣庄的城市转型总结为了“一个战略,三大战役”,即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转型战略,打好以发展煤化工为突破口的产业转型战役、以台儿庄古城重建为突破口的文化旅游战役、以棚户区改造为突破口的城市建设战役。枣庄市用“一个战略,三大战役”来统领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了城市转型的阶段性胜利。三、未来枣庄城市转型面临的新战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枣庄的城市转型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落实层面都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但随着转型逐渐步入“深水区”,枣庄又将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抓住机遇,应对煤化工领域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行新型工业化建设。2011年4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对煤化工项目特别是产能小、污染高、不合理的项目进行了限制。这对枣庄的煤化工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国家对煤化工项目的调控抑制了煤化工产能过剩的问题,为枣庄建设高标准的煤化工基地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国家对煤化工产业的严格管理也对枣庄发展煤化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坚定不移的发展高产值、高效能、低污染的煤化工大项目,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基地。同时也要根据枣庄实际,进一步发展锂电新能源和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未雨绸缪,让枣庄的工业体系走上低碳化、多样化的道路。其二,台儿庄古城作为枣庄的旅游龙头项目,方兴未艾,要从细节入手把台儿庄古城做成旅游精品。在全国范围来看,拥有优秀旅游资源的地方并不少,如何在旅游产业竞争中占得先机,我认为首先在于突出自身特色。在全国其他地方的古城景区中,一个反应突出的问题就是产品趋于雷同、景区过度商业化和缺乏文化底蕴。而台儿庄古城本身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肩负了发展旅游和促进富民就业的责任,突出自身特色,就是要把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为此,政府让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台儿庄古城内落户,把文化遗产办成文化产业,让游客在这里寻找到民族文化的根。正像宣传语所说,“台儿庄古城,一个寻梦的地方”。其次,就是让人们更加了解台儿庄古城。不仅要宣传台儿庄古城的旅游,更要宣传这座东方古水城的文化。京杭运河台儿庄段作为运河申遗的重要节点,要围绕世界文化遗产这个主题,进行充分的保护和研究论证。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可以组织一些学术研讨会来进一步发掘台儿庄的文化遗产,同时为台儿庄古城的发展献计献策,进而让人们从更高层次、更广领域了解和认识台儿庄古城。其三,打基础,谋长远,将城市建设推向深入。城市建设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一项重要举措。要结合枣庄作为组团式城市的特点完善城市规划,促进同城化发展。陈伟认为,当前枣庄城区紧凑度低,城市发育不健全,城市功能不配套,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应该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城镇体系规划全覆盖、中心城区控规全覆盖、小城镇和农村发展总体规划全覆盖。把中心城区做大,增强带动力;副中心城和卫星城做强,增强吸纳力;小城镇做优,增强承载力。未来五年要完善城际快速公交通道、建设环城高速公路、运河黄金水道,启动机场建设,加强高铁与周边城市接驳,实现对内对外的“两个同城化”。四、结语新时期新阶段,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枣庄再用五年时间,在全国率先实现资源枯竭城市的成功转型。为此,枣庄提出了建设富庶、宜居、文化、活力、安康的“幸福新枣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枣庄能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率先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子。对此,我们拭目以待。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本文标题:关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138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