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斜纹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风险分析及其抗性生化机理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斜纹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风险分析及其抗性生化机理姓名:贺金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指导教师:刘永杰20090605斜纹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风险分析及其抗性生化机理作者:贺金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程英.李凤良.金剑雪.李忠英.CHENGYing.LIFeng-liang.JINJian-xue.LIZhong-ying敌百虫与其它杀虫剂复配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贵州农业科学2008,36(4)为筛选生产上防治斜纹夜蛾的有效复配杀虫剂,采用敌百虫与另外5种杀虫剂复配的25个两元混合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敌百虫和毒死蜱按有效成分20∶1与敌百虫与联苯菊酯按有效成分25∶1对斜纹夜蛾表现联合作用,敌百虫和联苯菊酯按有效成分20∶1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他配比对斜纹夜蛾表现为拮抗作用.2.学位论文赵远超防治斜纹夜蛾复配杀虫剂的毒力评价2006本研究利用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lituranucleopolyhedrovitrus,SpltNPV)和高效氯氰菊酯(高氯)、药剂A、药剂B、灭幼脲、虫酰肼等5种化学药剂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Fabricius)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各个药剂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SpltNPV:1.77×10'5PIBs/ml(9d)、高氯:1.09mg/L(1d)、药剂A:31.29mg/L(1d)、药剂B:1.99mg/L(3d)、灭幼脲:29.49mg/L(5d)、虫酰肼:51.94mg/L(6d),其中高氯和药剂B的毒力较高,且对幼虫致死的全程作用时间较短。运用共毒因子法测定各二元药剂组合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混用后表现出增效作用的药剂组合有:SphNPV+药剂B,高氯+药剂A,高氯+药剂B,药剂B+药剂A,灭幼脲+药剂B,虫酰肼+药剂B,灭幼脲+药剂A。其中药剂B+药剂A,虫酰肼+药剂B2个组合的共毒因子最高,均为86.66;高氯+药剂A、灭幼脲+药剂A的共毒因子较低,均为26.66。利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安排试验,测定药剂组合SpltNPV+药剂B、灭幼脲+药剂B、虫酰肼+药剂B以及高氯+药剂A复配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的增效情况。利用SAS统计软件分析求得最佳配方。SpltNPV和药剂B复配的最佳配比为1:2;灭幼脲和药剂B复配的最佳配比为4:1;虫酰肼和药剂B复配的最佳配比为7:1;高效氯氰菊酯和药剂A复配的最佳配比为1:11。将高氯·药剂A复配剂及其单剂添加乳化剂A和乳化剂B配制成乳油,按国家农药检测标准测定了乳油制剂的部分指标,结果表明,这三种制剂的酸度分别是0.179,0.0769,0.178,均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水分含量分别是0.866,0.438,0.742(w/w)%,高出国家标准的规定值;复配剂的乳液稳定性未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但比单剂的乳液稳定性较好。室内测定高氯·药剂A复配剂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的值为1.590mg/L(1d),共毒系数为593.4,表明此复配剂对斜纹夜蛾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本文还对杀虫剂毒力测定的影响因素,农药复配的共毒作用的评价标准、农药复配中单剂种类的选择,农药复配中最佳配比的确定以及农药制剂各项检测指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3.期刊论文兰亦全.黄福特.LanYiquan.HuangFute杀虫剂对斜纹夜蛾和家蚕的毒力选择性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为寻找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高效且对家蚕Bombyxmori相对安全的杀虫剂品种.以此指导桑园科学合理用药.采用浸叶法测定了14种常用杀虫剂对斜纹夜蛾和家蚕的毒力,比较了药剂在两者之间的毒力选择性.