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综述•中国是世界上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之一,有深厚的文化和传统。这种文化底蕴展现在建筑上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建筑体系。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我国的古代建筑的类型丰富,既有城池、宫殿、陵墓、寺庙、道观、坛庙等高级的建筑类型,也有祠堂、书院、馆驿和住宅等相对低等级的建筑类型。后一种类型的建筑数量繁多,即使仅从现今留存的建筑实例来看,已是不可胜数。如此丰富繁多的建筑数量,缘于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缘于我国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古代民居的类型呈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反映出因地理、气候、文化、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地方色彩。东、南、西、北,山区水乡,丘陵沿海,各具特色。当然,即使在同一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民居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在我国众多的建筑类型中,住宅建筑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即产生的最早的建筑类型。据考证,原始社会主要有两大建筑类别,分别为巢居和穴居,它们都是住宅建筑,这也就是说原始社会的两大建筑类别都属于住宅建筑类型。原始社会之后,自奴隶社会开始,有了阶级,建筑也逐渐产生了不同的新的类型,住宅建筑便渐被冠以“民居”之名,成为我国古建筑中有别于替他建筑类型的固定建筑类型之一。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现存的民间住宅类型,因地域和民俗文化的差异而各显姿采,一般分为下列六类:一、木构架庭院式民居木构架庭院式是中国传统民间住宅的最主要形式,为汉族、满族、白族等民族的大部分人及其他少数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使用。这种住宅以木构架房屋为主,在南北向的主轴线上建正厅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对峙建东西厢房。由这种一正两厢组成的院子,即通常所说的“四合院”、“三合院”。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妇女住内院,来客和男仆住外院,按身份等分配安排,整个四合院成了传统伦理的物化形式。这种形式的住宅遍布全国各地,但因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具特点。其中,北京四合院最具代表性,最为成熟。二、“四水归堂”式民居江南地区的民间住宅类型很多,平面布局都和北方的“四合院”大体相当,只是院子狭小,称为天井,仅作为排水和采光之用。这种住宅第一进院正房常为大厅,院子略开阔,厅多敞口,与天井内外连通。后面相连的几进院的房子多为楼房。其天井更深、更小一些。江南水乡住宅往往临水而建,前门通巷,后门临水,每家自有码头,供洗濯、汲水和上下船之用。这在徽州民居、景德镇民居和苏杭一带的传统民居中都能见到。三、“一颗印”式民居云南省的“一颗印”式住宅可以作为这类住宅的代表。它在湖南等省则被称为“印子房”。这类住宅布局原则与“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房屋转角处互相连接,组成一颗印章状的“一颗印”式样。住宅建筑为木构架,土坯墙,多绘有彩画。四、客家大土楼大土楼是福建西部或广东岭南山区的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围成环形的楼房,主要有圆形和方形两大类,一般高三四层,最高达六层,包含庭院,可住几十户人家,庭院中有厅堂、仓库、畜舍、水井等公用房屋。这类住宅有很强的防卫功能,是客家人为保护自己的生存而建造的建筑形式,至今仍在使用。五、窑洞式民居窑洞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黄土层较厚的地区。它利用黄土壁屹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成拱形窑洞。这种窑洞节省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简单,冬暖夏凉,经济适用。窑洞一般可分为靠山窑、平地窑、梯田窑和窑房混合四种。