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浅谈小学生的风险防范教育1
浅谈小学生的风险防范教育小荷才露尖尖角,便有风霜凌上头。小学阶段,作为一个孩子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第一步,其教育重点在于基础知识的灌输、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可在小学教育中一以贯之,须臾不可分离的,就是风险防范教育。早在1993年,少先队组织就围绕少年儿童安全教育,明确提出了以“五自”(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并创设了雏鹰奖章“自护章”。自1996年起,我国就建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2007年3月26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强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一.小学生意外风险的现状根据以少年儿童安全教育为主题举办的第12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日论坛上,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有关数据表明:“2006年,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上报的各类中小学安全事故中,溺水占31%,交通事故占20%,校园伤害占14%,打架占11%,中毒占3%,学生踩踏事故占2%,房屋倒塌占1%,自然灾害占10%,其他意外事故占8%。其主要特点,一是农村成为校园安全事故多发地区。农村中小学许多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基础设施不完备,师生安全意识淡薄。二是低年级学生发生安全事故多。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比较差是导致低年级学生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三是校园伤害事故增多。去年发生的几个典型案例表明,校园伤害事故增多的重要原因是学校内部安全管理不健全,个别校外非法人员进入校园,从而酿造了校园伤害惨案发生。四是节假日是事故多发期。全年有36%的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发生在暑假和节假日。五是事故多发地点主要集中在上下学路上、江河水库和学校及周边。六是多数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另一项针对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和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表明,学生在学校中最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时间依次为:体育课或运动会、课外活动、晚自习后、全校集体活动、上实验课或劳动课等,其特点为,学生活动时段和无成人在场的时段。不同地区发生安全问题的时间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乡镇和县城在上体育课和上厕所这两个时间段是安全问题的易发时间。因此校园风险管理教育工作也就成为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从交管部门的统计分析来看,2006年中小学生交通事故中,步行交通方式下的伤亡人数占中小学生伤亡总数的38%,其中不按规定横过道路,如不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在公路上不左右观察突然横穿等导致伤亡的人数占中小学生伤亡总数的14%;不按规定行走,如不走人行道,在公路上打闹、嬉戏等导致伤亡的人数占中小学生伤亡总数3%。此外,骑车不走非机动车道或者不靠右行驶、不按规定让行等导致伤亡的人数占中小学生伤亡总数的6%。在被动安全方面,孩子们乘车交通安全问题较为突出。2006年因交通事故伤亡的中小学生中,有近40%是在乘坐车辆时受到伤害的。二.小学生意外风险的成因分析从目前情况看,青少年意外伤害主要有五大种类:一是产生于安全措施不完备的校内生活学习设施,如教室、厕所、宿舍等场所,以及危险建筑意外倒塌引起的伤害;二是学生正常社会实践、文体活动中的意外伤害;三是火灾事故、食物中毒、煤气中毒、爆炸等伤害;四是杀人、抢劫、毒品、性侵犯等社会性侵害;五是校内外交通事故。究其事故成因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不强,而背后的现实则是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青少年安全问题的忽视,对安全教育的相对缺失2.小学生自身对风险的认知水平较底,防范、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在意外伤害事故中,主要原因是青少年天性活泼好动,而与安全相关的生理心理知识、社会知识、生活经验及医学常识都相对欠缺。3.小学教育中风险防范培训体系严重滞后。“有关专家认为,青少年安全知识并非高深的学问,关键是把这方面的知识从专家手中解放出来,变成广大青少年自防自救的武器并运用到生活、学习中,在具体场合用具体的知识、事例,而在现今的小学教学当中,注重实效的风险防范实用技能培训,已经严重落后于风险事故频发的校园现状。三.小学生风险防范教育的具体措施很大程度上,儿童伤害可以通过简便有效的措施预防。多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专家针对在校儿童,以及针对不同种类儿童伤害相应的研究与试点干预活动一直在进行中,主要的干预策略集中在从学校、家庭和社区入手,以“安全”的概念带动儿童伤害的预防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切实加强风险防洪意识教育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手段,组织引导少年儿童深度参与。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少年儿童学习、生活所处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善于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把握孩子们的安全需求,真正使活动具有针对性;要求我们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少年儿童个体发展的规律,运用更加富有趣味性、参与性、时代性的活动形式,吸引更多的少年儿童积极参与,受到教育,增长本领近年来,从政府到社会都对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予以了高度重视。这些措施的实施必将使全社会更加关注少年儿童的安全,采取更多更有效的办法使他们远离交通事故伤害。