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17课--国民经济的恢复
第17课国民经济的恢复前言:建国后国民经济的发展脉络•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1958——1960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1959——1961年经济严重困难时期•1961——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工农业发展,经济形势好转•1966——1976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恶化(濒临崩溃)•1978——改革开放时期二、土地改革(与统一财经、抗美援朝同时)1.土地改革背景:(1)在旧中国,农村的大部分土地掌握在地主手中,地主向租佃农民剥削高额地租,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广大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土地改革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为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巩固人民政权,改善民生。2土地改革立法: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看文献选读、图片)3.土地改革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比较均田制的前提是政府控制荒地)(反封建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4.土地改革实施时间、范围:1950——1952•到1952年,除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外,全国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完成土地改革地区的农业人口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的90%以上。•小字:土改完成区,对农民新分得的和原有的土地,都发给土地房产所有证,(看课本图片)(看文献选读82页)•5.土地改革性质:是一场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伟大变革。•6.土地改革意义:•经济:•(1)从土地制度变革角度: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土地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地主土地私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2)从农业生产角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3)对其他经济建设的影响角度:为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政治与社会(4)从农村及政治角度:中共完成了对旧乡村的改造,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政权,为以后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5)不足:保留了小农生产方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行;(不久农村出现新的贫富分化,有的农民失去土地)•认识:•土地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之一,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也是发动农民参加革命的重要手段。•(联系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了发动农民革命,参加红军,夺取政权)•土地改革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为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巩固人民政权,改善民生。
本文标题:第17课--国民经济的恢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19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