六、干阑式民居在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至今仍有干阑式住宅的身影,为傣族、景颇族、壮族等少数民族所沿用。干阑是用竹、木等构成的楼居,是单栋独立的楼,底层架空,用来放置物品,上层住人。这座建筑既隔潮,又能防止宠、野兽侵扰。课题一原始民居人类是怎样住上房子的?这得从远古时代开始说起。在“人际罕见而禽兽遍地”的远古时代,原始人类和野生动物一样,为了自身的安全和繁衍生息,不断在大自然里寻找安身庇护的地方,并为此展开了一场驱猛禽的斗争。最初,先民们寄居在山洞或择树筑巢而居。原始人通常会对一些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便利的洞穴择优而选,如朝南或朝东向阳的位置,进出方便,空气流通;洞内有较大的空间,能容纳相当数量的人口;洞土不太潮湿;洞穴坚实,不会轻易坍塌;洞前开阔;最好靠近水源和食物资源,便于生活,又能防范野兽侵袭。人类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发挥出其天生的适应本能,这也是人能够屹于世界而不像很多珍稀动物那样消失的原因之一。在气候湿热多雨和山高林密、水域众多的地带,地面经常潮湿、瘴气弥漫,先民们没法安身,就模仿鸟、蚂蚁、蜜蜂筑巢造窝,或用结实的树枝和坚韧的茅草在树上架屋。有的甚至横贯几棵大树营造自己的栖息之所。巢居在适应南方气候环境特点上而显而易见的优势:远离湿地,远离虫蛇野兽侵袭,有利于通风散热,便于就地取材、因地建造等。南巢北穴大致来说,北方先民选择住洞穴,南方先民选择住巢。正是原始社会的“巢居”、“穴居”在长期历史环境的变迁中,受社会、自然、文化等多种条件的制约与影响,才一步步将华夏民居建筑演绎成一部璀璨的史诗。聚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衍生物,特别是当原始人群摆脱原始狩猎与采集,进入有序的农业生产以后,劳动需要定居,加上氏族人口的繁衍等,有血亲关系的人们便聚居在一起,形成一个特定群体的普遍生活模式。公元前5000年的陕西临潼姜寨原始村落遗址,生动地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村落遗址。姜寨村落姜寨遗址位于景色秀美的骊山北麓,这里土地肥沃,依山傍水,既适宜“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又便于采集和狩猎,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好地方。姜寨遗址总面积5万余平方米,居住区近2万平方米。西南临河为天然屏障,其余三面为2米宽的壕沟所围绕。村落东面通道路。村内为居住区,内部分为五组建筑群体。每组群体以一座大房屋为主体,附近簇拥着一两座中房子及若干小房子,据说是根据宗族人口多少而定的。五组房屋的中心是一个大广场,所有房屋的入口皆朝向广场,广场上建一间大房子,也许是姜寨先民们公用的“大礼堂”,平时作为村寨首领召集氏族成员聚会和活动的场所。它既是宗族维系血缘和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群体抵御外界危险和天敌的需要。聚落一直的房屋大都是四根高大立柱为支撑,围护壁是木骨泥墙,即以木棍藤条编成栅栏,两边抹上泥浆,与屋面的做法相同。地面则用细沙、礓石和泥土的混合物铺设。房屋形态主要有方形或圆形的地穴式、半穴式、地面建筑三类,穴身凹入地下约1米左右,便于避风取暖,没有梯步入口,门到周围无墙,或仅有矮墙。当然,悠久而漫长的历史已掩盖了原始的技术水平,但仍体现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群体的智慧。•姜寨遗址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土层深厚,容易挖掘,背风保暖、抵御风沙和严寒的效果特别好,非常适宜挖穴居住。原始先民由横穴开始,过度至袋状竖穴,再至半穴居,最后进化到地面建筑,一步步构建成姜寨村落的原始面貌。据专家考证,这座村寨遗址出土发现的遗物经与有关文献记载对照,可以证实,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与黄河中下游新石器时期考古发现相吻合,神话传说虽属虚构,但往往也是一定的事实为根据的。•河姆渡建筑文化是新石器时期南方的主要建筑文化,干栏式建筑就出现在这个文化遗址的区域内。•原始形式的干栏建筑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如今其原形已荡然无存,只有分布在云南傣族和海南黎族的居民中海保留着那一丝原始的气息,折射出原始建筑元素的古朴之美。傣族民居:早期干栏活化石•傣族是古百越族群的后裔,分布在滇西南和滇南的边境地带。他们聚居的地区坐落在依山傍水、视野开阔的平地,顺着山坡地势和河流走向延伸。当地天气炎热,雨水充足,热量丰富,湿度很大,霉腐、虫蛀是傣人造房最为头痛的问题。南方盛长风尾竹,尤其是西双版纳地区。凤尾竹处处可见,美丽的竹子为傣族人建筑提供了现成的材料。