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科学、系统、实用的原则出发,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在法制、道德、心理素质等层面上,对未成年人进行全面、实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教育与训练,应成为当前未成年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坚持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国家统一要求与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2.尽快健全相关法制建设要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意外伤害问题,必须通过立法,以国家法律特有强制性、权威性来纯净社会环境,规范人的行为。自十部委发布《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以来,教育部专门下发《关于做好2005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意见》,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了部署。针对今年学校安全工作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又和公安部一起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公安部出台了《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07年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国办发[2007]9号),此《纲要》的出台,不仅提出了对公共安全教育的整体要求,而且明确了不同学段公共安全的内容系列,同时还规定了实施公共安全教育的途径,构建了实施公共安全教育的保障机制。对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求建立、健全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制定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要将学校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逐条细化,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要将学校安全稳定管理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范畴,制订目标管理细则,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安全责任体系,努力构建学校党政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具体负责,全体师生广泛参与和支持的安全工作格局。3.加大风险防范实用技能培训的力度。在学校日常教学中,应针对青少年年龄、生理及心理特点,以安全健康知识竞赛、讲座、主题夏令营、防灾自救演习等各种有效灵活的方式,向学生普及安全防护和法律知识,进行防火、防电、防溺水、防中毒等各种安全自救训练,切实提高青少年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4.进一步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通过分析已经发生的未成年人意外伤害事故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的意外伤害事故与学校办学条件或者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不达标有直接关系。比如,拥挤踩踏事件多与楼道建设不达标有关,校车事故多与车辆和司机不达标有关。所以增加在中小学办学条件和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是一种重要的、实实在在的社会干预。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改造工程和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切实完善农村中小学食堂、宿舍和厕所等设施的建设,及时消除安全隐患。5.风险防范教育应当注重多方协调公共安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要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家长强化对孩子的公共安全教育意识,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公共安全教育的科学方法,主动寻求家长和社会对公共安全教育的支持和帮助。学校也要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和组织疏散演习活动。6.要更好地利用媒体宣传的制高点预防和减少少年儿童安全事故,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要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和普及各种安全常识,切实提高少年儿童的自护自救技能。媒体对于少年儿童安全问题特别是重要法律法规、重大安全事件和安全措施的宣传报道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有待深化。我们建议:各类媒体要在少年儿童安全的新闻宣传上加大力度。报纸可以定期开辟专栏,广播电视可以制作专题节目,期刊杂志可以进行系统、深度报道,网络媒体可以搜集展示国内外最新的安全理念和安全知识,有关方面积极创办和扶持优秀的、有发展潜力的少年儿童安全教育专业读物,形成以一般媒体与专业媒体共同参与,以宣传安全法律政策、传播安全信息、传授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护技能、交流安全经验做法、监督安全问题为主要任务的少年儿童安全舆论宣传新格局。7.利用社会互助保障机制转嫁风险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和转移机制,能为少年儿童提供安全保障服务。据保监会统计,2006年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共赔付21.82亿元,为遭遇意外事故的少年儿童提供了资金补偿,有效减轻了相关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提高全社会对少年儿童安全的风险防范能力。保险机构充分利用自身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对投保的学校及相关儿童活动场所进行防灾防损查勘,及时发现风险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针对学校及相关场所的管理人员、家长及少年儿童开展风险防范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相关各方面的风险应对能力,减少意外事故对少年儿童的伤害。
本文标题:浅谈小学生的风险防范教育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1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