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
第1页《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三、具体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备注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1.1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1.了解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的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2.能认识到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1.2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1.能理解积极行动才能实现人生发展2.能够把握客观规律,善于行动1.3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1.知道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2.领会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2.用辩证2.1普遍联系与1.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第2页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人际和谐人际关系2.能在复杂多样的联系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2.2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1.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过程2.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与逆境2.3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1.理解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2.学会坚持内外因结合,促进人生发展3.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3.1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1.能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2.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快乐3.2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1.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2.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3.3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1.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人生发展能力2.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4.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4.1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1.认识到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2.理解实现人生目标必须符合历史规律4.2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1.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2.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4.3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1.理解实现理想要有坚强的意志2.理解实现理想要敢于担当5.在社会5.1人的本质与1.正确处理利己和利他的关系第3页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利己利他2.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5.2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1.理解人生的价值贵在奉献2.认识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5.3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1.能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学会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的个性自由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1.教学原则。(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增强教育的时代感,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2)坚持知、信、用相统一。使学生掌握与人生成长关系密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把做人的基本道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既提高哲学素养,又提高道德品质,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3)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强化哲学基本观点在人生成长问题中的运用,讲究实际效果,防止空洞说教。2.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客观的社会现象和学生的人生实际出发,通过知识学习与案例分析,融入学生所需要的哲学与人生知识。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层次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哲学与人生的教学。3.教学资源。第4页(1)教学用具。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料开展教学活动,大力提倡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适当运用挂图、投影、录音、录像等教具开展教学。(2)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还包括人生成长典型个案、哲学与人生问题教育专家、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等社会教学资源。4.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本课程学时十六周,每周2学时。教学时间36学时,复习考试2学时。序号课程内容学时(一)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6(二)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6(三)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6(四)顺应历史潮流,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6(五)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6复习2机动2考查合计36五、评价和考核1.评价目的。通过教学评价,确认学生学习进度、学习水平和行为转变,考核教师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2.评价原则。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客观、公正;激励学生进步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其中的全面评价,要求对学生从知、信、行三个维度予以评价,要求既评价学生的学又评价教师的教。其中,尤其重视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行为表现和良好习惯的养成。第5页3.评价方式。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员。评价学生的学,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学生的自评互评、家庭和社会的评价。其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包括日常表现评价、学习成果鉴定、纸笔测验、学期评语等方式;学生的自评互评,包括学生的自我反思、收获和进步的总结、学生之间的互评等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包括听取学生反映、教师自我反思、征求其他教师意见、教学督导评价等方式。4.评价标准。学生“学”的评价,分为认知评价、情感信念评价、行为表现评价。认知评价主要包括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了解”指知道有关的知识和原理,能够再认或再现;“理解”指对有关知识和原理能较全面、较深入地把握。情感信念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不良情感、观念的变化情况,正确情感观念的体验和内化情况,以引导学生积极进步。行为表现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人生成长实践的实际表现,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人生成长的趋向。通过对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行为表现给予正确评价,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激励其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使之明确努力方向。教师“教”的评价,包括教师对课程定位的把握、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过程的驾驭,以及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等。
本文标题: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187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