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的毒力顺序依次为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虫腈甲氧虫酰肼多杀菌素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氟虫腈毒死蜱虫酰肼阿维菌素丙溴磷高效氯氰菊酯灭多威;对家蚕的毒性顺序依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多杀菌素高效氯氰菊酯茚虫威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虫酰肼灭多威氟虫腈丙溴磷甲氧虫酰肼溴虫腈.供试杀虫剂中以溴虫腈对斜纹夜蛾和家蚕的毒力选择性最高,其毒力选择性比值(家蚕LC50/斜纹夜蛾LC50)为36.26;其次为茚虫威,毒力选择性比值为5.56;阿维菌素的毒力选择性比值最低.由此认为,溴虫腈是适合防治桑园斜纹夜蛾且对家蚕安全的杀虫剂品种.4.会议论文赵旭东.刘永杰.沈晋良.周晓梅.高聪芬杀虫剂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研究2004本文测定了11种杀虫剂对江苏省南京市马群和山东泰安市郊区斜纹夜蛾田间种群的毒力.用点滴法测定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对南京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LD,50)大小顺序为:高效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辛硫磷马拉硫磷毒死蜱灭多威;对泰安科纹夜蛾幼虫的毒力大小顺序为:高效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马拉硫磷辛硫磷毒死蜱灭多威.高效氯氰菊酯对两种群的毒力最大,灭多威的毒力最小.山东泰安种群较南京种群对杀虫剂略敏感.用浸叶法测定结果表明:9种杀虫剂对南京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除尽菜喜高效氯氰菊酯米螨抑太保氯氟氰菊酯辛硫磷毒死蜱抑食肼.对山东泰安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大小顺序为:除尽菜喜抑太保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辛硫磷米螨氯氟氰菊酯抑食肼.除尽和菜喜对两种群的毒力最高,抑食肼的毒力最低.山东泰安斜纹夜蛾种群除对氯氟氰菊酯和米螨的敏感性略低于南京种群外,对其它药剂均比南京种群敏感.5.期刊论文周真.訾婷.李丽春.孟琳.薛建萍.王士龙.刘文兵.ZHOUZhen.ZITing.LILi-chun.MENGLin.XUEJian-ping.WANGShi-long.LIUWen-bing不同种类杀虫剂防治斜纹夜蛾药效试验初报-农药2010,49(4)12种不同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的室内药效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5%甲维盐WG、5%氟铃脲EC、3.2%甲维盐·氯氰ME、2.8%阿维菌素EC、10%虫螨腈SC对斜纹夜蛾有较好的活性且持效期长;30%乙酰甲胺磷EC、480g/L毒死蜱EC速效性较好,可与上述药剂交替使用,既降低成本,又延缓害虫对农药产生抗性.6.期刊论文程英.金剑雪.李忠英.李凤良.CHENGYing.JINJian-xue.LIZhong-ying.LIFeng-liang杀虫剂复配对斜纹夜蛾幼虫的生物活性分析-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为筛选对斜纹夜蛾生物活性较高的杀虫剂配比,从而为生产防治和开发复配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采用8种杀虫剂的两元复配混合物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杀虫剂复配组合中,甲氰菊酯与氟铃脲1∶7.5,氟铃脲与甲维盐1∶1、5∶1和15∶1,甲氰菊酯与乙酰甲胺磷1∶7.5,毒死蜱与阿维菌素1∶1、5∶1、10∶1、12.5∶1、15∶1和17.5∶1等均对斜纹夜蛾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高效氯氰菊酯与氟铃脲、乙酰甲胺磷与溴氰菊酯的复配组合对斜纹夜蛾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7.学位论文谭仕禄低剂量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影响研究2006剂量效应在生物中普遍存在,剂量因素在杀虫剂对生物的影响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针对杀虫剂剂量效应的研究很少,对杀虫剂低剂量下对生物影响的研究更为少见。为了探索普通杀虫剂可能存在的剂量效应,为杀虫剂低剂量的利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用几种常规农药对斜纹夜蛾进行低剂量处理,观察了供试材料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对一些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斜纹夜蛾3龄幼虫生长发育测定结果表明,浓度范围为2×104~2ug/ml,阿维菌素、毒死蜱、氟铃脲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大部分处理的幼虫历期都短于对照,药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各药剂不同浓度处理的幼虫历期有所不同,但波动范围不大,抑制率大都在0—10%之间。四种药剂处理的化蛹率和蛹重与对照都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实验浓度下药剂对试虫的化蛹率和蛹重没有明显的影响作用。