•所以傣族人居住的房子被称为竹楼,史称“干栏”、“麻栏”,又称为高栏或阁栏,是中国目前最集中、最古典型的干阑式建筑。傣族竹楼的平面呈方形,通常楼下为架空层,用数十根木柱支撑楼上的重量,四周不舍墙壁,主要用来养家禽家畜,对方柴禾、谷物等。楼下架空,墙又多为空隙的竹篾,利于洪水的通过。竹楼高悬于地,一来防潮,二来防野兽,一举两得。通往二楼居住的地方有楼梯相连接。如果说傣家竹楼是西双版纳的芭蕉树,那么竹编就是芭蕉树上宽大的蕉叶,是傣家竹楼最美的装饰物。白居易诗云: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竹竹编墙,所指未必是傣家竹楼的竹编墙,但仍隐约透露出竹编墙的美。黎族民居:以海为生船安身黎族民居位于濒临南海的海南岛上,荒岛常年人烟稀少,野兽众多,海岛上的特色民居叫做“船形屋“。它的外形像一条被高架起来的船,屋顶覆盖茅草,下以木架之,离地面高尺许,有的高二三尺。整幢房屋由前廊与居室两个部分组成,前廊为屋檐遮盖,可以作为一个凉台。整间房屋用木柱支撑,用竹片和藤条编成地板,在架上小梯子上下进出房间。黎族聚落最古老的一种住屋形式为高架船形屋,后来各种形式的船行住屋皆从它发展演变而成。“船形屋”顶部呈半圆拱形,用竹木等材料建造,使用藤条进行捆扎,再用茅草铺设屋顶。每部没有间隔如同船舱,前后设门,不开窗户。形式比较原始。高架船屋入口不设门,晒台与厅连着,就像船头和船舱之间没有明显分界一样。不开窗户是因为船身本来就不开窗门,船形屋“要与船舱的样式保持一致,也就没有设置窗门的必要。“船形屋”是黎族先民以昔日的居所船为原型创建的住屋形式,它象征船与先民早期的船居生活,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象征意义,由于黎族社会没有形成完整的宗教体系,宗教观念在建筑造型和装饰上反映较少。住屋造型简洁、朴素,没有任何装饰,它的视觉形象所呈现的柔和的曲线美,完全是结构本身体现的自然美,一切以实用为目的,并不刻意追求修饰美。课题二夏商周时期民居中国古民居是沿着邑、市、都、城、郭、国的模式向前发展的。邑实际是古代先民聚集的村落,村子有大小,多为“十室之邑”。邑中设市,称“有邑之市”。井田市阴阳八卦观念的地缘化,是原始农业灌溉系统工程,也是古代民居村落城邑的形制。夏、商、周时期民居继续村落聚居的基本形式,逐渐从邑向市过渡,在进而发展为城。从考古发现的商周遗址的房屋基址看,商朝民居讲究房屋朝向,能够用日影响确定方位,即用圭、表之类的仪器作测量。地基的土质干燥、清洁、许多民居是半穴式。半穴式房屋的地基和墙面比较稳固,居住时冬暖夏凉。凡是宫殿、宗庙等大型建筑,在设计上很讲究,以包铜的砾为础,其上竖立高大的木架结构。居住集中的地方和和谐的生态环境,附近的水和树木较多,聚居的人气浓厚。夏代已经进入青铜时代,处于奴隶社会的初期阶段,也是青铜时代的初级阶段。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时期。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他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大约公元前17世纪,兴于黄河下游的商族首领汤,推翻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商传17世,历时600余年。公元前11世纪,周武之伐纣,大败商军于牧野(今河南淇县南),商亡,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王朝—西周成立。中国古民居建筑的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包括桑干河在内的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农业国,中国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与春种秋收有关的内容,季节,时间以及与之相关的天象和物象。这些与人类生活,生存相关的要素,构成了中国原始文化的核心部分。这个时期蔗民的房屋规模,式样也有标准。凤雏村周原四合院遗址:四合院雏形初围拢四合院式的民居方式,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与昆曲、文人画一样,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诗经》里有关于周原那片广沃平原收那个人情风物的记载。考古学家根据《诗经》的记载,泾河与渭河之间,踏着历史的足迹,在陕西岐山一带的凤雏村,终于发现了周原四合院遗址。四合院的居住方式在中国能如此长久而普遍地存在,究其原因,是它的组合方式最符合只能中国古代家庭等级制度和传统社会生活方式的要求。根据王国维的说法,就是认为在一个大家庭中父子、兄弟、妻子都居住在一起,因为性别、身份的不同,同住在一个大房子里
本文标题:中国民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3379 .html