用点滴法对田间采集饲养的F2代斜纹夜蛾3龄幼虫进行室内毒理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试虫的LD∞分别为1699.68、85.85、1091.04ug/m1。斜纹夜蛾幼虫三种保护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阿维菌素、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保护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处理浓度在致死百分率0.039~20%范围内,阿维菌素在致死百分率为0.039~0.625、20等浓度下处理SOD活性显著增高,表现出诱导作用;CAT活性随浓度波动较大,在致死百分率0.312和20浓度下明显增高而在致死百分率0.625浓度下明显降低;POD活性在大部分处理浓度下都增高,表现诱导作用,而且随浓度降低诱导作用逐渐增强。毒死蜱处理SOD活性随浓度增高而增高,在致死百分率5~20浓度下有明显的诱导作用;CAT活性在致死百分率O.078、0.156、5、10浓度下显著增高而在致死百分率0.625~2.5浓度下显著降低;POD活性不同浓度间出现波动,总体上活性随浓度降低而增高,在最低浓度下有差异显著性。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SOD活性在较低浓度下显著增高,产生诱导作用,但随浓度增高活性降低,诱导作用消失,并有出现抑制作用的趋势;CAT活性在致死百分率0.312~L25浓度下显著增高;POD活性总体上也随浓度降低而升高,在致死百分率0.039、5浓度下显著增高。斜纹夜蛾3龄幼虫Care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处理浓度在致死百分率0.039~20%范围内,毒死蜱处理Care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变化,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的蛋白质含量不同浓度下有所不同,阿维菌素在致死百分率1.25浓度下显著增高,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致死百分率0.312、20浓度下显著降低。Care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毒死1蜱处理的活性随浓度升高而降低,但变化范围不大,与对照也没有差异显著性;阿维菌I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的活性随浓度变化波动较大,前者在致死百分率O.039、10、20浓度下显著降低,在致死百分率5浓度下显著增高,后者在致死百分率O.078、0.312、0.625、5、20浓度下都显著增高。斜纹夜蛾3龄幼虫ACP和ALP蛋白质含量及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两种磷酸酯酶对药剂的敏感性较低,处理浓度在致死百分率0.039~20%范围内,阿维菌素、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ACP和ALP的蛋白质含量和活性都没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斜纹夜蛾3龄幼虫GSTs蛋白质含量及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处理浓度在致死百分率0.039~20%范围内,阿维菌素、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大部分浓度处理的蛋白质含量与对照没有差异显著性,说明药剂对GSTs的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但三种药剂处理的GSTs活性都显著低于对照,表现出抑制作用,抑制率范围为20~50%。药剂不同浓度下对活性的抑制程度不同,毒死蜱处理的活性在致死百分率O.039~5浓度下出现明显的波动,阿维菌素处理的活性随浓度降低逐渐升高,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的活性随浓度降低先缓慢降低随后略有升高。从杀虫剂一昆虫一植物三者关系出发,初步测定了低剂量杀虫剂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小麦幼苗为对象的生长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三种药剂对根生长的EC50为189.89、2386.24、616.65ug/m1,分别是参比药剂2,4一滴的108、1363、352倍。对叶生长的EC∞为409.45、2587.00、1993.49μg/ml,分别是参比药剂2,4一滴的7、46、36倍。处理浓度在2×10-21~2ug/m1范围内,药剂处理96h后根长和叶长与对照都没有差异显著性,说明在实验浓度下药剂对小麦幼苗根和叶的牛长都没有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8.会议论文陈其津.庞义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虫瘟一号1998由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
本文标题:斜纹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风险分析及其抗性生化机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14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